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真菌性肠炎

真菌性肠炎

概述
真菌性肠炎(fungal enteritis)是机体学问真菌病的重要类型之一,消化道是真菌侵入体内的主要传染途径,对健康和生命都有较大的威胁。过去本病甚为少见,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放射治疗等广泛的应用,肠道感染的疾病也日趋增多,肠道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1.6%,病原包括念珠菌和曲菌。在我国引起肠炎的真菌主要有念珠菌,放线菌、毛霉菌、曲菌,隐珠菌等,其中以白色念珠菌肠炎最为多见。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引起真菌性肠炎的病原主要是念珠菌,其次是曲菌,毛霉菌,组织胞浆菌,副球孢子菌和地丝菌等,偶见球孢子菌,马尔尼菲青真菌和新型隐球菌。
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为条件致病性真菌中的主要一属,共有150余种,其中以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最常见,且致病性较强,念珠菌为双相型真菌,酵母体呈卵圆形或圆形,带有单个芽生孢子,直径2.5~5µm,可相互连接形成假菌丝,菌丝体长为5~10µm,可见成串的孢子,在培养基上24h可形成较大的顶端厚壁孢子,而在含血清沙保培养基上37℃ 1~3h可见芽管形成,念珠菌胞壁上所含甘露糖蛋白是血清学诊断的靶抗原。
曲菌属于子囊菌亚门,有性孢子为子囊孢子,无性孢子为分生孢子,但有些种单营无性生殖,曲菌共有132个种和18个亚种,致病菌主要是烟曲菌,黄曲菌,黑曲菌等10种,病灶中的曲菌孢子大小约3~4µm,形状不整,密集成群,曲菌菌丝长短不一,多呈杆状,有分隔,直径较孢子稍大,菌丝呈锐角分支,并有多根菌丝朝同一方向反复分支的倾向,排列呈放射状或珊瑚状。
毛霉菌属于接合菌亚门,有性孢子为接合孢子,无性孢子为孢子囊孢子,菌丝不分隔,较粗大,壁厚具有折光性,约为曲菌菌丝的2~3倍,呈直角分支,可见膨大细胞及弯曲菌丝;孢子囊柄直接由菌丝长出,致病菌以毛霉科中的根霉属,毛霉属,犁头霉属等3类最为常见,特别是根霉属中的少根根霉和米根霉,常侵犯胃肠道。
组织胞浆菌有荚膜组织胞浆菌和非洲组织胞浆菌之分,属不全菌亚门,为双相型真菌,在组织内和37℃培养基中呈酵母型,直径2~4µm;在室温下生长缓慢,为白色菌丝集落,有典型的齿轮状大分生孢子,菌丝分隔,传染性很强。
副球孢子菌亦为双相型,在自然环境中或在25℃沙保培养基上呈菌丝相生长,菌落小,镜下可见宽1~2µm有分隔的分支菌丝,在菌丝两侧有圆形或卵圆形,约3~6µm大小的侧生小分生孢子,在组织内或在37℃血琼脂上呈酵母相生长,形成大的卵圆形或球形酵母体,直径10~60µm,周围环绕多个芽生孢子,小者1~2µm,大者10~30µm。
地丝菌为酵母样真菌,属于不全菌亚门,丛梗孢科,地霉属,粪等标本直接涂片经10%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镜下可见细的分隔菌丝,以及长方形关节孢子,约4μm×8µm大小,革兰染色阳性,两个关节孢子之间无间隙,有时关节孢子一角有芽管生出,偶见圆形孢子,胞壁增厚。
真菌性肠炎的发病诱因包括:
1.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2.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肿瘤化疗或放疗等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
3.存在某些基础疾病如慢性肝病,糖尿病,AIDS等。
4.肠道营养不良和手术创伤。
(二)发病机制
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尚未完全清楚,感染的发生是病原菌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1.机体方面 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吞噬细胞的数量减少,趋化性丧失,杀菌力下降等,是真菌性肠炎发病的主要因素,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一个特点,就是常发生在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共同之处就是免疫功能低下。
2.菌体方面 如白念珠菌细胞壁含甘露糖,能加强其黏附力,且白念珠菌在组织内常呈菌丝体,与酵母体相比,不易被巨噬细胞吞噬,又如荚膜组织胞浆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后,不易被杀死,可在巨噬细胞内繁殖,导致感染播散,而曲菌内毒素和溶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则可导致感染灶周围组织坏死,此外,一次摄入的真菌数量亦可成为感染发生的决定因素,如Krause曾给健康人口服1012CFU(菌落形成单位)的白念珠菌,数小时后发生肠道感染,随后出现念珠菌菌血症。
