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蛔虫病

蛔虫病

概述
蛔虫病(ascariasis)是由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最常见寄生虫病,国内流行广泛,儿童发病为多。临床表现依寄生或侵入部位,感染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仅限于肠道时称肠蛔虫病。多数肠蛔虫病无自觉症状,儿童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蛔虫进入胆管、胰腺,阑尾及肝脏等脏器,或蚴虫移行至肺部、眼、脑、甲状腺及脊髓等器官时,可导致相应的异位性病变,严重时可引起胆管炎、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肠穿孔及腹膜炎等并发症。
 
病因
饮食因素(60%):
常由于误食沾有蛔虫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洁之物而引起。蛔虫寄生在小肠内,扰乱脾胃气机,吸食水谷精微。由于蛔虫具有喜温,恶寒怕热,性动好窜,善于钻孔的特性,故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或有全身发热性疾患时,蛔虫即易在腹中乱窜而引起多种病症。若蛔虫钻人胆道、阑门,或蛔虫数量较多,在肠中缠结成团,则出现多种病变及症状。
生活习惯(20%):
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引发蛔虫病。
其他因素(10%):
自然界的气温、雨量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习惯是流行病学上的重要的因素。
检查
临床表现
1、幼虫期致病:可出现发热,咳嗽,哮喘,血痰以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临床症象。
2、成虫期致病:a.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间歇性脐周疼痛等表现。b.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结膜炎等症状。c.突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向右肩,背部及下腹部放射,疼痛呈间歇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等。
主要症状
1、蛔幼性肺炎:少量蛔虫幼虫在肺部移行时,可无任何症状,如短期内进食含大量感染期蛔虫卵的蔬菜或其他食品,经7~10天潜伏期后,可出现全身与肺部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畏寒,乏力,伴胸闷,气促等类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重症者可出现哮喘样发作,表现为胸疼,咽部异物感,吼喘,端坐呼吸,少数可出现痰中带血,鼻出血,声嘶,腹痛及腹泻等,体检可闻及双肺干湿性Up音,偶有局部肺实变征,X线胸片检查可见双肺门阴影加深及肺纹增多,常于1~2周内消失,痰可查见嗜性粒细胞和夏科-莱登晶体(Charcot-Leyden crystals),偶可发现幼虫,血嗜酸性粒细胞可明显增高,病程持续7~10天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急性蛔幼性肺炎,哮喘和嗜酸性细胞增多等,临床上称为肺蛔虫症,即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
2、肠蛔虫病:成人肠蛔虫病多无特殊表现,也可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头昏,工作能力下降等,肠内大量蛔虫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多食或厌食,偏食,甚至异食癖等,儿童患者常有食欲减退与恶心,多有突然发生的脐周一过性隐痛或绞痛,常不定时反复发作,不伴腹肌紧张与压痛,少数儿童患者可出现类似消化性溃疡症状,但驱虫治疗后症状即消失,婴幼儿患者多有消化不良表现,少数患儿可因高热或其他原因而呕吐出蛔虫,或自肛门排出蛔虫,严重感染的小儿可引起营养不良,发育迟钝,智能低下,皮肤瘙痒,磨牙或惊厥等表现,极个别患者可出现神经性呕吐,顽固性皮疹,视力障碍,听力减退,肌肉麻痹,皮肤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胃及十二指肠蛔虫病可有反复发作的腹部饱胀,嗳气,上腹隐痛或剧痛,常有食欲缺乏,反酸,恶心,也可出现呕吐等,常有呕吐蛔虫史,偶尔有呕血及黑便。
肠蛔虫病的体征较少,腹痛时脐周可有较轻而不恒定的深压痛,腹壁脂肪较薄的儿童患者可见肠蠕动波,深压可扪及条索样肠型,严重感染的患儿,体型瘦小,腹部膨隆。
3、过敏反应:蛔虫的变应原可引起宿主皮肤,结膜,肠黏膜的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腹胀痛及结膜炎等,文献报道,蛔虫感染是儿童对植物花粉等过敏而发生哮喘的诱因。
诊断
诊断
1、临床诊断依据:
(1)成虫寄生者,根据近期排虫或呕虫史即可诊断。
(2)儿童反复出现腹部或脐周一过性隐痛,或伴偏食,夜间磨牙,腹部膨隆等均可提示蛔虫感染,如有合并症,则应根据相应的症状,体征和有关检查结果酌情判断,如出现胆绞痛,胆管炎,胰腺炎时应考虑肠蛔虫病并发症的可能性;儿童患者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大便与排气,扪及腹部条索状肿块时应注意蛔虫性肠梗阻的可能性。
(3)农村收获季节,出现集体人群突发性发热,咳嗽,哮喘而排除其他原因后,可结合病史,体征,考虑急性蛔虫幼虫所致肺炎的可能性。
(4)如肠内仅有雄虫寄生而粪中虫卵阴性时(占感染者3%~5%),可用驱虫药物行诊断性治疗。
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粪便涂片查虫卵是最简单,快速,可靠的肠蛔虫病确诊依据,酌情选择下列检查有助于诊断,如胃肠吞钡检查可显示蛔虫的形态与数量,腹部X线平片对诊断蛔虫性肠梗阻或肠穿孔性腹膜炎有重要价值,十二指肠引流液查见虫卵是胆道蛔虫病的直接证据等。
鉴别诊断
1、胆道蛔虫症需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胰腺炎相鉴别。
2、蛔虫性肠梗阻时须与肠套叠等急腹症相鉴别。
