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我患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炎多年,最近又患慢性结肠
患者提问

我患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炎多年,最近又患慢性结肠

我患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炎多年,最近又患慢性结肠炎,痛苦不堪,虽然打针吃药也不能根治,请问该怎么办?
提问时间:2020-08-10
医生回复
  • 赵宇
    赵宇 副主任医师
    三甲齐齐哈尔中医院 中医科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0116616.2专利权人:吴长树项目简介:本发明属中、西药结合胃药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的一种中、西药结合,治疗胃及十二脂肠溃疡的胶囊配方及其配制工艺。具有毒、副作用轻微,远期效果好,复发率低,而且奏效迅速,口服携带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根据中医古籍《脾胃论》的指导思想,认为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症是肝胃不和,脾胃虚寒所致,主要应以调和肝胃,温中补虚,活血化瘀,收敛生肌等方法对症治疗。

    本发明以乌贼骨、血竭、枯矾等几种中药为主要成份,再配以少量杀菌西药组合,制成治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特效药。合作方式:寻求合作。

    联系地址: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黄洋口村邮编:323508联系人:吴长树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主要是综合性治疗,包括注意饮食调节,进食少渣食物、忌乳类食品;重者行肠外营养、改善全身状况,解除精神因素及对症治疗.中药如锡类散、云南白药、白芨粉保留灌肠亦有一定作用。

    大多与SASP、氢化可的松混和后作保留灌肠.内服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5g,茯苓15g,炒白术10g,炙甘草10g,黄芪30g,淮山药15g,炒扁豆15g,莲子肉10g,陈皮5g,生薏苡仁10g,砂仁5g,地榆15g,柴胡15g,菟丝子10g,大便秘结者加槟榔15g,生大黄10g泻下通便;腹胀腹痛甚者加木香10g,炒厚朴10g行气止痛;腹泻甚者加乌梅15g涩肠止泻。

    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连服2月生活好了,一种本来少见的病多了,这种病叫做溃疡性结肠炎李经理近处来常常在工作过度劳累或进食辛辣油腻食物后出现腹泻,每天4-8次不等,最多时可达20余次。

    粪便中常有黏液和脓血,伴下腹疼痛和里急后重。由于李经理工作非常繁忙,妻子每次叫他去医院看盾大夫,他都说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拉拉肚子嘛,吃一点抗生素,如氟哌酸、黄连素等确有些效果。

    不过近几个月来,吃抗生素已不管用了,腹泻也明显加重。李经理终于在家人和同事的一再催促下走进了医院。医生做了一次电子结肠检查。

    结果发现,李经理的直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弥漫充血、水肿,呈颗粒状,有许多糜烂和浅溃疡,并附有黏液和脓性渗出物。在病变部位取三块组织病理检查,最后诊断为溃汤性结肠炎。

    提起溃疡性结肠炎,也许不少人对此还很陌生。的确,该病以往在我国比较少见,但近年研究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的变迁以及对该病认识水平的提高,本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快已明显增加。

    专家预测,本世纪其患病率将进一步增加。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性疾病。该病的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以溃疡为主,大多侵犯直肠和远端结肠,但也可向近端结肠扩展,甚至遍及整个结肠,呈“倒灌性。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0-30岁最多见,男性稍鑫于女性。近年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免疫反应、遗传、感染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有人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溃疡性结肠炎首先出现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比如北美、欧洲,随后才是世界其他地方,如南美、日本等。

    近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惯和结构趋于西化,溃疡性结肠炎也逐渐增多,而且城市多于农村,大城市多于中小城市。

    已有研究证实,日本战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的增加与肉食和奶制品的消耗增多相平行,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增多是否也与肉食品店及奶制品的消耗增多相平行目前尚无研究证实,但有专家推测可能也与此有关。

    另外,流行病学研究还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有家族集聚现象,不过目前大多数学者均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免疫反应的异常所致。

    溃疡性结肠炎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呈慢性经过,发作期和缓解期交替。该病发作的诱因有精神刺激、过度劳累、饮食失调、继发感染等。

    腹泻为此病最主要的症状。腹泻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排便2~3次,重者可达20~30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中常混有黏液、脓血,呈糊状,常伴里急后重。

    腹痛常为阵发性,多见于左下腹或一腹,亦可涉及全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另外还可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发热、贫血等。

    极少数患者伴有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肝脾肿大、慢性胆管炎等。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立即到医院的消化专科进行彻底检查,尽快明确诊断。

    目前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结肠镜检查。除结肠镜外,X线检查也是协助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千万别忘记了做三次以上的大便常规和大便培养检查。

    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首先应除外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细菌性痢疾等感染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目前仍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

