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的治疗:处理原则是减轻恐惧,减少骨骼畸形,预防及处理合并症,康复治疗(一)前驱期及瘫痪前期1.前驱期和瘫痪前期,病人宜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加强营养,以减少麻痹的发生和发展。
一旦发生瘫痪应卧硬板床,将患肢处于功能位,以防畸形产生。有呼吸肌麻痹时,保持气道通畅,并给予吸氧和辅助呼吸。恢复期应注意功能锻炼,对不能进行自主活动的受累肌群做被动运动,帮助其做伸屈、外展、内收等活动。
若肢体己能活动而肌力差时,则鼓励病人做自动运动,锻炼肌力和矫正畸形。2.对症治疗可使用退热镇痛剂、镇静剂缓解全身肌肉痉挛不适和疼痛;每2.4小时湿热敷一次,每次15~30分钟;热水浴亦有良效,特别对年幼儿童,与镇痛药合用有协同作用;轻微被动运动可避免畸形发生(二)瘫痪期1.正确的姿势患者卧床时身体应成一直线,膝部稍弯曲,髋部及脊柱可用板或沙袋使之挺直,踝关节成90°。
疼痛消失后立即作主动和被动锻炼,以避免骨骼畸形。2.适当的营养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和大量水分,如因环境温度过高或热敷引起出汗,则应补充钠盐。
厌食时可用胃管保证食物和水分摄入。3.药物治疗促进神经传导功能药物如地巴唑,剂量为1岁1mg,2~3岁2mg,4~7岁3mg,8~12岁4mg,12岁以上5mg,每日或隔日一次口服;增进肌肉张力药物,如加兰他敏,每日0.05~0.1mg/kg,肌肉注射,一般在急性期后使用。
4.延髓型瘫痪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低头位(床脚抬高成20°~25°)以免唾液、食物、呕吐物等吸入,最初数日避免胃管喂养,使用静脉途径补充营养;②每日测血压2次,如有高血压脑病,应及时处理;③声带麻痹、呼吸肌瘫痪者,需行气管切开术,通气受损者,则需机械辅助呼吸(三)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体温退至正常,肌肉疼痛消失和瘫痪停止发展后应进行积极的功能恢复治疗,如按摩、针灸、主动和被动锻炼及其他理疗措施(四)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影响生活的畸形,经过治疗不见好转,待患儿能耐受手术治疗时,可以进行手术乔治。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