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散发性脑炎

散发性脑炎

概述

散发性脑炎又名散发性病毒脑炎,非特异性脑炎及非典型性脑炎等。它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综合征之一,主要包括散发的,病原一时不明的病毒性脑炎和感染后变态反应性脱髓鞘性脑病等两类疾病,但临床上难以区分。

病因

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包括ECHO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腺病毒,脱髓鞘性脑病可能是病毒感染损害了患者的免疫机能,从而导致脑的变态反应脱髓鞘改变,与急生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发病机理在致相同。

检查

部分患者有前驱症状,如起病前数天感头痛,疲劳,纳差,呕吐,睡眠障碍或精神活动减退等,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常见的首发症状有精神障碍,瘫痪,头痛,发热,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及癫痫性抽搐等,根据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常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精神障碍型:

以情感障碍(情感不稳,淡漠,抑郁,欣快,恐惧),智能障碍(理解,记忆,计算,判断 ,联想等能力减退),思维障碍(缄默,多言,言语零乱及妄想),行为障碍(动作减少,动作增多,冲动,木僵状态)等常见,精神障碍多与意识障碍(谵妄,错乱,意识模糊)并存,根据患者的主要精神症状可分为类紧张综合征,类精神分裂症,类痴呆综合征等亚型,在疾病的进展期中,精神障碍的表现常有变化,如从精神运动兴奋转为精神运动抑制,一般在病程中均可检出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阳性锥体束征等,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脑电图,诱发电位,头颅CT及MRI等常有一定改变,可与非器质性的精神病如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等鉴别。

二、昏迷型:

起病后迅速出现严重意识障碍,如不同程度的昏迷或特殊的意识障碍,两侧大脑半球损害者,强表现为去皮质状态和睁眼昏迷;上脑干受损时出现去大脑强直;基底节受损进可出现震颤,舞蹈样作等锥体外系不自主运动;锥体束受损时出现偏瘫或双侧偏瘫,患者可因昏迷而并发肺炎,尿路感染等,昏迷持续时间不等,在意识障碍好转的过程中可出现精神异常,清醒后可残留一定的神经精神后遗症。

三、类脑瘤型:

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瘫痪,部分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等,常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这些虽然拟似颅内占位病变的症状,但起病急,病情迅速加重,从起病至症状顶点短者仅数小时,多数均在一个月内;颅内压急剧增高,部分患者可迅速出现颅内压增高危象;头颅CT 和MRI检查均可见弥散性脑水肿和脑软化区等,均有助与脑瘤鉴别,但确诊有时需依赖开颅探查或立体定向钻孔穿刺进行脑组织活检。

四、癫痫型:

患者病前无癫痫史,常见的发作类型有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及其连续状态,部分性运动发作,复合性部分性发作或混合性发作,本型患者起病后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有些患者在癫痫发作前可有发热,头痛,头昏,呕吐,主动活动减少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弥散性异常,脑脊液检查轻度异常或正常,CT及MRI可见弥散性脑水肿,单个或多个灶性病变等,为症状性癫痫的诊断提供了依据;散发性脑炎的其它表现有助本病的临床诊断。

五、局限性:

以偏瘫,单瘫,交叉性瘫,四肢瘫,运动性共济失调,锥体外系不自主运动,颅神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表明病变位于大脑的某一局部,或位于小脑或脑干,根据起病缓急,疾病发展过程,脑脊液检查,CT或MRI以及对试验治疗的反应与脑血管病,脑瘤,多发性硬化症鉴别。

散发性脑炎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则可区分病毒性脑炎及变态反应性脱髓鞘性脑病,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为:

一、起病前一个月内有感染史,以感冒,腹泻多见。

二、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呈弥漫性脑损害的临床表现,少数患者也可呈局限性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但或多或少仍有弥漫性脑损害的背景。

三、脑脊液正常或白细胞,蛋白轻至中度增加,脑脊液白细胞正常时,其白细胞分类往往见免疫活性细胞呈活跃状态。

四、脑电图多呈弥漫性高波幅慢波或弥漫性脑损害的背景上的局灶性改变。

五、应排除与临床表现相似的其它疾病,如已知病原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已型脑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脑瘤,脑血管畸形,脑卒中等。

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检查可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精神分裂症,其它症状性癫痫和脑膜脑炎,代谢性和中毒性脑病,颅内占位性病变以及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鉴别。

预防

散发性脑炎西医治疗 

一、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抗炎和抗变态反应,防止脑水肿,改善神经代谢和缺血缺氧状态   

二、对症用药   

1、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用地塞米松10~20mg/d、静脉滴注,症状改善后可逐渐减量,7~10次后可改为0.75~1.5g、3/d,口服,或强的松30mg,1/d,口服,皮质激素类药物不宜过早停用,以减免后遗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临床作用:

①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②自身免疫性疾病。

③变态反应性疾病。

④抑制器官移植时的排异。

⑤感染性疾病。

⑥休克。

⑦肿瘤。

⑧肝脏疾病。

⑨眼科和皮肤疾病。

⑩重症肌无力 及某些内分泌病的辅助诊断。

总之,皮质激素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及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某些慢性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频发性哮喘等。虽然它具有肯定的解热镇痛疗效,但皮质激素又有过多的严重不良反应。   

2、硫唑嘌呤:成人一般剂量为2.5mg/kg,分三次服用,也可与皮质激素合用。用药期内应观察血象,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应及时停用,并予对症处理。   

硫唑嘌呤: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于器官移植病人的抗排斥反应,例如肾移植、心脏移植及肝移植,亦减少肾移植受者对皮质激素的需求。本药也可单独使用于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性肌炎,自体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寻常天疱疮,结节性多动脉炎,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慢性顽固自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干扰素:一般成人用α-干扰素300~500万国际单位/d,肌注,可连续用3-4周。副作用如头痛、口干、手足麻木或疼痛、粒细胞减少等,常见于两周之后。如出现嗜睡、癫痫发作,应及时停药。   

干扰素: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3、对症治疗:如用速尿、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用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6、维生素E、脑复康、泛酸等改善脑代谢,对有癫痫发作的患者应用抗癫痫药,对精神运动兴奋的患者可合用精神安定性药物等。

散发性脑炎中医治疗

1、气营两燔型,清营汤加减

方药组成:水牛角、板蓝根、二花、连翘各,生地、玄参各、知母、全蝎、竹沥膏各,天竺黄、胆南星、橘红、半夏各、麦冬,生石膏,蜈蚣,并可服安宫牛黄丸及紫雪丹等。   

2、痰气郁结型,涤痰汤加减   

方药组成:陈皮、半夏、茯苓、菖蒲、郁金、远志、胆南星、天竺黄、川芎各,甘草,大青叶,板蓝根,麝香。   

3、痰阻经络型,涤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方药组成:陈皮、胆南星、天竺黄、远志、郁金、桃仁各、菖蒲各,甘草,当归、赤芍、地龙各,川芎,丹参。高热加石膏、知母;便秘加大黄;汗多加龙骨、牡蛎;视力障碍加草决明,青箱子;癫痫反复发作的加礞石、全蝎、蜈蚣。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