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明显不足,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改变。
必须住院治疗的,①长期坚持严格控制糖尿病,及早防治各种诱因。②补液:一般病例可先输等渗液。当血Na+>150mmol/L(150mEq/L,血浆渗透压>330mOsm/L,则应输低渗液即0.45%,半渗盐水。
补液量及速度须视失水程度而定。如较重病例,人院初0.5-1h内可快速静滴1L,以后1-2h再补1L,逐渐减慢至每8h补1L.视末梢血循环、血压和尿量而定。
对于老年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病者尤应注意不宜大多太速,以免发生肺水肿,必要时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而估计入水量及速度。一般第1日补液量约3000-5000ml。
当血糖降至13.9mmol/L(250mg/dL)时才开始给5%葡萄糖盐水。治疗时必须避免血糖下降过快过低,以免发生脑水肿。
③胰岛素:首剂可给10-20U静注或肌注,随即按每公斤体重每小时0.1U静滴。每隔2-4h须测血糖,当血糖下降至13.9mmol/L(250mg/dl)时,应将胰岛素用量减至每公斤体重每小时0.05U,直至可以皮下注射胰岛素为止。
④若开始时血钾正常或有低血钾且尿量不少者,应立即补钾。血钾<3mmol/L时,补KCl2-3g/h,血钾3-4mmol/L时,补KCl1.5-2g/h;
血钾4-5mmol/L时缓慢滴注KCl0.5-1g/h,血钾>5.5mmol/L时停止补钾。密切观察。补钾时应连续进行心电图监护检查,同时勤查血钾以便调整补钾盐的剂量。
补磷可酌情缓慢静滴30-60mmol磷酸钾缓冲液。充分补钾盐2-3d后,如血钾仍低,应考虑有无低镁,须测血镁而纠正之。
⑤纠正酸中毒:酮症酸中毒的基础是酮酸生成过多,非HCO3-损失过多;故必须采用胰岛素抑制酮体生成,促进酮体氧化,且酮体氧化后产生HCO3-而酸中毒自行纠正。
当pH≤7.1时可给NaHCO350mmol、KCll3mmol于30min内滴注完毕,如pH<7.0则NaHCO3可加至100mmol、KCl26mmol于45min内滴完,此后隔30min再测pH值及HCO3-,直至pH>7.1。
用NaHCO3治疗往往导致血钾降低,反常性脑脊液pH值降低,Na+负荷过多,反应性碱中毒以及抑制带氧血红蛋白离解而引起组织缺氧,甚至可引起脑水肿,尤其是大剂量而快速给NaHCO3时易于发生。
⑥处理并发症:如休克、心力衰竭、心律不齐、脑血管意外、脑水肿、肾功能衰竭、感染以及血管内弥散性凝血等。必须根据具体病情及早防治。
以上是对“酮酸中毒昏迷”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