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1]为发生在2岁之内婴幼儿的湿疹、是婴儿常见、多发伯它可能是婴儿湿疹、也可能是异位性皮炎的婴儿期.在生后第2或第3个月开始发生、亦有报告生后第2或第3周发生者、然而此时诊断较难.皮损主要发生在两颊、额、头皮、个别病例可发展至躯干、四肢.。
婴儿湿疹防治8个绝招 1.应尽量避免让宝宝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宝宝对鸡蛋过敏、可暂时不添加. 2.如果宝宝吃母乳、妈妈应注意不要吃易引起过敏的鱼、虾、羊肉等食物、最好别吃辣椒等刺激性食品. 3.保持宝宝双手的清洁、经常帮宝宝剪手指甲.避免搔抓、以免感染、湿疹十分痛痒、宝宝常会用手抓、抓挠会引起皮肤的细菌感染. 4.不能用碱性强的肥皂、热水洗患处皮肤.因为肥皂和热水会将宝宝皮肤表面的油脂洗掉、使皮肤更加干燥、还会刺激肌肤. 5.注意洗澡水质不佳带来的皮肤湿疹.城市水质因为经过较长的运输管道和楼顶水箱、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自来水中含有寄生虫、铁锈和漂白粉等、对于宝宝极为幼嫩的肌肤容易造成刺激、从而引发过敏和湿疹.如果家里自来水有比较浓重的漂白粉味、或水质偏黄、可以在沐浴软管的末端安装宝宝爱水婴幼儿沐曰化器对水质进行过滤、让宝宝用上干净的沐浴用水、从而大幅降低患湿疹的几率. 6.给宝宝穿上棉质的宽大衣服、避免衣物摩擦加重湿疹.妈妈和宝宝都不要穿丝、毛织物的衣服、以免引起或加重过敏.7.妈妈不能擅自给宝宝用任何激素类药膏、因为这类药物外用过多会被皮肤吸收、给宝宝身体带来副作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些抗组织胺药、消炎、止痒、脱过敏药物. 8.如果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可以参考医生的意见选用脱敏配方奶、已有研究证明选用脱敏配方的配方奶、有助于调整婴儿的免疫系统、降低婴儿湿疹、以及避免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生活护理:中医疗法 湿热型证见皮疹表现为湿性(见上述脂溢型和渗出型、可伴有消化不良、大便于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 治法利湿清热、佐以祛风. 方药 1.主方消风导赤汤(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生地黄、金银花、土茯苓各9克、牛蒡子、白鲜皮、木通各5克、蝉蜕3克、生甘草2克、薄荷1—2克(后下、灯心3—5扎.水煎分3—4次服、每日1剂. 伴有消化不良者、酌加山楂肉3克、炒麦芽5克、炒谷芽9克.2.单方验方(1)清解片(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外科临床手册 处方:大黄、黄芩、黄柏、苍术各500克.共研细末、和匀轧片、每片含量0.3克.每次服1~2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可先用少量温开水溶化药片).(2)人造牛黄粉、每日2次、每次0.15克、温开水送服.(顾伯康《中医外科学 脾虚型证见皮疹表现为干性(见上述干燥型、常伴有消化不良、吐乳、大便溏碑舌质淡红、苔碑 治法健脾渗湿. 方药 主方参苓白术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太子参9克、茯苓、白术、山药、炒扁豆、莲子肉、薏苡仁各6克、蝉蜕3克、生甘草1.5克、砂仁1.5克(后下).水煎分3~4次服、每日1剂. 伴有消化不良者、酌加山楂肉3克、炒麦芽5克、炒谷芽9克.吐乳明显者、加姜汁炒竹茹6克.婴儿湿疹的外治法 1.渗液多者、宜外洗及湿敷、可用:地榆、黄柏、金银花、马齿苋、千里光、黑面神、火炭母等、选2~4味各30克、水煎待温或冷后、外洗及湿敷;
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2.湿性者、经外洗及湿敷、渗液已很少或无渗液时、或湿敷之间歇期、可用青黛散或黄连粉、麻油调搽(粉与油之比为l:3~4、或用蛋黄油外搽. 3.干性者、用润肌膏外搽、也可酌情使用三黄洗剂或炉甘石洗剂外搽.[编辑本段]婴儿湿疹的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赤小豆粥:赤小豆10~15克、陈皮1.5克、粳米30克、加水适量煮粥、分数次食之. 玉米须水:玉米须适量煎水、代茶饮之. 2.预防调护 加强护理、调节哺乳时间、避免喂食过饱.母亲忌食辛辣燥热等食物.避免搔抓、不宜穿绒衫、毛衣及盖被过暖.一般暂不作预防疫苗注射.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