3.医源性因素 如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条件致病性真菌过度生长,或肠道手术增加了感染机会。
真菌性肠炎之病理变化,主要见于真菌侵袭肠壁各层,毛霉菌,曲菌和少数由白色念珠菌所致的肠炎,而且还可侵犯浆膜下层及肠系膜的小动脉和小静脉,破坏管壁引起真菌性脉管炎和真菌性血栓的形成,这些病变在毛霉菌感染时尤为突出,本病有时还可由两种真菌混合感染,如白色念珠菌合并毛霉菌,或白色念珠菌合并曲菌感染,因此病理检查时,最好同时结合真菌培养,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有利于诊断,而真菌感染所引起的肉芽肿和纤维性病灶,在真菌性肠炎中则少见,显微镜下所见:肠黏膜有局灶性坏死及溃疡形成,溃疡有的表浅,有的深达黏膜下层,有的表面有假膜形成,假膜有大量的真菌,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及少量炎性细胞组成,肠壁各层,尤其是黏膜下层呈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炎性细胞多少不一,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并有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有时可见到脓肿。
检查
1.念珠菌肠炎
最常见,好发于儿童,尤其是营养不良或严重衰竭的婴儿,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每天10~20次,呈水样或豆腐渣样,泡沫比较多且呈黄绿色,可伴有腹胀,低热,甚至呕吐,但腹痛少见,粪标本碘涂片可见大量出芽酵母和菌丝,培养多为白色念珠菌,患儿常伴有鹅口疮,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则往往于发病前有应用广谱抗生素史,免疫缺陷患者易发展为播散性念珠菌病,如按一般细菌性肠炎治疗,症状反而加剧,腹泻呈迁延性经过,常数月不愈,且愈后易复发。
2.曲菌肠炎
好发于有基础疾病的体力劳动者,多为烟曲菌所致,由于烟曲菌并非肠道正常菌群,故感染是外源性的,往往继发于肺曲菌病,曲菌有侵犯血管之倾向,菌丝可穿入血管壁导致血栓形成,曲菌肠炎的临床表现以腹痛和血便为主,可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而腹泻常不典型,也缺乏念珠菌肠炎的迁延性经过,侵犯血管后易发展为播散性曲菌病。
3.毛霉菌肠炎
因摄入被真菌孢子污染的食物所致,好发于营养不良的儿童或有胃肠道慢性疾病的患者,临床表现由于受累部位和感染程度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其特点是血管栓塞后引起黏膜溃疡甚至穿孔的表现,多伴有胃的感染和胃溃疡,可出现腹痛,腹泻,呕血和黑便,或肠穿孔导致腹膜炎,或侵入胃肠血管导致血行播散,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
4.组织胞浆菌肠炎
具有地方流行性,多见于艾滋病患者或儿童,因吸入或摄入来自污染土壤中的孢子所致,临床经过酷似局限性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起病缓慢,有发热,消化不良,腹泻,黑便,腹痛,有时呕吐,常伴有肺部感染灶,但以肠炎为主要表现。
5.副球孢子菌肠炎
继发于肺部感染灶或经血行播散而感染,本病亦具有地方流行性,主要见于巴西中部高原,经常接触土壤的人群较易患此病,病变多在回盲部,引起有脓肿形成的溃疡性肉芽肿,病原菌可通过淋巴播散至局部淋巴结,肝,脾,主要症状是腹痛,右下腹可触及肿块,伴腹泻,呕吐,往往由于出现腹水和腹腔淋巴结肿大而易误诊为结核或肿瘤。
6.地丝菌肠炎
地丝菌和念珠菌相似,是一种内源性条件致病菌,地丝菌肠炎多见于有免疫缺陷的慢性病患者和应用免疫抑制药,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者,症状有腹痛,腹泻,脓血便或黏液便,与痢疾相似,但脓血便中可查到大量地丝菌和长方形关节孢子,患者多伴有口腔地丝菌病,类似鹅口疮。
诊断
诊断
真菌性肠炎的诊断比较困难,临床病例多数被漏诊或误诊,有些直到尸检时才被发现,一是由于临床症状一般不严重,缺乏特征性表现,少数甚至无明显腹 泻,如曲菌肠炎;二是由于实验室检查中具确诊意义的项目不多,有些项目又难以推广应用,因此,真菌性肠炎的诊断需要运用多种方法,结合临床经验作综合分析。
1.临床诊断
组织胞浆菌和副球孢子菌肠炎具有地方流行性,患者多为流行区居民或曾去流行区旅行,条件致病性真菌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才引起发 病,如念珠菌,曲菌,若临床表现不能用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来解释,抗生素治疗反而使症状加剧,腹泻迁延不愈,同时还存在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的基础疾病或其 他诱因如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药的应用等,应考虑真菌性肠炎的可能,及时作粪标本病原学检查或肠镜活检,对腹泻伴有鹅口疮的患者更不可忽视,必要时应用抗真菌药做诊断性治疗。
2.病原学诊断
