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治疗甲亢药物是不会引起乙肝的,因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患者常有病毒接触史.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1.3亿.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体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抗甲状腺药物(ATD)主要包括硫脲类(如丙基硫氧嘧啶,PTU)和咪唑类(如他巴唑,MM),其副作用主要是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和药物性皮疹,尽管发生率不是太高(1%),但有时可以导致严重后果,作为病人必须对此有所了解.甲亢本身和抗甲状腺药物(PTU和MM)都可以引起肝功异常,黄疸,严重者可导致重症肝炎而危及生命,因此,甲亢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应定期化验肝功,以便对上述两种情况作出正确鉴别.如果肝功异常是由甲亢本身引起,可以在保肝治疗的同时,继续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病人的肝功将随着甲亢的控制逐渐好转.如果肝功异常是抗甲状腺药物所致,是否继续用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肝功能只是轻度异常,此时可以加用保肝药物,暂不停用抗甲状腺药物,但要密切观察肝功变化;如果肝功损害严重,肝酶进行性升高,则应立即停药,并加大保肝措施力度,必要时给予激素治疗,待肝功能好转后再换用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或改行放射性131碘治疗或手术治疗.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