首页 > 疾病库 > 肺癌

肺癌

概述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亦称支气管癌。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男性癌瘤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在女性发病率也迅速增高,占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2位或第3位。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大量吸纸烟是肺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多年吸纸烟每日40支以上者,肺鳞癌和未分化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4~10倍。城市居民肺癌的发病率比农村高,这可能与大气污染和烟尘中含有致癌物质有关。因此应该提倡不吸烟,并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工作。
病因
吸烟(20%): 1922年,Hampeln发现持续吸烟和吸入灰尘,可刺激支气管上皮诱发癌症,1924年,Moller用焦油涂在兔背部,发现其肺癌的发生率略有增加,目前认为吸烟是肺癌的最基本高危因素,烟草中有超过3000种化学物质,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如:苯并芘)有很强的致癌活性,能作用于人体组织(特别是肺组织)内的某些特殊的酶,产生细胞分子结构(如DNA)的突变,可能有K-ras的突变。
职业和环境接触(10%): 估计有高达15%的肺癌患者有环境和职业接触史,有足够证据证实以下9种工业成分增加肺癌的发生率:铝制品的副产品,砷,石棉,bis-chloromethyl ether,铬化合物,焦炭炉,芥子气,含镍的杂质,氯乙烯,长期接触铍,镉,硅,福尔马林等物质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另外,空气污染,特别是工业废气都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放射(20%): 铀和氟石矿工接触惰性气体氡气,衰变的铀副产品等,较其他人的肺癌发生率明显要高,但是电离辐射的人员不会增加肺癌的发生。
肺部慢性感染(15%): 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患者,支气管上皮在慢性感染过程中可能化生为鳞状上皮,终致癌变,但这类情况较为少见。
内在因素(5%): 家族,遗传和先天性因素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可能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大气污染(10%): 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高,城市比农村高,厂矿区比居住区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石油,煤和内燃机等燃烧后和沥青公路尘埃产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烃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有关,调查材料说明大气中苯并芘浓度高的地区,肺癌的发病率也增高,大气污染与吸纸烟对肺癌的发病率可能互相促进,起协同作用。
发病机制
肺癌的转移有以下4个途径:
1、直接扩散
癌肿不断增长,可阻塞支气管管腔,同时还向支气管外的肺组织内扩展,靠近肺外围的肿瘤可侵犯胸膜和胸壁,中央型或靠近纵隔的肿瘤更可侵犯胸膜和胸壁,中央型或靠近纵隔的肿瘤更可侵犯其他器官,巨大的肿瘤可发生中心部分缺血性坏死,形成癌性空洞。
2、血行转移
是肺癌的晚期表现,癌细胞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后,可转移到体内任何部位,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脑,肺,骨酷系统,肾上腺,肾和胰。
3、支气管内播散
肺泡细胞癌病例,细支气管和肺泡壁上的癌细胞很容易脱落;癌细胞可以经支气管管道扩散到邻近的肺组织中,形成新的癌灶。
4、淋巴转移
肺的淋巴引流有一定的规律右肺上叶流向右肺门及右上纵隔淋巴结,右肺中叶流向中,下叶汇总区淋巴结,隆突下及右上纵隔淋巴结,右肺下叶引至中,下叶汇总区,隆突下,下肺韧带以及右上纵隔淋巴结,左肺上叶引至主动脉弓下(Bottallo)淋巴结,左前上纵隔淋巴结,左肺下叶淋巴流向上下叶汇总区,隆突下以及跨越纵隔到右上纵隔淋巴结,如采用成毛绍夫的淋巴结肺癌的淋巴结转移(N状态)则可以显示。
肺癌的组织学分类:主要的肺癌病理类型被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WHO组织病理学分类是基于光镜指标并参考组化,免疫组化,电镜等辅助检查结果。