3、还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及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疾病相混淆。
预防
蛔虫病西医治疗
本病分为驱虫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最基本的是驱虫治疗。
1、驱虫治疗,目前常选用下列驱虫药物治疗。
(1)阿苯达唑:是广谱、高效、低毒的苯咪唑类抗虫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糖原耗竭与腺苷三磷酸生成减少,使虫体麻痹。驱蛔虫作用较缓慢,常于用药后2~4天蛔虫才从粪便排出。严重感染者需多次治疗方可治愈。治疗过程中可因蛔虫躁动而并发胆道蛔虫病。阿苯达唑对成虫、蚴虫及虫卵均有杀灭作用,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剂量为400mg(200mg/片),顿服,或l天内分2次服。可于驱虫后10天重复给药1次。本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0%,多于服药后2~3天出现头昏、失眠、恶心、呕吐、口干、食欲下降及乏力等,可于48h内自行消失。有癫痫史者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2岁以下幼儿禁用本品。
(2)甲苯达唑:本品为广谱驱虫剂,对蛔虫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与阿苯达唑相似。用法为200mg,顿服,虫卵阴转率可达80%,或100mg/次,3次/d,连服3天,虫卵阴转率可达95%以上。不良反应少,仅少数患者出现头昏及轻微胃肠道反应,无须处理可自行消失。孕妇禁用,2岁以下幼儿不宜服用。
本品与左旋咪唑的复合制剂甲苯达唑/左旋咪唑又称复方甲苯达唑(速效肠虫净)。每片含甲苯达唑100mg、左旋咪唑25mg。成人2片,顿服,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3) 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该药为广谱驱线虫药,可抑制神经肌肉传导,引起蛔虫痉挛性收缩而麻痹,安全排出体外,驱虫作用快。剂量为500mg,儿童剂量(基质)10mg/kg体重,顿服,虫卵阴转率超过90%。不良反应轻微。
(4)哌嗪(piperazine):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可阻止蛔虫肌肉神经传导。有毒性低、疗效好、安全范围大等特点。剂量为3g/次,1次/d,连服2天或3天;儿童为80~150mg/(kg·d),分2次服,或晚上顿服,连服2天。服药后排虫率超过90%。严重感染者可连续用药3天或4天,1周后还可重复治疗。不良反应轻微,少数患者可出现头昏、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等,常不必处理而在短期自行消失。过量服用后可有肌无力,或四肢肌肉强直、过敏性紫癜、血清病及神经精神症状等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本品。
(5)左旋咪唑:左旋咪唑可抑制蛔虫肌肉中琥珀脱氢酶活性,导致肌肉能量产生减少,虫体麻痹而被排出体外。剂量为150~200mg,儿童为2.5mg/kg体重,顿服。服本药后偶可出现中毒性脑病,故应慎用。
(6)伊维菌素:本品是阿弗米丁链霉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属大环内酯结构,可抑制蛔虫神经肌肉信息传递,导致虫体麻痹因而有驱虫作用。口服吸收好,半衰期为12h,其代谢产物于2周内从粪便排出。用法为100μg/(kg·d),连服2天,治愈率近100%。不良反应很少。
近年用哌嗪或吡喹酮等治疗蛔虫的疗效也较好,粪便检查虫卵阴转率超过80%,有报道达100%。苦楝根皮提取的川楝素和使君子仁也有驱虫作用。
2、并发症的处理
(1)胆道蛔虫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解痉、止痛、驱虫或纤维内镜取虫为主。解痉止痛常用阿托品1mg,异丙嗪25~50mg,肌内注射;必要时可用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口服食醋100~200ml也可缓解疼痛。早期及时有效使用驱虫药物,可防止复发,减少严重并发症。近年有报道用虫体肌肉麻痹驱虫剂,在止痛治疗的同时也可驱虫。也有用阿苯达唑加维拉帕米治疗,达到迅速止痛与完全杀虫的显著效果。内科治疗24h无效,或病情加重;胆道蛔虫嵌顿者,需外科手术治疗。也可借助于内镜紧急取虫,效果好,住院时间短。有发热者可能有继发细菌性感染,应适当加用抗菌药物。
(2)蛔虫性肠梗阻:按照一般肠梗阻治疗原则处理,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与代谢性酸中毒。不全性肠梗阻者,腹痛缓解后服豆油或花生油可松懈蛔虫团,然后再驱虫治疗。如积极内科治疗1~2天无好转,不完全性肠梗阻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者,应立即手术治疗。
(3)其他:并发蛔虫性阑尾炎、肠穿孔、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单发性肝脓肿、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者,均应尽早手术治疗。
3、其他治疗:蛔虫幼虫移行症时以对症治疗为主,用氨茶碱等解除支气管痉挛,可待因等镇咳。重症(呼吸困难、发绀)者,应予吸氧,并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静脉滴注,疗程3~5天。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枸橼酸乙胺嗪(海群生)可使症状较快缓解或消失,用量为8~10mg/(kg·d),分3次服,疗程7~10天。可与抗组胺药物合用。
预后
蛔虫病一般预后良好。有胆道蛔虫病等严重并发症可影响健康。幼儿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窒息等未能及时诊断与治疗者可危及生命。
蛔虫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Copyright © 2021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27号

京ICP备180233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