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慢性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

概述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因为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
病因
细菌感染(30%):
细菌是引发牙周炎的始动因子。堆积在牙与牙龈交界处的牙面和牙龈沟内的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引发牙龈的炎症和肿胀,使局部微生态环境更利于一些牙周致病菌滋生,由牙龈上向龈下扩延。它们所引起的炎症范围扩大到深部组织,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凡是能加重菌斑滞留的因素,如牙石、不良修复体、食物嵌塞(塞牙)、牙排列不齐、解剖形态的异常等,均可成为牙周炎的局部促进因素,加重和加速牙周炎的进展。
营养饮食(20%):
因为偏食、疾病(如恶病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营养摄入不足,可造成蛋白质和维生素A、C、D的缺乏(这些元素都是骨质合成及提升人体免疫力不可或缺的元素),从而引发或加重牙周病。
吸烟习惯(15%):
吸烟对全身骨胳都有影响,可加重骨骼的吸收,牙槽骨的吸收是牙周病的一个病变过程。
其他因素(15%):
牙周炎是多因素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也会对牙周炎有负面影响。此外,某些环境因素如精神压力等可能是危险因素。近年来发现遗传背景也可能与慢性牙周炎有关。
检查
1.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患者常只有激发生性牙龈出血或口臭的表现,与龈炎症状相似。检查时可见龈缘、龈乳头和附着龈的肿胀、质松软,呈深红色或暗红色,探诊易出血。
2.随着炎症的进一步扩散,出现下列症状:
(1)牙周袋形成:由于炎症的扩展,牙周膜被破坏,牙槽骨逐渐吸收,牙龈与牙根分离,使龈沟加深而形成牙周袋。可用探针测牙周袋深度。X线检查时可发现牙槽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2)牙周溢脓:牙周袋壁有溃疡及炎症性肉芽组织形成,袋内有脓性分泌物存留,故轻按牙龈,可见溢脓。并常有口臭。
(3)牙齿松动:由于牙周组织被破坏,特别是牙槽骨吸收加重时,支持牙齿力量不足,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等现象。
诊断
1. 多为成年人,也可见于儿童或青少年。
2. 有明显的菌斑、牙石及局部刺激因素,且与牙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程度较为一致。
3. 患病率和病情随年龄增大而加重,病情一般缓慢进展和加重,也可有快速进展的活动期。
4. 全身一般健康,也可有某些危险因素,如吸烟、精神压力、骨质疏松等。
预防
慢性牙周炎西医治疗
1、第一阶段应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这适用于患牙周病的每位患者。对于出现急性龈脓肿、急性牙周脓肿、急性坏死性龈炎等急症的患者,应根据情况加以处理。拔除无望保留的牙齿,以保持较长时期的牙周健康。进行洁治、刮治、根面平整等以清除龈上、龈下的菌斑,牙石及坏死牙骨质。必要时进行松动牙暂时性固定、调合、药物辅助治疗。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消除局部致病因素,加强患者意识。因此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等十分重要。应使患者了解牙周炎病因及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清除菌斑的方法,如正确刷牙方法及正确使用牙线、牙签、间隙刷等菌斑清除工具。基础治疗后要对疗效进行再评估。
2、手术治疗:基础治疗后2-3个月对牙周状况再评估,若某些牙位的探诊深度仍在5mm以上且探诊出血,或根分叉病变I-II度,或牙龈及牙槽骨形态不良,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牙周手术不但可在直视下进行彻底的根面平整,清除感染组织,还可以纠正不良的牙龈外形、不良牙槽骨形态、根分叉病变,并可进行牙周组织的再生性治疗。
牙周炎的修复和正畸治疗是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改善患牙的松动、移位及咀嚼无力等症状。此阶段的治疗必须在牙周炎症得到控制的条件下进行,一般在治疗后(手术后)3个月进行。其根本目的是分散合力、消除创伤,建立协调的合关系,建立稳定的平衡合;固定松动牙,修复缺失牙,控制病理性的松动移位,促进牙周病变组织的愈合,恢复咀嚼功能。
3、维护期治疗:牙周炎患者经过治疗后,仍应终生自我维护牙周健康,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专业维护,以防止牙周炎的复发。此为牙周治疗的维护期。
慢性牙周炎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1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27号

京ICP备180233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