包括真菌形态学检查和真菌培养,若粪标本直接镜检发现大量菌丝和孢子,并排除污染因素可确诊为真菌性肠炎,仅有少量孢子则可能为正常带菌,意义不大,真菌 培养需连续3次阳性并为同一菌种,结合临床方可确诊,对于双相型真菌,需分别在25℃和37℃条件下培养并染色镜检,以鉴定真菌形态,或进一步做动物接种 试验以鉴定真菌的致病性。
3.病理学诊断
通过临床诊断和病原学诊断仍不能确诊的患者,肠镜活检是最后手段,在病理切片中找到菌丝和孢子,是真菌感染的直接证据,且曲菌,毛霉菌等真菌感染的病理变化又颇具特征,有诊断意义,肠活检结果还可经动物接种试验出现类似病理改变,来加以证实。
4.免疫学诊断
以检测真菌循环抗原最具诊断意义,但往往因交叉反应而不能确定菌种,试验阳性提示曾经感染,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对急性感染的诊断价值不大,特异性检测则常常由于患者伴有免疫功能低下而出现假阴性,应用范围有限。 鉴别诊断
1.真菌性肠炎
与常见腹泻病的鉴别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地丝菌肠炎不易与之鉴别,局限性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则容易与组织胞浆菌肠炎混淆。
(1)霍乱:大流行现已少见,多为局部暴发流行,患者有剧烈吐泻,吐泻物呈米泔水样或黄水样,无腹痛,不发热,常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和微循环衰竭,吐泻物直接镜检可见大量呈鱼群样运动的弧菌。
(2)细菌性痢疾:终年均有发病,多见于夏秋季,主要病变是结肠的化脓性炎症,患者呕吐少,常有发热,腹泻伴腹痛,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大便混有脓血,镜检可见红细胞,脓细胞和巨噬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3)阿米巴痢疾:以散发为主,患者常隐匿起病,腹泻轻重不一,毒血症少,腹痛与里急后重不明显,与真菌性肠炎颇为相似,但粪便与脓血不混合,典型者呈果酱样,腥臭,镜检以红细胞为主,可见吞噬红细胞的阿米巴滋养体和夏科-雷登结晶,乙状结肠镜检见肠黏膜散在溃疡,边缘整齐,充血隆起,溃疡间黏膜正常,溃疡涂片或活检可见滋养体。
(4)伤寒与副伤寒:副伤寒丙可呈胃肠炎型发作,但病程短,预后好,多在3~5天内恢复,伤寒与副伤寒甲,乙以高热,全身毒血症症状为主,可伴有腹痛,但腹泻少,血或骨髓培养有伤寒或副伤寒杆菌生长即可确诊。
(5)局限性肠炎:或称Crohn病,通常病史漫长,有明显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的现象,X线钡餐显示病变以回肠末端为主,有边缘不全的线条状阴影,病变呈节段分布,间以扩张的肠曲,即所谓脱漏征。
(6)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脓血便,可伴有发热,病变以乙状结肠,直肠最为严重,或累及整个结肠,肠镜检查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及溃疡形成,黏膜松脆易出血,粪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晚期病例X线钡餐显示结肠袋消失,肠管呈铅管样变化。
(7)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性肠炎:两者均常出现于应用抗生素治疗之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多引起假膜性肠炎,其特征是结肠黏膜深处坏死性炎症,出现渗出性斑或形成大片假膜,病原学检测可以鉴别。
(8)其他腹泻:过敏性腹泻有进食鱼虾或接触变应原史,既往有类似药物性腹泻有服用泻药史;酶缺乏性腹泻有遗传病家族史,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结合粪病原学检查,均不难鉴别。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细菌性肠炎和病毒性肠炎,通常以粪标本中找到病原体为主要鉴别依据,而对于真菌性肠炎,即使粪培养有真菌生长,仍难以确诊,因为粪标本很容易被真菌污染,而且,有些真菌属于肠道正常菌群。
2.不同类型真菌性肠炎
之间的鉴别组织胞浆菌和副球孢子菌肠炎为地方性流行病,在我国少见,鉴别意义不大。
预防
真菌性肠炎西医治疗
深部真菌病与浅部真菌病不同,患者往往有明显的诱因和伴随的基础疾病,因此,对真菌性肠炎的治疗必须兼顾去除发病诱因和伴随疾病的治疗,仅用抗真菌药则疗效欠佳。而且,现有的几种疗效较好的抗真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需要联合用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减少副作用和提高疗效。
1、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限制进食牛奶以防腹胀。避免刺激性、多渣食物,防止诱发肠穿孔。退热可用物理降温。停用原有抗生素。忌用止泻药。可应用微生态制剂。  
2、液体疗法  
