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首先明确骨折是否属稳定是否有脊髓、马尾和脊神经根损伤损伤程度怎样然后再制定治疗方案。基本按照骨折的处理原则进行即复位、固定、炼功活动和药物治疗。
①稳定性骨折:一般需卧硬板床6~8周。压缩性骨折者可采用垫枕疗法枕头的适宜高度为8~10cm左右。这类骨折配合练功疗法效果较好因为正确、适当的练功不但能使压缩的椎体复原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而且由于早期活动可增加腰背肌的力量不致产生或加重骨质疏松现象亦可避免或减轻后遗的慢性腰痛。
具体做法: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在木板床上用头部、双肘及足跟五点支撑起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早期可采用此法。三点支撑法: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双足支撑用力,使全身腾空后伸。
中后期可采用此法。飞燕点水法:也称“一点法”患者俯卧上肢后伸小腿与踝部垫一枕头使头部和肩部尽量后仰同时下肢尽量绷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俗称“两头翘。
此法要求较高多在前两种方法锻炼一段时间后再采用。②不稳定性骨折:如果临床没有脊髓神经损伤的症状也可以考虑保守治疗方法但练功活动的时间应稍延后且卧床时间应稍长。
对于有脊髓神经损伤征象的大多应考虑手术治疗。③脊髓完全性损伤:尽早手术(最好争取在8小时以内)行切开复位、彻底减压、内固定术;
并且最好在伤后1小时内就开始用足够量的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并维持1~3天以使脊髓损伤减小到最小程度。④脊髓不完全性损伤:除药物治疗、制动等外应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若有加重或无明显好转者或CT、MRI检查椎管内有较大骨片突入脊髓和神经根受压明显者也应尽早手术;
若逐步好转的则可继续保守治疗。合并脊神经根损伤者可参照脊髓不完全损伤的处理。中药治疗分早、中、后三期:早期: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苔薄白脉弦紧。
证属气滞血瘀。治宜行气活血消瘀止痛。方选复元活血汤、膈下逐瘀汤等可外敷消肿膏或消瘀膏;如果兼有少腹胀痛小便不利者当属瘀血阻滞膀胱气化失调。
治宜活血法瘀行气利水。可选膈下逐瘀汤合五苓散;如果局部持续胀痛腹满胀痛大便秘结苔黄厚腻脉强有力。当属血瘀气滞腑气不通。
治宜攻下逐瘀方用桃核承气汤合大成汤加减。中期:肿痛虽消而未尽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证属瘀血未尽筋骨未复。
治宜活血和营接骨续筋。可用复元通气散或续骨活血汤。后期:可见腰酸腿软四肢无力活动后局部隐隐作痛,苔白舌淡脉虚细。
证属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治宜补益肝肾调养气血。方用地黄饮子。对这类病人的急救处理非常重要尤其是搬运应采用平卧搬运法大家动作一致地平托头、背、腰、臀、腿部或者用滚动的方法将伤者移至有厚垫的木板担架或硬板床上;
诊断时尽可能做局部的CT或MRI检查以便了解损伤的情况和程度有利于决定治疗方案。治疗时在未完全了解病情前切不可盲目进行正骨复位以免加重损伤;
另外对于截瘫的病人护理尤应注意防止褥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便秘等的发生而且早期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也非常重要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