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呼吸机参数设置
患者提问

呼吸机参数设置

、目前没有意识、呼吸机辅助治疗目前病人状态较稳定、想尝试撤离呼吸机、采用simv模式目前参数设置:潮气量500、呼吸次数12、peep4、呼吸比1:4、压力报警:7-40、吸气时间:1.2、流速:25(不可调)、气道压力:0这样设置合适吗、如不合适、该如何设置
提问时间:2020-02-18
医生回复
  • 乔文琪
    乔文琪 主治医师
    三甲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呼吸内科

    呼吸机参数需要结合血流动力学与通气、氧合监护等来设置 〃1)潮气量: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下、潮气量的选择应保证足够的气体交换及患者的舒适性、通常依据体重选择5-12ml/Kg、并结合呼吸系统的顺应性、阻力进行调整、避免气道平台压超过30-35cmH2O.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时、潮气量主要由预设的压力、吸气时间、呼吸系统的阻力及顺应性决定;

    最终应根据动脉血气分析进行调整 〃2)呼吸频率:呼吸频率的选择根据分钟通气量及目标PCO2水平、成人通常设定为12-20次/分、急/慢性限制性肺疾病时也可根据分钟通气量和目标PCO2水平超过20次/分、准确调整呼吸频率应依据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综合调整VT与f. 〃3)流速调节:理想的峰流速应能满足患者吸气峰流速的需要、成人常用的流速设置在40-60L/min之间、根据分钟通气量和呼吸系统的阻力和肺的顺应性调整、流速波形在临床常用减速波或方波压力控制通气时流速由选择的压力水平、气道阻力及受患者的吸气努力影响 〃4)吸呼比(I:E)设置:机械通气患者通常设置吸气时间为0.8-1.2秒或吸呼比为1:1.5~2;

    限制性肺疾病患者、一般主张采用稍长的吸气时间、较大的I:E(通常为1:1.0~1:1.5)、长吸气时间(>1.5s)、通常需应用镇静剂或肌松剂 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宜适当延长呼气时间、减小I:E、以利于充分呼气和排出二氧化碳、通常采用的I:E为1:2.0~1:3.0.但应注意患者的舒适度、监测PEEPI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5)触发灵敏度调节:一般情况下、压力触发常为-0.5~-2.0cmH2O、流速触发常为1~5L/min、合适的触发灵敏度设置将明显使患者更舒适、促进人机协调;

    若触发敏感度过高、会引起与患者用力无关的误触发、若设置触发敏感度过低、将显著增加患者的吸气负荷、消耗额外呼吸功 〃6)吸入氧浓度(FiO2):机械通气初始阶段、可给高FiO2(100%)以迅速纠正严重缺氧、以后依据目标PaO2、PEEP水平、MAP水平和血流动力学状态、酌情降低FiO2至50%以下、并设法维持SaO2>90%、若不能达上述目标、即可加用PEEP、增加平均气道压、应用镇静剂或肌松剂;

    若适当PEEP和MAP可以使SaO2>90%、应保持最低的FiO2 〃7)呼气末正压(PEEP)的设定:设置PEEP的作用是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增加平均气道压、改善氧合、减轻肺水肿、但同时影响回心血量、及左室后负荷、克服PEEPI引起呼吸功的增加PEEP常应用于以ARDS为代表的I型呼吸衰竭、PEEP的设置在参照目标PaO2和氧输送的基础上、与FiO2与VT联合考虑、虽然PEEP设置的上限没有共识、但临床上通常将PEEP设定在5~20cmH2O最初可将PEEP设定在3~5cmH2O、随后根据血气分析和血氧饱和度适当增加3~5cmH2O、直至能获得较满意的血氧饱和度原则是达到最好的气体交换和最小的循环影响的最小PEEP.高水平的PEEP应注意监测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8)报警界限的设置:每分通气量:报警的上、下界限一般应分别设置在病人预置每分通气量上、下20%-30%;

    气道压力:报警上限一般应设置在维持病人正常潮气量所需吸气峰压之上10-15cmH2O;吸入氧浓度:上、下报警界限应为预置吸氧浓度的上、下10%-20% 〃9)调节湿化器:加温湿化效果最好、出口处气体温度即湿化器温度、一般设置在30~35℃、湿度98~99%.湿化液只能用蒸馏水高温报警设置不能高于37℃、低温报警设置不能低于30℃ 〃10)启动呼吸机、连接呼吸囊(人工肺)、检查是否漏气、观察呼吸囊的胀缩情况、使呼吸机正常运转 〃11)呼吸机工作正尝则与人体连接、严密监测、根据血气分析进一步调节一般要求在上机半小时、行血气分析、根据其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以后每2小时重复检查、防止并发通气过度或通气不足一般患者在吸氧浓度0.4以下、而血氧分压在60mmHg时、允许24小时行一次血气分析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