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风湿性心脏病
患者提问

风湿性心脏病

心慌心堵堵;脚有时浮肿.怎样处理请回话
提问时间:2020-05-15
医生回复
  • 赵宇
    赵宇 副主任医师
    三甲齐齐哈尔中医院 中医科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风湿性心脏病 中医学认为风湿性心脏病多属于怔忡,喘证,水肿,心痹等范畴.其病机主要是风寒湿邪内侵,久而化热或风湿热邪直犯,内舍于心,乃致心脉痹阻,血脉不畅,血行失度,心失所养,心神为之不安,表现心悸,怔忡,甚而阳气衰微不布,无以温煦气化,而四肢逆冷,面色恍白,颧面暗红,唇舌青紫.水湿不化,内袭肺金,外则泛溢肌肤四肢或下走肠间,见到浮肿,咳嗽气短,胸闷脘腹痞胀,不能平卧等证.治疗原则 瓣膜病变不论是狭窄,关闭不全或者同时存在狭窄与关闭不全,到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都需要手术治疗.对病变瓣膜进行修复或者置换.这类手术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目前技术上非常成熟,疗效显著.[编辑本段]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无症状期的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心的代偿功能,一方面应避免心过度负荷,如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等,另一方面亦须注意动静结合,适应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心的储备能力. 适当的体力活动与休息,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注意预防风湿热与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衰时,使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 二,风湿性心脏病并发症的治疗: 1.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2.急性肺水肿的抢救;急性肺水肿处理与急性左心衰所引起的肺水肿相似,不同之处是不宜用扩张小动脉为主的扩张血管药及强心药,当出现快速房颤时,才需选用西地兰降低心室律.当急性发作伴快速室律时,首选西地兰降低心室律. 3.控制和消除心房颤动. 三,风湿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对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而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手术;有症状且属手术适应症者,可选择作二尖瓣分离术或人工瓣膜替换术,人工瓣膜置换术为治疗成人主动脉瓣膜狭窄的主要方法. 1.手术适应征:无明显症状的心功Ⅰ级患者不需手术治疗.心功Ⅱ,Ⅲ患者应行手术治疗.心功Ⅳ级者应行强心,利尿等治疗,待心功改善后再行手术.伴有心房纤颤,肺动脉高压,体循环栓塞及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者亦应手术.但手术危险性增大.有风湿活动或细菌性心内膜炎者应在风湿活动及心内膜炎完全控制后6个月再行手术. 2.手术方法:二尖瓣狭窄的手术有二尖瓣交界分离术及二尖瓣替换术两类.前者又分闭式及直视分离术两种. 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通常采用左侧第4或第5肋间切口进胸,纵形切开心包,在左心耳基部作一荷包缝线,术者食指经左心耳切口进入左房探查二尖瓣.在左室心尖部无血管区插入二尖瓣扩张器,在食指引导下,扩张器通过二尖瓣口,逐次扩张,每次扩张后,应将扩张器闭合后退至左心室,食指探查二尖瓣交界分离情况,有无关闭不全. 直视二尖瓣交界分离术;适用于右心耳细小或左房内有血栓者.手术应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经纵劈胸骨正中切口,插入动,静脉管,开始迂回心肺灌注,经房间沟切口,进入左房,显露二尖瓣,切开融合交界,分离粘连及融合的腱索. 二尖瓣替换术:适用瓣膜病变严重,瓣叶钙化,僵硬,腱索粘连挛缩或二尖瓣交界扩张后伴有严重创伤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者.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切除病变的二尖瓣,植入人造生物瓣或机械瓣.[编辑本段]疾病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 休息.包括体力和精力两个方面.病人症状不明显时可适当做些轻工作,但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病人伴有心功能不全或风湿活动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生活均应由家人协助.对病人态度要和蔼,避免不良刺激. 预防呼吸道感染.病室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防止因呼吸道感染引起风湿活动,加重病情. 心功能不全者应控制水分的摄入,饮食中适量限制钠盐,每日以10克(2钱)以下为宜,切忌食用盐腌制品. 服用利尿剂者应吃些水果如香蕉,桔子等. 房颤的病人不宜作剧烈活动.应定期门诊随访;在适当时期要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何时进行,应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定. 如需拔牙或作其他小手术,术前应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同时要切记:本病是风湿病的后果,积极预防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也有重要的预防作用.积极有效的治疗链球菌感染,如根治扁桃体炎,龋齿和副鼻窦炎等慢性病灶,可预防和减少本病发生.以上是对风湿性心脏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降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