检查
肺癌病人大多数是男性,男与女之比约为4~8:1,患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癌肿的部位、大小、是否压迫、侵犯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情况有着密切关系。早期肺癌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往往不产生任何症状,大多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癌肿在较大的支气管内长大后,常常产生刺激性咳嗽,大多有阵发性干咳或仅有少量白色泡沫痰,极易误认为伤风感冒。当癌肿继续长大影响支气管引流,继发肺部感染时,可以有脓性痰液,痰量也较前增多。另一个常见症状是血痰,通常为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的少量咯血,大量咯血则很少见。有的肺癌病人,由于肿瘤造成较大的支气管不同程度的阻塞,可以在临床上呈现胸闷、哮鸣、气促、发热和轻度胸痛等症状。
晚期肺癌压迫侵犯邻近器官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时,可以产生下列症状:
1、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引起同侧膈肌麻痹。
2、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3、压迫上腔静脉,弓g起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
4、侵犯胸膜,可引起胸膜腔积液,往往为血性。大量积液,可以引起气促。此外,癌肿侵犯胸膜及胸壁,可以引起持续剧烈的胸痛。
5、癌肿侵入纵隔,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
6、上叶顶部肺,可侵入和压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组织。如第一肋骨、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产生剧烈胸痛,上肢静脉怒张、水肿、臂痛和上肢运动障碍,同侧上眼脸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征候群。肺癌血行转移后,按侵入器官而产生不同症状。
7、此外,还有少数肺癌病例,由于癌肿产生内分泌物质,临床上呈现非转移性的全身症状,如骨关节病征候群(杵状指、骨关节痛、骨膜增生等)、柯兴氏征候群、重症肌无力、男性乳腺增大、多发性肌肉神经痛等。这些症状在切除肺部癌肿后可能消失。
诊断
诊断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依据包括:症状,体征,x线表现以及痰癌细胞检查(痰检),诊断工作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步骤。
一、X线阴性,痰检阴性
1、凡无症状但具有三大高危因素(男性,年龄≥45岁和吸烟>400支/年)者应半年进行70~100mm荧光缩影x线摄片或胸部透视和痰液细胞检查。
2、凡有咯血或和干性呛咳,伴有三大高危因素者应反复进行痰细胞学检查,同时给以规则抗炎治疗;可以考虑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检)和电视透视,如反复痰检或镜检仍阴性,应每两个月复查一次,坚持一年。
二、X线阴性,痰检阳性
1、排除上呼吸道和食管癌肿。
2、进行纤支镜检,争取窥及亚亚段,遇可疑的局部粘膜增厚,粗糙或有血迹,须在该处作刷检,冲洗或穿刺支气管壁粘膜寻找癌细胞,如发现局部有高低不平或粗糙明显,应考虑作咬取活检。
3、进行电视透视,变动体位,重点注意隐蔽部位小结节灶。
4、如经以上检查均未能发现病灶,仍应每两个月复查痰液,电透和纤支镜检,也可作CT检查,在可疑处作细分层,定期复查持续不少于一年。
三、X线阳性,痰检阴性
1、有段,叶性肺炎或阻塞性肺炎,怀疑为中央型肺癌者应作纤支镜检,包括经纤支镜活检(TBB),或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并反复加强痰检。
2、肿块或结节病变应作局部断层片,有条件者可作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或经皮肺活检,或抽吸作细胞学诊断。
3、连续痰检至少十二次以上。
4、反复痰检仍为阴性,而x线高度怀疑肺癌时,应作剖胸探查与冷冻切片活检。
四、X线阳性,痰检阳性
1、积极作手术前准备。
2、疑有区域淋巴结肿大时,可摄正侧位倾斜分层片,必要时可作CT,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在大医院则应常规采用CT和正侧倾斜分层片,肝脏B超,骨同位素扫描和骨髓穿刺成活检涂片检查,以利制订治疗方案。
