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单纯胰腺炎不会造成下肢水肿。如果是双下肢对称的水肿,应排除心脏、肾脏功能障碍及内分泌原因导致的水肿。如为单侧水肿,则应排除局部炎症、下肢血管病变等造成的水肿。
下面介绍一些有关水肿的知识供参考 水肿是指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当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呈弥散性分布时,表现为全身性水肿;
呈局限性分布时,表现为局部水肿。正常组织间隙与毛细血管、淋巴管间的液体交换保持动态平衡,主要依靠毛细血管内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间隙的压力(机械压力)、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等因素来保持这一平衡。
当各种因素导致其平衡失调时就会产生水肿。临床上水肿的原因可概括为: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其他原因水肿等 肾性水肿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重吸收水钠相对或绝对地增多,导致水钠潴留,即球管失衡机制。
②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主要受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心房肽等的影响。如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可分别促进水、钠的重吸收,而心房肽可抑制上两种激素的分泌,促进水钠的排泄。
肾脏病时,可以出现此类激素的分泌失调,而导致水钠潴留。③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向组织间隙转移。在肾脏病时,常因大量尿蛋白,使蛋白丢失过多,引起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④毛细血管机制,主要因急性肾炎时,全身的免疫机制,使全身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水分向组织间隙渗透增加,而引起水肿。
此外,由于严重肾脏疾病,可以影响心脏的功能,此时,其水肿产生的因素比较复杂 肾性水肿的一般特点是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发展常迅速,软而移动性大,严重者可导致胸水、腹水。
且伴有肾脏病的其他改变,如蛋白尿、血尿、管型尿、高血压等等。肾炎的种类很多,每一类肾炎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也不尽相同。
尽管水肿是肾炎的重要表现之一,但由于疾病种类不一。其水肿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如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情况下可以表现为典型的肾性水肿特征;
肾病综合征常有重度的水肿;隐匿性肾炎又常常没有水肿;许多慢性肾小球肾炎不出现水肿,或仅表现为双下肢踝部水肿。由此可见,水肿的产生因素是多方面的;
许多疾病都可以导致水肿、有水肿不一定就是肾炎,应当综合分析。反之,肾炎也不一定就是以水肿为其临床唯一表现。因此,在对待水肿时,不要凭一症状,妄以诊断或疑心重重,而应综合临床其它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再来判断 水肿是机体水钠代谢障碍的产物,临床上有水钠代谢障碍,不一定就会出现肉眼可见的水肿,因为只有当水钠潴留,导致体重增加10%以上时,皮肤才会出现可凹性水肿。
因此,临床上,常以体重的增减作为水肿消长的重要指标。这也是某些肾炎虽有水钠代谢障碍,而不表现出肉眼可见水肿的原因之一。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