(1)静脉补液:进食少、失水明显的患者,应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分、热量,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原则上损失多少补多少,遵循“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钾”的方针。  
(2)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失水者和静脉补液后病情已有改善者。  
3、抗真菌治疗 
首选制霉菌素口服。重症或口服有困难者选用氟康唑或二性霉素B合用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静脉滴注。  
(1)制霉菌素:为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因不溶于水,口服不吸收,故副作用较小。成人每次100万U,3次/d,儿童酌减,疗程10~14天。可与大蒜素合用。  
(2)大蒜素:为大蒜经真空分馏得到的一种有效挥发油,化学名为三硫二丙烯,亦可人工合成。注射剂,成人每天90~150mg,加入5%葡萄糖中滴注,4~5h滴完。口服胶丸,成人每次40~60mg,3次/d,饭后服。儿童用量酌减。疗程2周~4个月。  
(3)氟康唑:为取代酮康唑的新一代三唑类化学制剂,对肝脏的毒副作用远较酮康唑小。用法:成人每天200~400mg,儿童5~10mg/(kg·d),1次口服或静脉滴入。疗程10~14天。此药应避免与降低胃pH值的碱性药物同服,否则影响该药的吸收;也应避免与降血糖药、环孢素A、苯妥英钠、利福平、H2拮抗药等合用,以免相互干扰、加速代谢而降低疗效。  
(4)伊曲康唑:作用与氟康唑类似,仅供口服。用法及注意点同氟康唑。用于治疗副球孢子菌肠炎,疗程需6~12个月。  
(5)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制剂(Ambisone):供静脉应用的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具有较广的抗菌谱,但副作用大,仅适用于重症患者。此药对地丝菌无效。用法:两性霉素B,50mg/瓶,以去氧胆酸钠稀释,加入5%葡萄糖液中,成0.1mg/ml浓度,于6h内滴完。第1天0.25mg/kg,以后每天增加0.25mg/kg,至每天0.75mg/kg后改为隔天1次。通常与5-氟胞嘧啶合用,应用5~7天或病情减轻后,改用氟康唑或其他毒副作用较小的药物。主要副反应包括:头痛、寒战、发热、恶心、畏食、血栓性静脉炎、溶血性贫血、急性肾炎、心肌炎、心率失常等,可通过应用麻醉剂、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抗组胺药及碱化尿液等以减轻毒副作用。如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则毒副作用明显减少,有利于加大用药剂量和延长应用时间。应用方法:  
①加灭菌蒸馏水将两性霉素B脂质体稀释成4mg/ml,并剧烈震摇使之分散均匀。  
②再以5%葡萄糖液稀释成0.2~2.0mg/ml浓度,并通过孔径为5µm的消毒滤膜过滤,避光静脉滴注,30~60min内滴完。  
③用量:从每天1.0mg/kg逐天增加至3.0mg/kg,疗程2~4周;新生儿每天1~5mg/kg,疗程1个月。不宜在同一输液管道与电解质溶液及其他药物混用。  
(6) 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为化学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通过真菌所特有的胞嘧啶脱氨酶,转化为5-氟尿嘧啶而干扰真菌核酸合成。单用效果差,与两性霉素B合用,可减少后者的用量以降低其毒性,并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常用口服胶囊,亦可用1%溶液作静脉注射。用量:成人和儿童,50~150mg/(kg·d),分4次口服。  
(7)甲紫:适用于地丝菌肠炎。用法:甲紫胶囊,每次30mg,3次/d。可与制霉菌素或氟康唑合用。  
(8)磺胺药:适用于副球孢子菌肠炎。用法:磺胺嘧啶,成人每天4~6g,儿童每天60~100mg/kg,分3~4次口服。或磺胺甲?唑/甲氧苄啶,成人每天2片,儿童每天1片或酌减,1次口服。疗程需6个月以上。
真菌性肠炎中医治疗
运用中医的整体观点,辨证施治,扶正祛邪,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改善全身状况的同时,加以有效的抗真菌药治疗。尤其是艾滋病并发真菌性肠炎,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其独到的优势。  
大蒜、黄连、土槿皮、毛姜等中药均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由大蒜的有效成分——大蒜素制成的注射液,可供静脉滴注,亦可口服。近来有人用中药浓煎成汁灌肠,亦取得不错的疗效。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Copyright © 2021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27号

京ICP备180233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