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食管异物

食管异物

概述
食管异物是指因饮食不慎,误咽异物,如鱼刺、骨片或脱落的假牙等,异物可暂时停留或嵌顿于食管。常表现为食管异物感、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大部分食管异物可随着食管的蠕动而进入胃内,少数严重者可造成食管瘘、纵隔脓肿、穿破大血管甚至危及生命,一经确诊需立即处理。
 
 
病因
个体因素(30%): 1、儿童食管异物的常见原因:A.儿童天性顽皮好动,喜欢把硬币、证章或其他小物品放入口中,偶有不慎即可被吞入食管。B.吞咽功能不健全,食用带有骨、刺或核类的食物,不慎咽下。C.进食哭闹或嬉戏,易将口内食物囫囵咽下或将异物误咽。D.磨牙不全,食物未经很好咀嚼即咽下,造成食管异物。
2、成年人食管异物的常见原因:A.饮食过急或进食时精神不集中,使鱼刺、鸡骨、肉骨被误咽入食管。B.义齿过松,食物黏性过大或口腔黏膜感觉减退,使义齿脱落,随食物进入食管。C.睡眠时觉醒程度低下,义齿脱落,误咽入食管。D.掺杂于食物中的细小核、骨刺被误咽入食管。E.食管本身存在管腔狭窄、痉挛等疾病。F.吞咽功能失调,咽部感觉减退而造成误咽。G.不良劳动习惯,如木工、鞋匠或装修工将钉、螺丝等含在口中,不慎吞入。H.麻醉未清醒,昏迷或精神病患者,在神志不清时可有误咽。I.自杀未遂者。
饮食习惯因素(20%): 1、沿海地区习惯于将鱼、虾、蔬菜混煮混食,易造成细小鱼刺、鱼骨误吞。2、北方粽子内包有带核的大枣或带骨的肉团,易造成误咽。3、北方过节时习俗在饺子内置金属硬币,易造成误咽。
神志因素(10%): 在入睡、醉酒、昏迷、麻醉状态时易发生误吞误咽。
医源性因素(10%): 全麻时义齿脱落,镶牙时牙模脱落,插管时套管脱落等。
疾病因素(10%): 1、食管自身病变食管肿瘤、食管瘢痕狭窄等,造成食物或较小食物存留。2、纵隔病变纵隔肿瘤或脓肿形成占位病变,压迫食管,造成食管狭窄,易存留食物或细小异物。3、神经性病变咽反射消失或吞咽反射减退,易造成误吞误咽。
检查
1、疼痛:尖锐的异物刺入食管壁则引起较重的疼痛。根据异物在食管的位置,疼痛可位于颈下部两侧或胸骨后处,吞咽时疼痛加重。有时患者感觉疼痛的位置不一定就是异物停留的位置。仅有阻塞感或不适感。
2、咽下困难:轻者或早期不完全阻塞者可进流食。颈段食管异物可使涎腺液增多。重者因食管反射性痉挛、吞咽疼痛而拒食。食管炎性肿胀,异物较大者可造成完全性梗阻,致使唾液及流质食物均不能咽下。
3、呼吸道症状:较大异物压迫气管,或潴留咽部的唾液被吸入气管,都可产生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4、颈部活动受限:以食管入口处有尖锐异物或已有食管周围炎者为著。因颈部肌肉痉挛使颈项强直,头部转动困难。
5、发热:引起食管炎、食管周围炎、纵隔炎和颈深部感染等并发症时,患者可有体温升高、全身不适等症状。
诊断
诊断
异物史:大多数病人有明确的异物误吞史,应进一步了解异物性质、形状及存留时间,以供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时参考。
异物位于食管上段时,患侧颈部常有轻微压痛。间接喉镜检查,有时可见梨状窝积液。
X线检查:对于鱼刺、肉骨等在X线下不显影的异物,应行食管钡剂X线检查,以确定异物是否存在及所在部位。对于在X线下不显影的异物,可直接作X线拍片定位。
食管镜检查:对于少数异物病史明确,但X线检查不能确诊,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者,可酌情行食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注意与食管,气管囊肿或肿瘤相鉴别。
预防
食管异物西医治疗
急救
食管异物,大多在食管上端的开口处,千万不可再进食,以免愈推愈深,增加危险,应即送医院诊治。经X线检查,已进入胃部,则可不必慌张,光滑异物或环状异物如铜线、金戒指等,大多可随粪便排出。可进一般食物,切不可服泻剂,更不必乱用药,只需每天保留病人粪便,仔细观察即可。如果是尖锐异物如缝衣针、大的鱼刺,进入胃部,有可能造成穿孔,应提高警惕,请医生诊治。
治疗
1、食管镜检查并取除异物:食管异物确诊后,应及时经食管镜取除异物。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根据异物部位及其形状、大小,选用合适的手术器械。
合并感染或全身情况较差者,可先用抗生素治疗并给予补液,待病情稍有改善后再行检查。
食管镜检查一般在局麻下进行。儿童、异物较大如假牙等,或因其它原因估计局麻有困难者,可选用全麻,使食管松弛,有利于异物的取除。
在食管镜下窥见异物时,还须查清异物与食管壁的关系。如异物尖端刺入食管壁时,应先使其退出管壁,再将异物传位,尽力将其长轴与食管纵轴平行后取出。不可强行外拉,以免加重管壁损伤。
2、根据病情给予补液等全身支持疗法。局部有感染者,应使用足量抗生素。疑有食管穿孔者,应行鼻饲饮食。
3、异物合并颈段食管周围脓肿或咽后脓肿且积脓较多时,应考虑施行颈侧切开术,充分引流脓液。
4、异物已穿破食管壁,合并有纵隔脓肿等胸科病变,或异物嵌顿甚紧,食管镜下难以取出时,宜请胸外科协助处理。
食管异物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Copyright © 2021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27号

京ICP备180233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