鉴别诊断
1、肺结核
特别是肺结核瘤(球)有时很难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肺结核瘤(球)较多见于40岁以下青年病人,病程较长,少见痰带血,血沉变化少,有16%~28%病人痰中发现结核菌,胸片多呈圆形,见于上叶尖或后段,体积较小,一般不超过5cm直径,边界光滑,密度不匀可见钙化,16%~32%病例可见引流支气管影指向肺门,较少出现胸膜皱缩,增长慢,如中心液化出现空洞,多居中薄壁且内缘光滑,结核瘤(球)的周围常有散在的结核病灶称为卫星灶,周围型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病人,痰带血较多见,痰中癌细胞阳性者达40%~50%,X线胸片肿瘤常呈分叶状,边缘不整齐,有小毛刺影及胸膜皱缩,生长较快,在一些慢性肺结核病例,可在肺结核基础上发生肺癌,因此在慢性肺结核的成年病人,如果肺部出现异常团块阴影,肺门阴影增多或经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病变不见吸收好转反而增大时,都应怀疑肺癌的可能性,必须进一步做痰液细胞学和支气管镜检查,必要时施行剖胸探查术。
2、肺部炎症
老年病人支气管肺炎,有时难与肺癌阻塞支气管引起的阻塞性肺炎相鉴别,阻塞性肺炎常按支气管分支做扇形分布,而一般支气管肺炎则呈不规则片状阴影,但如肺炎多次发作在同一部位,则应提高警惕,应高度怀疑有肿瘤堵塞所致,应取病人痰液做细胞学检查和进行纤维光导文气管统检查,在有些病例,肺部炎症部分吸收,剩余炎症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结节或炎性假瘤时,很难与周围型肺癌鉴别,在可疑病例,应施行肺叶切除术,以免延误治疗。
3、肺部良性肿瘤及支气管腺瘤
肺部良性肿瘤如结构瘤,软骨瘤,纤维瘤等都较少见,但都须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一般良性肿瘤病程较长,增长缓慢,临床上大多没有症状,X线摄片上常呈圆形块影,边缘整齐,没有毛刺,也不呈分叶状,支气管腺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常发生在年龄较轻的女性病人,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黏膜,因此临床上常有支气管阻塞引致的肺部感染和咯血等症状,经纤维文气管镜检查常能作出诊断。
4、纵隔恶性淋巴瘤(淋巴肉瘤及霍奇金病)
临床上常有咳嗽,发热等症状,X线片显示纵隔影增宽,且呈分叶状,有时难以与中央型肺癌相鉴别,如果有锁骨上或腋窝下淋巴结肿大,采取活组织做病理切片常能明确诊断,淋巴肉瘤对放射治疗特别敏感,对可疑病例,可试用小剂量放射治疗,达到5~7Gy时,常可使肿块明显缩小.这种试验性治疗也有助于淋巴肉瘤的诊断。
预防
肺癌西医治疗:
一、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
Ⅰ期Ⅱ期Ⅲa期Ⅲb期Ⅳ期 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术后是否宜给化疗意见尚未统一,但腺癌偏向于用化产职,手术术后推荐用化疗,有条件者可考虑术后放疗。
1、化疗后争取放疗或手术 。
2、放射治疗,争取手术+化疗。
3、符合扩大手术指征/或放疗,手术+放疗+化疗,化,放疗为主选择性化疗和一般内科治疗 小细胞肺癌手术+化疗化疗+手术+化疗化疗放疗为主对疗效显著者可加用手术和术后化疗化,放疗为主,选择性化疗和一般内科治疗。
二、外科治疗
肺癌的治疗方法中,除Ⅲb及Ⅳ期外,应以手术治疗或争取手术治疗为主导,依据不同期别,病理组织类型,酌加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而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的指征,方案有待临床实践不断修正完善。
关于肺癌手术术后的生存期,国内有报道三年生存率为40%~60%,五年生存率为22.9%~44.3%,手术死亡率在3%以下。
(一)病例选择
具有下列条件者,一般可作为外科治疗的选择对象。
1、无远处转移(M0)者,包括实质脏器,如肝,脑,肾上腺,骨骼,胸腔外淋巴结等。
2、癌组织未向胸内邻近脏器或组织侵犯扩散者,如主动脉,上腔静脉,食管和癌性胸液等。
3、无喉返神经,膈神经麻痹。
4、无严重心肺功能低下或近期内心绞痛发作者。
5、无重症肝,肾疾患及严重糖尿病者。
具有以下条件者,一般应慎作手术或需作进一步检查治疗:
(1)年迈体衰,心,肺功能欠佳者。
(2)小细胞肺癌除I期外,宜先行化疗或放疗而后再确定能否手术治疗。
(3)x线所见除原发灶外,纵隔亦有几处可疑转移者。
(二)剖胸探查术指征
凡无手术禁忌征,明确诊断为肺癌或高度怀疑为肺癌者,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本章第一节所定选择术式,若术中发现病变已超出可切除的范围,但原发癌仍可切除者宜切除原发灶,这称为减量手术,但原则上不作全肺切除,以便术后辅助其他治疗。
(三)肺癌手术切除的命名与含义
