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标准包括:(1)多发生在3个月以内婴儿。(2)阵发性啼哭:表现为突然哭闹不止,弯腰屈背,干哭无泪,可持续数分钟至十多分钟,矢气或解大便后可缓解,发作无定时,一天可数次至十多次,与饥饿无关。
(3)伴随表现:哭时拒乳,腹部饱满、叩之鼓音,腹部触诊无包块,可伴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缓解后无异常。(4)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
临床上以突然发作的阵发性腹痛为特征。其病因现代医学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属功能性改变,无器质性病变,可能与患儿体质或对某些食物过敏或腹部受凉刺激等因素有关。
造成肠壁暂时性缺血或副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引起肠平滑肌痉挛,而引起腹痛并阵发性加剧《幼幼集成》认为“盘肠气者,幼科称内吊者是也。
皆因胎气郁积,壅结荣卫,五脏六腑,无一舒畅。其气不能升降,筑隘肠胃之间,抵心而痛,其声辘辘,如猫吐恶,干啼口开,手足皆冷,易疏散通气《活幼心书》认为“有遇黄昏后至更尽时哭多睡少,有啼声不已直到天明,乃胎中受寒,遇夜则阴胜而阳微,故腰曲额汗,眼中无泪,面莹白而夹青,付卧而啼,入盘肠内吊之证,去宿冷,温下焦。
综上所知,盘肠气痛因初生婴儿脏腑娇嫩,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脐腹为风冷寒气所侵,邪气客于肠胃之间,寒邪搏结,气不得通,以至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脉凝滞不畅,不通则痛。
治当本着腹部乃六腑之居,而“六腑以通为用”与“通则不痛”的机制,治则以调畅气机,温通经脉为首务。神仙汤中延胡索辛温归心肝脾经,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要药,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乌药辛温,辛开温散,善于疏通气机,能顺气畅中,散寒止痛。配木香善治脘腹胀痛,配山柰散寒止痛。砂仁辛温归脾胃经,行气温中,醒脾健胃,配木香行气除胀止痛,配白术益气健脾。
白芍:酸苦微寒,养血荣筋,缓急止痛,柔肝敛阴。甘草:补中益气,泻火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白芍味酸,得木之气最纯;
甘草味甘,得土之气最厚。二药伍用,共奏敛阴养血,缓急止痛之效用。惊悸加蝉蜕、钩藤凉肝息风、定惊止痉;呕吐加姜夏,降逆和胃止呕;
稀便加茯苓,与白术合用有健脾祛湿止泻,与木香合用,治脾虚飧泻,滑痢不止。诸药合用,温中健脾行气止痛,收效甚佳。建议去医院请医生检查治疗!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