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颈椎间盘突出
患者提问

颈椎间盘突出

患者年龄34问题描述:颈椎生理曲度存在,颈34,45,56椎间盘均可见局限性后突,硬膜囊受压,颈36椎体及附件未见骨质病变,椎管形态,大小未见异常.颈34,45,56椎见盘突出。
提问时间:2020-05-15
医生回复
  • 赵宇
    赵宇 副主任医师
    三甲齐齐哈尔中医院 中医科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主要根据颈椎间盘病变的类型针对性的制定治疗方案,如:服用活血化淤止痛药,颈椎牵引,局部理疗,痛点注射,颈椎管内注药,颈椎多维整复,颈椎固定,颈椎间盘内减压,颈椎间盘髓核氧化,微创颈椎间盘切除,颈椎间盘生物化学溶解以及手术治疗等.一,非手术疗法(一)牵引1.适应证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2.颈椎牵引的方法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5)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二)推拿1.作用与适应证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传统不主张进行推拿治疗,认为有可能加重脊髓损害,但国内已有安全有效的牵引和推拿治疗的报道,因此,轻型脊髓型颈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疗,只是手法宜温和,免除旋扳手法.2.方法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1)在颈背部反复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2)施行旋扳手法时,先嘱患者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顺势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此时必须注意:1)旋转角度不可过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3)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三)理疗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四)运动疗法1.运动疗法的作用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2.适应证和禁忌证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五)神经阻滞疗法椎间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和椎旁交感神经阻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反复单次阻滞或置管连续注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单次阻滞每周两次,5次为一疗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药一次,每5次为一疗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间孔,颈部痛点阻滞.常于第一次阻滞治疗后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故须反复施术以巩固效果,至少须连续治疗2~4个疗程.(六)药物治疗颈椎病症状显著时常用药物作辅助治疗以促进症状缓解,常用药物有解痉镇痛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神经营养药及血管扩张药等.中药也常应用.(七)心理治疗(八)胶原酶治疗: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是由美国神经外科专家Sussman发明,并于1981年12月通过了美国FDA的三期临床.在1983年西德召开的国际学术大会上首次报告了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优良率高达80%,随后在美,英,法,德等国家下开展了此项治疗技术,并逐渐推广到世界各国.(九)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LD)经皮穿刺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D)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PLDD)等也取得了一定疗效.(十)日常生活活动指导1.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2.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3.某些日常活动应该停止:在患病期间,应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的玻璃.二,手术疗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神经根或脊髓压迫症状严重者应采取手术治疗.颈前路减压术适用于中央型和旁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环锯减压摘除损伤的椎间盘并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效果较好.对原有退变者应同时去除增生的骨赘,以免残留可能的致压物.颈后路减压术适用于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或多节段受累,伴椎管狭窄或后纵韧带骨化者.单纯的椎间盘突出可采用半椎板及部分关节突切除术,通过减压孔摘除压迫神经根的椎间盘组织.若伴有椎管狭窄或后纵韧带骨化则可采用全椎板减压术.颈椎间盘显微切除术有后侧和前侧两种入路,在治疗颈椎软椎间盘突出中,其入路选择仍有较大争议.Aldrich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单根神经根受损的外侧型髓核脱出,取得良好疗效,术中小关节突切除的范围依神经根和突出椎间盘的关系而定.该法的优点是:(1)操作简便:(2)切口小,创伤小;

    (3)并发症少,危险性小.但此术仅适用于单纯颈椎间盘突出,而对于合并颈椎管狭窄症及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由于减压范围有限,手术效果差,不宜采用此法.颈椎间盘溶核术由法国的Bonafe和Lazorthes提出并首先作了研究.适用于需要手术的颈椎间盘突出症.尤其年轻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数周无效则可选用此法.虽有不少学者报道该法疗效不亚于外科手术治疗,但诸多因素限制其广泛应用:(1)该法采用颈前路穿刺途径,而颈前方解剖结构密集,如血管神经束,气管食管束等,增加了穿刺的难度和危险性;

    (2)使用木瓜凝乳蛋白酶有损伤脊髓的潜在危险性。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