1、姑息性切除(P):凡手术切除时,胸腔内仍有残存癌(病理组织学证实),或手术时认为切除彻底,如支气管残端肉眼观察正常,但显微镜下有残存癌细胞者,称为姑息性切除术。
凡胸腔内有可疑残存癌组织处,术中一律用金属标记,以便术后辅以放射治疗。
2、根治性切除(R):根治术是指将原发癌及其转移淋巴结完全切除干净。
肺癌根治术,不仅要求术者肉眼下达到根治,更重要的是淋巴结完全清除和支气管残端在显微镜下也无癌细胞残留,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特将肺癌根治术分为如下四个等级。
根1(R1):原发癌和1站淋巴结切除者。
根2(R2):原发癌和1,2站淋巴结切除者。
根3(R3):原发癌和l,2,3站淋巴结切除者。
根4(B4):原发癌和l,2,3,4站淋巴结切除者。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四个等级的根治是指手术清除淋巴结的范围,并不代表根治术后的效果。
(四)肺癌术式的选择
根据1985年肺癌国际分期法,对0,Ⅰ,Ⅱ和Ⅲ期的肺癌病例,凡无手术禁忌征者,皆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的原则为:彻底切除原发灶和胸腔内有可能转移的淋巴结,且尽可能保留正常的肺组织,全肺切除术宜慎重。
1、局部切除术:是指楔形癌块切除和肺段切除,即对于体积很小的原发癌,年老体弱肺功能差或癌分化好,恶性度较低者等,均可考虑作肺局部切除术。
2、肺叶切除术:对于孤立性周围型肺癌局限于一个肺叶内,无明显淋巴结肿大,可行肺叶切除术,若癌瘤累及两叶或中间支气管,可行上,中叶或下,中叶两叶肺切除。
3、袖状肺叶切除和楔形袖状肺叶切除术:这种术式多应用于右肺上,中叶肺癌,如癌瘤位于叶支气管,且累及叶支气管开口者,可行袖状肺叶切除;如未累及叶支气管开口,可行楔形袖状肺叶切除。
4、全肺切除(一般尽量不作右全肺切除):凡病变广泛,用上述方法不能切除病灶时,可慎重考虑行全肺切除。
5、隆突切除和重建术:肺瘤超过主支气管累及隆突或气管侧壁但未超过2cm时:①可作隆突切除重建术或袖式全肺切除;②若还保留一叶肺时,则力争保留,术式可根据当时情况而定。
麻醉方法:一般以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为宜,若有出血及分泌物较多者,应行双腔管插管,以保证气道通畅。
(五)再发或复发性肺癌的外科治疗
1、多原发性肺癌的处理:凡诊断为多原发性肺癌者,其处理原则按第二个原发灶处理。
2、复发性肺癌的处理:所谓复发性肺癌是指原手术疤痕范围内发生的癌灶或是与原发灶相关的胸内癌灶复发,称为复发性肺癌,其处理原则应根据病人的心,肺功能和能否切除决定手术范围。
三、放射治疗
(一)治疗原则
放疗对小细胞癌最佳,鳞状细胞癌次之,腺癌最差,但小细胞癌容易发生转移,故多采用大面积不规则野照射,照射区应包括原发灶纵隔,双侧锁骨上区,甚至肝,脑等部位,要辅以药物治疗,鳞状细胞癌对射线有中等度的敏感性,病变以局部侵犯为主,转移相对较馒,故多用根治治疗,腺癌对射线敏感性差,且容易血道转移,故较少采用单纯放射治疗,肿瘤对射线的敏感性除受病理类型的影响外,尚受肿瘤的大小,瘤细胞分化程度,瘤体细胞群的构成比例,肿瘤床的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制订放疗计划前应仔细分析,全面权衡利弊,不能轻易下结论。
(二)放疗的适应征
根据治疗的目的,分为根治治疗,姑息治疗,术前放疗,术后放疗及腔内放疗等。
1、根治治疗适用范围
(1)有手术禁忌或拒作手术的早期病例。
(2)心,肺,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2、姑息治疗:其目的差异甚大,有接近根治治疗的姑息治疗,以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亦有仅为减轻晚期病人症状甚至引起安慰作用的减症治疗,如疼痛,瘫痪,昏迷,气急及出血,姑息治疗的照射次数可自数次至数十次,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设备条件等而定,但必须以不增加病人的痛苦为原则,治疗中遇有较大的放射反应或KS分值下降时可酌情修改治疗方案,减症治疗系照射产生症状的部位,通常可用大剂量少分割治疗。
3、手术前放疗:旨在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造成肿瘤播散的危险,对估计手术切除无困难的病人,可术前大剂量少分割放疗;如肿瘤巨大或有外侵,估计手术切除有困难,可采用常规分隔放疗,放疗距手术时间一般以50天左右为宜,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4、手术后放疗:用于术前估计不足,手术切除肿瘤不彻底的病例,应于局部残留灶放置银夹标记,以便放疗时能准确定位。
5、腔内短距离放疗:适用于局限在大支气管的癌灶,可采用后装技术,通过纤支镜将导管置于支气管病灶处,用铱(192Ir)作近距离放疗,与体外照射配合能提高治疗效果。
四、化学治疗
