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孩子说话晚是好是坏
患者提问

孩子说话晚是好是坏

提问时间:2020-09-15
医生回复
  • 董孟
    董孟 主治医师
    三甲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内科

    孩子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说话晚不一定是坏事,病理状态下说话晚就不是好事。正常情况下,孩子7至8个月就会发出咿呀模糊的声音,10个月左右就会喊“爸爸“妈妈,1周岁时可以说简单的单词,如“再见“没了,1.5岁就能用15至20个字,指认并说出家庭主要成员的称谓,可与大人简单交流。

    语言发育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女孩说话比男孩早。个别孩子到2岁左右,虽然能够喊爸爸妈妈,但是不发其他单词。这些孩子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相互的眼神、面部表情、身体扭动、肢体动作的交流,听懂简单的吩咐,也有“嗯“啊”的发音表示同意或反抗,当家长孩子叫吃饭、大小便时,这些孩子能很好地配合,并无听力障碍、智力低下或孤独症的表现,多为生理性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中枢发育相对较晚、缺乏语言交流环境、家长未进行语言训练等,是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需要给孩子进行语言训练,例如,指认并说出家庭主要成员的称谓,如“爷爷“奶奶“姑姑”等,抱着孩子看日常用品如杯子、灯,重复说该物品的名称。

    逐渐叫孩子讲“谢谢“再见“没了”等单词,再教孩子讲较长的句子。多进行语言交流培养说话能力,增强孩子说话主动性和自信心,从而促进孩子语言发育。

    说话晚不一定智力差,也不会成为“笨小孩”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病理性语言发育迟缓,是在7个月左右咿呀发音很少,10个月至1岁不会喊“爸爸“妈妈,1岁半至2岁时听不见或听不懂简单的吩咐,与家长无相互的眼神、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的交流,多由于智力发育障碍、听力障碍、发音器官畸形等引起,智力发育障碍见于脑损伤或先天性疾病,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通过头颅检查、智力检查、听力测试和五官科检查,确诊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矫治。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