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1.常见于体虚的小儿及老年人,或新产妇,或有长期泻痢,咳嗽等病史,或有内痔环切手术史.2.脱出为本证的主要症状.轻者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日久逐步发展为直肠全层脱出,除大便时脱出外,甚至咳嗽,行走,下蹲也脱出,须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回纳.如脱出未即时还纳,直肠粘膜充血水肿,出血或糜烂.可伴有肛周皮肤潮湿瘙痒,腰骶及腹部坠胀酸痛.脱出时间稍长,没有及时复位,可造成嵌顿,粘膜由粉红色变为暗紫色,甚至糜烂坏死,肿胀疼痛,体温升高,排尿不畅,里急后重,肛门坠胀疼痛.脱肛主要有以下临床症状:一,早期:便后有黏膜自肛门脱出,并可自行缩回;
以后渐渐不能自行回复,需用手上托能复位,常有少许黏液自肛门流出,排便后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增多.二,晚期:脱肛在咳嗽,喷嚏,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即可脱出,脱出后局部有发胀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胀痛,脱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分泌可夹杂血性黏液,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三,嵌顿:由于肛括约肌松弛,很少发生嵌顿,一旦嵌顿发生,病人即感到局部剧痛,肿物不能用手托复位,脱出肛管很快出现肿胀,充血,黏膜皱襞消失.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绞窄和坏死.在临床上,脱肛按脱垂程度轻重分成三度:一度为直肠黏膜脱出,二度为直肠全层脱出,三度为直肠及乙状结肠脱出。
直肠粘膜脱垂的病因主要是和胃窦部炎症有关系的,胃粘膜恶性细胞浸润也可发生本病.当胃窦部炎症时,粘膜下结缔组织较松,胃粘膜和粘膜下层增生,如胃窦蠕动增强,则粘膜皱襞很易被送入幽门,形成胃粘膜脱垂.一切能引起胃剧烈蠕动的因素,如精神紧张,烟酒,咖啡刺激等均为直肠粘膜脱垂的病因如果脱肛继发于便秘,腹泻等疾病,就要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病,原发病治好了,脱肛多能痊愈.治疗期间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侧卧位或仰卧位排便,小婴儿可直着腿把屎把尿,大孩子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上拉屎.如能坚持1~2个月,多数脱肛可以痊愈.如改变排便方法后脱肛未愈则可行手法复位,用纱布折成厚垫,压住肛门,用粘膏将两臀拉紧粘牢,令小儿卧床1~2周,坚持卧位排便,多可痊愈.生活护理:预防保健:本病是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增强小儿体质,保证合理营养,促进小儿生长发育.1.要及时治疗腹泻以及感染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疾病,对儿童腹泻及痢疾要尤其重视.2.多食蔬菜防止便秘.3.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忌久蹲茅厕用力排便.4.应积极预防和治疗百日咳,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能增加腹压的疾病.5.要适当注意休息.6.经常作提肛运动以增加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总之直肠脱垂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对预防该病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