近二十多年来,肿瘤化疗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从目前国内外资料看,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无论早期或晚期较肯定,甚至有根治的少数报告,对非小细胞肺癌也有一定疗效,但仅为姑息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业,化疗在肺癌中的作用已不再限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而常作为全身治疗列入肺癌的综合治疗方法。
(一)小细胞肺癌的化疗
由于小细胞肺癌所具有的生物学特点,目前公认除少数充分证据说明无胸内淋巴结转移者外,应首选化学治疗。
1、适应征
(1)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小细胞肺癌患者。
(2)KS记分在50~60分以上者。
(3)预期生存时间在一个月以上者。
(4)年龄≤70岁者。
2、禁忌症
(1)年老体衰或恶病质者。
(2)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
(3)骨髓功能不佳,白细胞在3×109/L以下,血小板在80×109/l(直接计数)以下者。
(4)有并发症和感染发热,出血倾向等。
手术前,后化疗,对于能手术或经化疗肿块缩小后有手术条件的病人,应尽可能将原发灶切除,去除局部复发之可能性,术前化疗一般以2~3个疗程为宜,防止病变治疗不足和因疗程过长引起过度纤维化造成手术困难,术前化疗对凡已明确有胸内淋巴结转移者均需采用,对I期无胸内淋巴结转移者是否需用术前化疗尚有待于探索,术后化疗对术后长期生存率影响较大,必须强调应用,一般赞成化疗4~6个以上周期,如化疗虽然有效,但估计手术不能切除干净和术中发现病变不能全部切净还应给予区域性放射治疗。
(二)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
对非小细胞肺癌虽然有效药物不少,但有效率低且很少能达到完全缓解。
1、适应征:
(1)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为鳞癌,腺癌或大细胞癌但不能手术的Ⅲ期及术后复发转移者,或其他原因不宜手术的I,Ⅱ期病人。
(2)经手术探查,病理检查有以下情况者:
①有残留灶。
②胸内有淋巴结转移。
③淋巴管或血栓中有癌栓。
④低分化癌。
(3)有胸腔或心包积液者需采用局部化疗。
2、禁忌征:同小细胞癌
(三)肺癌化疗注意事项
1、目前,肺癌的化疗一般不能达到根治,故在化疗的一定阶段,可能时应配合手术或放射治疗,以加强肿瘤局部或区域性控制,同时,化疗时应尽可能根据病人的耐受情况给予较高剂量,对肺癌的化疗来说,一定程度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是难以避免的,疗程数也应根据病人的反应和疗效适当加大,尽可能争取达到完全缓解。
2、疗程的间隔,由于现存药物毒性作用在停药后常可延续数周,每个周期间要间隔进行自开始化疗日算起每隔4~6周进行,但必须使药物毒性反应消失后再用下一个疗程。
3、化疗过程中的停药或换药指征。
(1)治疗1~2疗程病变仍进展,或虽趋于稳定但在休息期再度恶化。
(2)毒性反应达3~4级,对病人健康有一定威胁。
(3)有并发症发生,如发热>38度,或有出血倾向等。
(4)病人一般情况迅速恶化,出现恶病质。
五、肺癌并发征的化学治疗
(一)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化疗
肺癌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如能手术,应尽力争取手术,可行上腔静脉修补或置换,遗憾的是大部分病人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如果病人出现急性上腔静脉阻塞,应当立即给予作用迅速而有效的抗癌药,可行大剂量冲击疗法,如环磷酰胺,氮芥,阿霉素,可以单用,也可以联合化疗,相继进行放疗,要注意的是急性期不能先放疗而后化疗,因放疗可引起组织水肿,上腔静脉阻塞加重,症状加剧甚至造成窒息,如果为慢性阻塞最好先用放疗,在急性期可适当配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给予氢化考的松100~200mg静脉滴入,或强地松5~10mg口服,与此同时给予利尿药,大部分病人可以得到缓解,但中数生存期仅2~5个月。
(二)肺癌脑转移的化疗
脑转移的最好治疗方法是进行局部放射治疗,但如果全身其他处确无转移,而颅内转移灶又为单个病灶,又可以开颅手术,并配合化疗及放疗,我院有一例肺癌术后病人发生脑转移,行脑转移灶手术切除,术后配合化疗,放疗,现已存活18年。
对于脑转移的全身用药也要根据细胞类型而定,但要看药物是否能透过血脑屏障,如双氯乙基亚硝脲,环己亚硝脲等脂溶性药物能透过血脑屏障,对脑转移有治疗效果,用皮质激素可缓解脑浮肿症状,但连续使用可能影响病人的存活时间,如果转移是单侧的,可作颈内动脉插管(经颈浅动脉或甲状腺上动脉)滴注作用迅速的抗癌药物。
(三)肺癌引起的胸腔积液的化疗
