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担心孩子是脑瘫,我该怎么办
患者提问

担心孩子是脑瘫,我该怎么办

我小孩出生时提前23天,经医生腹压无效,上产床25分钟后才做了侧切,婴儿立即出生,但无马上哭,经多次拍打脚心才哭出声并开始供氧,经儿科医生来诊无须转儿科,回病房后,前两天只睡觉吃奶很少,第三天反射基本全无便转儿科抢救,经CT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现CT片已不慎丢失),一个月后出院。现孩子十个月,经CT发现脑发育迟缓(CT片已不慎丢失),省医院医生定为脑瘫,北大妇儿检查定为脑发育迟缓,现在按北大妇儿的诊断用药,分别是:同笑(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瑞安吉(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和小施乐康(
提问时间:2020-07-25
医生回复
  • 赵宇
    赵宇 副主任医师
    三甲齐齐哈尔中医院 中医科

    脑瘫虽然不是致命病,但是,患儿如果将来生活不能自理,则对家庭、对社会、对本人都是沉重的负担。目前,我国脑瘫发病率一般产院统计在0.18%—0.59%,我在北京儿童医院每星期两次外科门诊,几乎每次都能看到脑瘫患儿。

    这些患儿大多是由先天原因造成的,主要是母亲分娩时困难,引起胎儿窒息或颅内出血,出生后不呼吸,脑缺氧时间较长所致。

    少数是因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脑积水,也有一部分是后天新生儿严重黄疸、脑炎、脑膜炎等的后遗症。不管什么原因,既然发展为脑瘫,则诊断和治疗都是一样的。

    可见,为了避免发生脑瘫,难产不可不防,这就要求产妇按时产前检查,预约接生,以免临时误事。如果不幸发生上述脑伤、脑病,又该如何抢救?

    一般地说,脑细胞死亡不能恢复,只能先抢救患儿生命,脑瘫以后再说。这也就给人们留下了不治之症的印象,使有的家长或放弃治疗,或胡乱治疗,甚至求仙。

    脑瘫的治疗的确很复杂。因为脑病的阶段已过去,后遗症是多种多样的,治疗各有不同。总的来说,包括两方面:一是治脑,一是治瘫。

    因为是后遗症,一般不靠药物或手术,主要靠运动。脑的运动就是学习,家长要努力教孩子说话、联想,不能着急,要十遍、百遍反复地教,未死的脑细胞总是可以训练出功能来的。

    在这一方面,药物、针灸、理疗只能起辅助作用。家长必须明白,目前尚无真正有效的生脑药,所以,千万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寻找特效药上,以免耽误了有利的康复时机。

    不要忘记,能治病的药必然会干扰生理功能,所以即便要用药,也必须由医生负责掌握。治瘫也是靠运动—主动的活动与被动的按摩神拉。

    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能过急、超量,否则也会造成损伤。要耐心地按年龄教患儿坐、立、走路、拿东西,家长自己不能着急,更要教孩子不能着急。

    患儿因有“剪步,家长要特别注意将其两腿分开,睡眠时也要撑开垫好。轻度屈膝、足尖走路而其他都正常的患儿,一般学龄前应该能够康复。

    即使症状很严重的患儿,经过训练也应见效。训练患儿走路、拿东西、说话有一套科学的方法,还有一套疗效评定的标准。家长可以带患儿到专门的脑瘫医院或康复医院住一段时间,在护理人员的示范下学习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患儿做康复训练。

    患儿肢体长期处于蜷缩状态造成肢体拉不开的挛缩,或是顽固性的肢体痉挛妨碍训练,则须请专家做手术。但是,术后效果还要靠加强锻炼残余的肌力来保证。

    有的患儿术前痉挛但能站立,手术后肌肉无力,因未锻炼好,反而站不起来。脑瘫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开始1—6个月为第一阶段,患儿常表现为肌肉无力,抬头困难,坐不住,手指及大腿等各关节都过度背届,当然也站不稳。

    半年到两年为第二阶段,患儿肌肉张力不稳定,关节活动开始有阻力.有时像折刀感。最后阶段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痉挛。如果患儿在脑瘫早期就明确诊断,应该尽早开始运动训练,因痉挛和畸形尚未发生,此时必须让患儿一直保持关节的充分活动,活动范围要达到正常的极限。

    同时,两岁以内的孩子脑细胞分化尚未完全,有很大的可塑性。此时加强运动训练,是预防恶化、恢复功能的有利时机。即使已经发生痉挛,也要坚持在患儿睡眠后为其进行充分活动,以避免发生挛缩畸形。

    脑瘫确实是难治之病,早诊断、早治疗、早训练,一般能恢复满意。严重广泛的脑瘫应及时去医院治疗,总会有所改进。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