    据介绍,如能尽早期明确诊断,及时用药,大多数患者可以明显缓争症状。治疗上首先应注意休息,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食物应柔软,易消化,富含营养,提倡少食多餐。药物的选择首先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简称SASP)或5-氨基酸,对中到重度的患者还可先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等。

    若病变局限在直肠或乙状结肠,还可用SASP或类固醇激素保留灌肠。近年国外所道用一种叫抗肿瘤坏死因子的单克隆抗体的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很好,可惜目前该药在国内尚未用于临床。

    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治疗主要是内科治疗,但如出现然而出血、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等,也需外科手术,而且手术后仍需内科治疗,防止复发和并发症。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定要充公认识到该病的复杂性、治疗的长期性、复发的频繁性,因此强调节器长期服药。用药的时间目前尚无定论,但至少1年,近年愈来愈多的学者主张服药1年以上,甚至终身治疗。

    最后还要特别提醒该病患者注意:因为已有不少溃疡性结肠炎最后发生癌变的报道貌岸然,因此凡病程在8-10年以上的患者,每年至少应做一次结肠镜检查,及时发现癌变,尽早行手术治疗。

    编辑:糖糖过敏性结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以肠道壁无器质性病变、肠功能紊乱为特点,由肠道敏感痉挛而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

    本病与精神因素、饮食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每当遇到焦虑、恐惧、愤怒、抑郁等情绪波动或吃了某种食物如鸡蛋、虾、蟹等(异体蛋白)后,可突然出现腹痛、肠鸣、腹泻,泻后痛减,便中带有大量的粘液,或便秘腹泻交替进行。

    经多方面的消化道检查,并不能发现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对于过敏性结肠炎的治疗,不能单纯依靠某种特定的中西药物来达到治愈的目的,首先要对这个疾病有一定的了解,消除各种顾虑,提高治疗的信心,过敏性结肠炎的治疗关健在于综合调理。

    当出现严重腹痛和泻泄时应给予短期休息外,一般可参加普通工作,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特别是要经常参加一些有益的文娱活动,以促进神经和内脏功能的调整和修复,生活上要有规律,饮食上以少、清、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及味道浓烈的调味品,如辣椒、酒、芥末油等,不食生冷油腻食品,尽量少吸或不吸烟,有便秘者,应进食多纤维的蔬菜、养成定时排便的规律,必要时加服一些药物对症治疗。

    近日,有一患者前来就诊时说,最近不时出现腹泻,且大便带有少量粘液,服过不少抗生素均不见效。经检查发现,该患者得的是过敏性结肠炎 过敏性结肠炎是一种最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

    它的发病是由于生活不规则、情绪抑郁、过多食用带刺激性食物等引起的,由于本病所致腹泻并不是由致病性细菌引起,故服用抗生素无效。

    相反,若长期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发更严重的腹泻 此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现为慢性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发生。

    典型者常为无痛性腹泻,早餐前或五更泻,排出3~4次粘液稀便后,则腹部感轻松,有的为细小软便;另一典型表现为慢性腹痛伴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病人常有间歇性下腹痛,以左下腹为多,放屁或排便后缓解 得了这种病,最重要的是要避免过劳,生活应有规律,根据大便性状不同,调整饮食。

    有剧烈腹痛腹泻者应以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忌食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便秘者应多吃新鲜蔬菜,以利排便。药物可酌情选用,腹痛可服普鲁本辛30毫克,每日3次;腹泻重者用易蒙停2毫克,每日3次;便秘者可服麻仁丸10克,每日2次;腹胀者用吗叮啉10毫克,每日3次。

    中医病名][概述]中医西医肠易激综合征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一种功能性的肠道疾病,是指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症候群。

    临床十分常见,又称为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本病多见于中青年人。[病因]中医西医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药物、情绪紧张、食物不耐受、结肠运动功能异常、小肠机能障碍及食管、胆囊运动异常等因素有关,其中肠道功能的改变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症状]1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腹部胀满。2心窝部灼烧感、早饱,吞咽困难、频繁嗳气、恶心、呕吐。3焦虑、紧张、失眠、乏力、气急、心悸,手足多汗、血压偏低、头面阵热、和头晕头痛、胸痛、背痛、呼吸不畅感、尿频、尿急等。

    [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肝功能检查、酶学检查、血液流变学检查、肾功能检查。3X线检查、B型超声检查。

    4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测、代谢物检测。5细菌培养。6X线检查。7内分泌特殊检查、胃肠疾病其他特殊检查。[诊断]中医西医1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伴焦虑、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2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体检仅发现腹部压痛。3多次粪便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为阴性,粪便潜血试验阴性。

    4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5纤维结肠镜示部分病人肠运动亢进甚至痉挛,无明显粘膜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

    6血常规、尿常规、血沉正常。7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治疗]中医西医1消除紧张情绪、生活规律、改善饮食结构。

    2对症治疗,合理选择用药。3理疗。[预后]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