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先天性脊柱侧凸

先天性脊柱侧凸

概述

先天性脊柱侧凸是由异常椎体的形成而引起,椎体缺失,半椎体或者椎体间联合可以引起不对称生长,从而引起继发性畸形,因患者年龄、性别、畸形部位,侧凸程度、节段长短、畸形类型,可屈性及进展性等情况不同,医生应选择不同治疗手段。

病因

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和其他先天性畸形一样,病因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胚胎发育异常所致,与遗传关系尚不明确。

检查

根据畸形的类型对脊柱侧凸进行分型,主要分为形成障碍,分节不良和混合畸形,形成障碍最典型的例子即半椎体;典型的分节不良为骨桥,即两个或多个椎体一侧或双侧的骨性连接;混合型即同一患者同时具有以上2种畸形。

脊柱侧凸所造成的继发性胸廓畸形,如畸形严重,可引起胸腔和腹腔容量减缩,导致内脏功能障碍,如心脏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心搏加速,肺活量减少,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神经根在凸侧可以发生牵拉性症状,凹侧可以发生压迫性症状,神经根的刺激,可以引起胸和腹部的放射性疼痛;亦有引起脊髓功能障碍者,由于内脏功能障碍,息者全身往往发育不佳,躯干矮小,体力较弱,心肺储备力差。

诊断

1、姿态性脊柱侧凸:往往由某种不正确姿势引起,常在学龄期儿童发现,这类脊柱侧凸畸形并不严重,当患者平卧或用双手拉住单杠悬吊时,畸形可自动消失。

2、神经病理性脊柱侧凸:由于脊髓灰质炎,神经纤维瘤病,脊髓空洞症,大脑性瘫痪等使肌肉的张力不平衡所致,患者发病年龄愈小,侧凸畸形也愈严重。

3、胸部病理性脊柱侧凸:幼年患化脓性或结核性胸膜炎,患例胸膜过度增厚并发生挛缩;或在儿童期施行胸廓成形术,扰乱了脊椎在发育期间的平衡,均可引起脊柱侧凸。

4、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产生佝偻病的小儿亦可出现脊柱侧凸。

此外,在椎间盘突出症时,神经权受到刺激或压迫;肾周围炎中一侧肌肉痉挛,由于各种原困引起两侧下肢不等长,均可引起功能性脊柱侧凸,骨折脱位或脊柱结核亦可引起侧凸。

 

 

预防

先天性脊柱侧凸西医治疗

影响先天性侧凸治疗的因素很多,如患者年龄、性别、畸形部位,侧凸程度、节段长短、畸形类型、可屈性及进展性等均有重要意义。医生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手段。   

一、非手术治疗

先天性脊柱侧凸不同于特发性侧凸,对体操疗法,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电刺激疗法等无效。

1、支具治疗: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支具治疗存在争议,其效果不佳,对于那些长而柔韧性好的弧度,支具治疗才有可能有效。

2、观察:对于那些恐惧手术的家长来说,观察可能是另一种选择,生长高峰期(3岁前及青春期)需要每3个月,其余时间每半年进行脊柱X光检查,观察畸形的进展情况。一旦加重立即手术。

3、石膏固定技术: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对于石膏固定效果不如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但对于部分畸形严重,不适于早期手术的儿童,可以采用石膏固定技术延缓畸形进展,拖延手术的时间。

二、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1、年龄超过1岁半;

2、诊断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

3、除外特发性脊柱侧弯及神经源性引起的脊柱畸形;

手术方法

1、原位融合术:适用于单侧骨桥所导致的弧度。

2、半椎体切除术:该手术适用于低龄儿童胸段、胸腰段及以下并发脊柱失平衡的侧弯畸形。手术年龄为1.5岁以后。切除半椎体同时进行后路融合。

3、楔形截骨术:适用于僵硬型成角畸形患者,应在继发性侧弯尚未发展成结构性侧弯时手术效果更好。术前头环牵引及分期矫形等技术可减少神经并发症的风险。

4、骨骺阻滞术: 其原理是将凸侧骨骺破坏,使其融合,阻滞凸侧的过度生长,而保留凹侧骨骺,允许凹侧生长。一般采取前、后路将半侧椎体骨骺和小关节联合融合。此手术适合于少儿,而不适合近成熟患者或后凸患者。

5、生长棒技术:常用于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但对于重度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伴有胸廓发育不良的患儿适宜采用此类技术。

先天性脊柱侧凸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