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饮酒高血压降压药
患者提问

饮酒高血压降压药

主要症状:高血压发病时间:2004化验检查结果:160~100吃什么药血压能下降
提问时间:2020-02-10
医生回复
  • 赵宇
    赵宇 副主任医师
    三甲齐齐哈尔中医院 中医科

    只可以喝干红葡萄酒每天限量100毫升以内其它的酒是给对不能喝的.还可以喝些茶.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体.高血压应该怎么治疗吃什么药及饮食注意些什么怎么治疗要看你的发病原因.吃什么药要在发病原因的基础上更要看药的毒副作用.你目前的主要工作是搞清楚三个问题:一是影响高血压的因素在那里你是什么原因的高血压有利于选择用药(你的可能是高血脂皮起的高血压.二是高血压应病该注意哪些问题你要基本上清楚有利于综合食疗方案确定.三是用什么方法治疗你的高血压是最好的需要你了解更多的治疗高血压病的知识要在达到最好的降压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毒副作用对自己的伤害.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1性别与年龄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别甚至高于男性.2不良生活习惯大量调查结果表明饮食结构对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脂肪的摄入均可使血压升高.另有研究表明有经常熬夜习惯的人易患高血压病甚至发生中风而生活井然有序平时早睡早起者患高血压比例低.3工作压力过重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脏负荷加重.4性格性格与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导致血压升高.5遗传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

    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6超重或肥胖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7吸烟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据测:吸两支烟10分钟后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而且烟叶中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8饮酒过量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剂量-反应的关系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过度饮酒还有导致中风的危险.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30mg(约1两白酒)女性应不超过20mg.预防高血压病八项注意少盐少脂多运动戒烟限酒减压力按时服药是关键谨遵医嘱是保障.对于广大高血压患者有关专家提出忠告特别是要做到八项注意:1减少食盐摄入量.高血压病患者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5克大约小汤匙每天半匙尤其对盐敏感的患者要更少.2保证合理膳食.高血压病患者饮食应限制脂肪摄入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糕点甜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鱼蘑菇低脂奶制品等.3有效控制体重.减肥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法是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4戒烟.烟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5限酒.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压升高有些患者即使饮酒后当时血压不高但过后几天仍可呈现血压高于平常.6增加体力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可采用慢跑快步游泳骑自行车体操等形式的体力活动每次活动一般以30到60分钟为宜强度因人而异.7注意心理社会因素.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8如果通过3至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血压控制良好可继续维持.如无效则应改用降压药物治疗不能因为年轻或无明显症状而不用药.减少用药副作用的有效方法高血压在治疗过程中化学药物作用迅速但降压过程中血压波动大副作用也很大可明显影响各种代谢损伤心脑肾胃等器官;

    同时对血脂血稠血管硬化等等无任何改善作用所以有很多的人用西药是服了降降了升心里急没办法.要改善化学药物治疗高血压副作用多容易反弹的问题必须通过降血脂血粘度软化血管等以改善血液流动形态恢复器官功能使血压控制和保持正常水平.不论用什么药物都不能放弃食疗方法我们经常用的芹菜木耳洋葱大蒜茄子海带紫菜玉米须苹果山楂绿茶六味黄酮茶苹果醋醋泡黄豆醋泡花生(最好去掉红衣皮)醋泡海蜇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多用一点食疗用品就会少一点西药的副作用;

    早一天用食疗用品就会少一点副作用.生活护理:注意饮食食疗用餐适当运动加强锻炼选择喝茶运用保健降身体预防为先.看病不如防病一切以预防为主.尤其有高血压家庭遗传史的人群在平时生活中更要提前注意食疗运用。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