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

概述

幼女所患阴道炎多与外阴炎并存。因幼女外阴发育差,缺乏雌激素,阴道上皮抵抗力低,易受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等,滴虫或念珠菌也可引起感染。病原体可通过患病的母亲、保育员或幼儿园儿童的衣物、浴盆等传播。也可由于卫生不良,外阴不洁,经常为大便所污染或直接接触污物所引起。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等,滴虫或念珠菌也可引起感染。病原体可通过患病的母亲、保育员或 幼儿园儿童的衣物、浴盆、手等传播。

病因
解剖因素(25%):

解剖上由于幼女缺乏雌激素,外阴发育不成熟,缺乏大小阴唇脂肪的保护及阴毛对微生物的防御,且外阴部的皮肤特别薄嫩,故易受到病原的侵犯;并对微生物的侵犯较敏感,很易受到外伤和抓伤。

病原体感染(30%):

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等,滴虫或念珠菌也可引起感染。病原体可通过患病的母亲、保育员或 幼儿园儿童的衣物、浴盆、手等传播。

不良卫生习惯(30%):

也可由于卫生不良、外阴不洁、经常为大便所污染或直接接触污物所引起。此外,外阴损伤或抓伤,尤其是蛲虫感染时引起炎症。

检查

多因分泌物刺激引起小儿外阴瘙痒,灼痛不适,患儿哭闹,烦躁不安或用手抓外阴,尿道口及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小阴唇可粘连,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其量可多可少,可有臭味,查体时应做肛诊以排除阴道异物及肿瘤。

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阴道口或尿道口分泌物的涂片或培养检查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婴幼儿外阴炎是女性婴幼儿非常常见的疾病,在诊断时需鉴别诊断滴虫或霉菌性外阴炎、蛲虫性外阴炎和幼女急性淋病。

1、滴虫或霉菌性外阴炎:由于婴幼儿的阴道PH呈碱性,缺乏糖原,不适合霉菌及滴虫的繁殖与生长,因此,婴幼儿的霉菌或滴虫性外阴炎极为少见,临床须鉴别时可做分泌物的涂片及培养。

2、蛲虫性外阴炎:由肠道蛲虫通过粪便传至外阴、阴道而引起的外阴的炎症。其特点为外阴及肛门处奇痒,分泌物量多,呈稀薄的黄脓性。可通过粪便虫卵检查及肛门周围或外阴见到蛲虫以资鉴别。

3、幼女急性淋病:以局部疼痛、排尿困难为其特征,检查时可见分泌物增多,前庭、尿道口、外阴部甚至肛周,出现红肿破溃,分泌物涂片可找到典型肾形的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预防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西医治疗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需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①以柔软、清洁的纯棉内裤换掉开裆裤,孩子的母亲还要经常保持幼女外阴及内裤的清洁卫生。

②以软而细的消毒导尿管轻轻插入患儿的阴道内,再经此管用浓度适当的杀菌药液冲净阴道内的炎症分泌物,每天一次。

③用1∶5000浓度的高猛酸钾温水溶液为幼女坐浴,每次15分钟,早晚各一次。

④如并发尿道炎和膀胱炎,可经尿道口直接向尿道和膀胱内注入无腐蚀性的杀菌药,每5天一次。

⑤口服头孢类抗生素。

⑥幼女合并性病时(如淋病、梅毒、支原检查发现有异常时),应对幼女进行系统的治疗。需注意的是,阴道炎、尿道炎、膀胱炎的症状消失,尿液化验及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均正常后,还应继续口服一周抗菌素,以巩固疗效。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中医治疗

1、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由于肾气未充,冲任不固,湿热外侵,致带脉失约,导致本病。本病在临床上多按肾阴虚、肾阳虚、湿热下注、湿毒蕴结论治。

1、中医治疗原则:以补肾,清热利湿为主。

2、中医治疗:湿热蕴结

1)治法:清热化湿止痒。

2)方药:泻黄散加味。霍香、茯苓皮、炒黄柏、炒黄芩,生石膏,山药、防风、焦山栀,甘草。

3)外搽法

(1)黄柏、黄连,冰片。共研细末,制成膏剂,高压消毒后外用,每日1次,外搽适量。

(2)黄连、青黛、芒硝,冰片,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次,涂搽外阴患部。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