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阿尔巴疾治疗方案.
患者提问

阿尔巴疾治疗方案.

阿尔巴疾治疗方案. ,患者年龄:32 拉稀便一个星期多,经到医院诊治服药没见效,后做检验说是阿尔巴疾
提问时间:2020-04-30
医生回复
  • 韩晓
    韩晓 主治医师
    三甲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消化内科

    您好,治疗阿米巴痢疾的抗生素有四环素类、巴龙霉素以及红霉素。 由于阿米巴原虫以吞噬肠内细菌及大肠菌群丛的代谢产物为营养,故可用广谱抗生素抑制肠内细菌,从而间接发挥抗阿米巴作用。

    适用于阿米巴痢疾的普通型与暴发型,尤其是合并细菌感染时。本类药物对肠外阿米巴病无效,其中巴龙霉素兼有直接杀灭肠道内阿米巴滋养体作用。

    (1)四环素类药物:常用盐酸四环素和土霉素。 盐酸四环素为黄色结晶性粉末,有引湿性,在潮湿空气中遇光则颜色转深,在水中溶解,在碱性溶液中(pH值7以上)易被破坏,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但在pH值2以下时,效价也降低。

    口服剂量为每日2g,分服4次,连续10天为1疗程。 本药的副作用有:①常见胃肠道反应,如厌食、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及腹泻。

    ② 5岁以下小儿反复服用后,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发黄、形成龋齿及骨生长缓慢等。③光敏反应:日晒后可能出现一般日晒性红斑。

    偶有皮疹、药物热。④久用可引起二重感染、肝脏损害及血栓性静脉炎。 土霉素又名地霉素、氧四环素,为黄色结晶性粉末,水中难溶,如调整pH值至8以上或2以下时即成为钠盐或盐酸盐,其溶解度加大。

    服药方法同四环素。本药不良反应较少,一般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及腹泻等。(2)巴龙霉素:又称巴母霉素,为黄色或微黄色的粉末,无臭,吸湿性极强,遇光和热易变色。

    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不溶于乙醇。剂量为成人每日1.5~2.5g,分4次口服,5~10天为1疗程。本药口服后几乎不吸收,所以不良反应少,仅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腹泻和头晕。

    治疗后第2~3天,大便次数可增加,一般不影响治疗,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偶可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长期口服后,也有可能引起肾脏损伤及听力损害,故肾功能不良者禁用。

    (3)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呈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在空气中有吸湿性,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在干燥状态时较稳定,在水溶液中则易失效。

    本品遇酸不稳定,在pH 值4以下其药效明显下降,在微碱时则较稳定。本药口服剂量为成人每日1~2g,儿童每日30~50mg/kg ,分3~4次服。

    其不良反应有:①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发生率约2%,且与剂量大小有关。如成人6小时内剂量超过0.5g,则易出现胃肠道反应。

    ② 过敏反应,可有荨麻疹及药物热,发生率约0.5%。③可引起肝脏损害,如血清转氨酶升高、出现黄疸等,常于服药10~14天后发生。

    请在医生指导下治疗。阿米巴痢疾可出现肠道并发症与肠外并发症。(1)肠道并发症  ①肠出血:肠壁溃疡累及血管,可造成肠出血。

    出血量多少不等,大出血时患者往往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数及血压下降等出血性休克表现。 ②肠穿孔:多见于暴发型。穿孔部位以盲肠、阑尾及升结肠为多见。

    急性穿孔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病情严重。慢性穿孔造成周围组织粘连,形成局部脓肿。 ③阑尾炎:阿米巴阑尾炎症状与普通阑尾炎相似,易形成脓肿,若有慢性腹泻或阿米巴痢疾病史,粪便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则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④非痢疾性结肠病变:系由增生性病变所引起,包括阿米巴瘤、肠道阿米巴性肉芽肿及纤维性狭窄。阿米巴瘤为大肠壁的炎性假瘤,以腹痛和大便习惯改变最多,部分伴间歇性痢疾,可诱发肠套叠和肠梗阻,主要体征为:右髂扪及可移动的、光滑的鹅卵形或肠曲样块物,X线上见占位性病变,对抗阿米巴治疗有良好效果。

    (2)肠外并发症:阿米巴滋养体可自肠道经血液?淋巴蔓延至远处器官而引起各种肠外并发症,如肝、肺、胸膜、心包、脑、腹膜及泌尿生殖道等,形成脓肿或溃疡,其中以肝脓肿最为常见。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