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大黄的作用主要是泻下作用,服药后6—8小时发挥作用。致泻的主要成分是蒽甙。大黄经口服后,结合状态的蒽甙大部分未吸收直接到达大肠,在肠内细菌的酶作用下,还原成蒽酮(或蒽酚,刺激肠粘膜,并抑制钠离子从肠腔转运至细胞,使大肠内水分增加,蠕动进而致泻。
研究证明,大黄的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肠,能使中远段结肠的张力增加。此外,其泻下作用还可能还有肠壁神经丛的参与。因在结肠内注入大黄酚所引起的泻下作用可预先注射40利多卡因所抑制。
应指出:大黄生用导泻,久煎则止泻。因蒽甙久煎可水解为致泻作用很弱的甙元。又因其鞣质量较高,故致泻后常可产生继发性便秘《中药药理学》44页上说“大黄浸出液或蒽醌衍生物给大鼠长期口服(3—9个月,可产生甲状腺肿瘤性变,肝细胞变性等”故历代医学家都主张大黄不宜久服。
为了您的健康,请您慎用以大黄为主的减肥食品。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