肺癌在诊断时有1%的患者合并有胸腔积液,己无外科手术指征,此时只有化疗药物可以收到暂时疗效,比较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氮芥:在无菌操作下将胸腔内积液尽量抽尽(亦有安放细导管的),按0.4mg/kg,用生理盐水200m1稀释,一次注入胸腔,一次量最大不超过20mg,注入后立即让病人多方向地变换体位,持续15分钟左右,以保证药液均匀分布所有胸腔内表面,每周可进行一次,有效率为55%~87%,每周用药前后要注意骨髓功能及周身状况。
2、阿的平:其反应率约64%~88%,该药可使胸膜腔出现炎症粘连,间隙消失,开始可用50~100mg溶在lomI盐水中注入胸腔,如果病人反应不重,隔2~5日再注入100~200mg,直到液体减少为止,也可用600~800mg单次注入,主要反应为发烧,局部疼痛,尚有部分病人出现低血压。
3、四环素类:四环素是作为一种硬化剂用于癌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一般是在胸腔安放一个密闭导管,将500mg的四环素溶在30ml生理盐水中注入胸腔,再用10m1生理盐水注入清洗管道,钳闭导管6小时并同时不断的变换体位,然后将引流管4小时左右,确定无液体后再拔出引流管,据报导病人对其他药物(氮芥等)无效时,用此法成功地控制了液体增长3~19个月,北村谕亦报道了用强力霉素500mg,2周内胸腔内注射2~3次,液体可以完全消失。
4、其他:自力霉素对腺癌引起的胸腔积液疗效较好,胸腔内一次量为6~12mg,此外,亦可用消瘤芥30~40mg/次,5-氟脲嘧啶750~1000mg/次,尚有胶体金(198Au)胶体磷(32P)及小儿麻痹疫苗,Ⅱ,Ⅲ型牛痘疫苗等。
肺癌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肺癌的优势:
1、中药治疗肺癌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不损伤正常细胞组织,对放疗化疗、手术后复发扩散转移的中晚期癌症病人,更有显着疗效。
2、重新实现体内阴阳平衡,控制肿瘤的生长,减轻病人痛苦。扶正固本,活血化淤,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提高人体自身抗癌免疫力。能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复制、扩散和转移。
3、无毒、安全,抗癌效果明显,并具有显着的镇痛止吐、增强食欲、消除积水等作用,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时间,可以带瘤生存或体瘤渐渐缩小、消失。
4、此疗法根据早、中、晚期的不同肿瘤、不同发病部位的肿瘤病人,实行针对性综合性用药,实行一病一案,对症施治,配制出多种剂量的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肺癌药方:
1、生黄芪,生白术,北沙参,天冬,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蝉衣、山豆根、夏枯草、海藻,昆布,生南星,瓜萎皮,生牡蛎。水煎服,日1剂。
本方益肺养阴,抗癌散结,适用于肺癌。
2、丹皮、生地,鱼腥草、蒲公英,丹参、王不留行、野菊花,五味子,夏枯草、海藻、海带。水煎服,日l剂,早晚服。
本方滋阴清热,化瘀散结,对肺癌治疗有效。
3、鱼腥草,瓜蒌皮、八月札,生苡仁、石上柏、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山豆根1,生牡蛎、夏枯草,赤芍12克,龙葵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为肺癌的有效方,功能软坚化痰,解毒散结。
预后
尽管在治疗肺癌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以及新的抗癌药物的问世,但肺癌的预后仍然很差,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是14%,而30年前是11%,肺癌的高死亡率主要是由于缺乏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即使是早期病人,多数在初诊时已为全身性疾病。
影响肺癌预后的因素有:年龄,部位,分期,分型,而对肿瘤的手术和化疗效果则是人为控制的因素,中心型或侵犯脏胸膜的早期肺癌,预后较差,目前认为, 由于肺癌最常在术后2~3年复发,应在此期增加随诊次数,术后头两年内,平均应3~4次复查,并摄X线胸片,以后的2~3年内,复查2次,并摄X线胸片,通常血液CEA检查,支气管镜,CT和骨扫描检查仅在有临床指征时采用。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1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27号

京ICP备180233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