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潜伏梅毒

潜伏梅毒

概述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
本病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的损害。如一期梅毒感染部位的溃疡或硬下疳;二期梅毒的皮肤粘膜损害及淋巴结肿大;三期梅毒的心脏、神经,胃、眼、耳受累及树胶肿损害等,梅毒还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引起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危害极大,由于梅毒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是我国卫生部规定的8种重点防治性病之一。
病因
梅毒是一种慢性疾病,尽管最初的损害中有大量梅毒螺旋体存在,但是梅毒不是由于毒性或炎症物质的释放或存在于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直接造成的简单炎性反应,原发损伤的细胞侵润内,急性炎症反应中单核细胞占主导地位,多核白细胞则占此要地位,在梅毒感染初期阶段在接近血管的细胞外部存在大量的梅毒螺旋体。
检查
潜伏梅毒是指已被确诊为梅毒患者,在某一时期,皮肤,粘膜以及任何器官系统和脑脊液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物理检查,胸部X线均缺乏梅毒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正常,而仅梅毒血清反应阳性者,或有明确的梅毒感染史,从未发生任何临床表现者,称潜伏梅毒。
潜伏梅毒的诊断还要根据曾患一期,二期梅毒的病史,与梅毒的接触史及分娩过先天性梅毒的婴儿史而定,以前的梅毒血清试验阴性结果和疾病史或接触史有助于确定潜伏梅毒的持续时间,感染时间2年以内为早期潜伏梅毒,2年以上为晚期潜伏梅毒,另一类则为病期不明确的潜伏梅毒,潜伏梅毒不出现症状是因为机体自身免疫力强,或因治疗而使螺旋体暂时被抑制,在潜伏梅毒期间,梅毒螺旋体仍间歇地出现在血液中,潜伏梅毒的孕妇可感染子宫内的胎儿,亦可因献血感染给受血者。
诊断
①生殖器疱疹:初起为微凸红斑,1、2日后形成簇集性小水疱疹,自觉痒痛,不硬,1-2周后可消退,但易复发。组织培养为单纯疱疹病毒,Tzank涂片检查阳性。PCR检测疱疹病毒DNA为阳性。  
②下疳样脓皮症:病原菌为金黄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皮损形态与硬下疳类似,但无典型软骨样硬度,周围无暗红色浸润,无不洁性交史,梅毒螺旋体检查阴性。附近淋巴结可肿大,但皮损愈后即消退
③软下疳:亦为性病之一,有性接触史,由杜克雷(Duery)嗜血杆菌引起。潜伏期短(3-4日),发病急,炎症显著,疼痛,性质柔软,皮损常多发,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可检见杜克雷嗜血杆菌,梅毒血清试验阴性。
预防
梅毒的青霉素西医治疗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一)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和病期不足两年的潜伏梅毒患者,可给予青霉素肌肉注射,每侧臀部120万单位,共240万单位,只注射一次。亦可肌肉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G混悬液,每日一次,共10天,总量600万单位。   
(二)对孕妇梅毒患者的治疗:早期梅毒患者如能早期治疗可防止发生先天梅毒。   
(三)早期先天梅毒患者的治疗:对已经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的婴儿,应进行临床及血清学检查,直至血清学检查转阴或维持阴性三个月以上为止。若发生临 床症状或放射学检查有骨梅毒损害,或血清学滴度上升二管以上或持续升高时,或孕妇未经充分青霉素治疗或无条件对婴儿进行仔细检查时,须给婴儿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可用普鲁卡因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每公斤体重予以5万单位,连续注射十天,总剂量一般在150万单位至300万单位左右。对于不便连续注射而脊髓液正常的早期先天梅毒儿,可肌注苄星青霉素,一次注射每公斤体重5万单位。
潜伏梅毒中医治疗   
治疗则以驱邪为主,兼顾扶正,使邪毒去,元气充,而奏效果。本病的治疗,应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中药治疗为辅,在抗生素中,以青霉素为主,宜足量,连续用药,务必彻底。而中医药除一般辅助治疗外,尚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实现治疗效果。   
一、辩证选方 (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 疫毒留滞 治法:祛风散血、解毒清火。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黄芩,黄柏,山栀。表证明显加双花、连翘;皮疹出现加生地、马齿苋;热重加水牛角、大黄。   
2. 秽疮结毒 治法:凉血解毒、化瘀散结。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味。公英,双花,野菊花,地丁,天葵。加蟾酥,大黄 ,犀角。
3. 小儿遗毒 治法:清血解毒,活血祛风。 方药;升麻解毒汤加味。升麻,鲜皂角刺,土茯苓g。加苍术,陈皮,马齿苋,黄柏。   
二、专方验方   
1. 杨梅疮试验方:全虫,大蜈蚣,双花,生大黄。清水煎,频服。   
2.土茯苓,生黄芪,当归。先将土茯苓煎汤,取黄花、当归拌匀微炒,干磨为末,蜜为丸。每日3次,一剂当效。   
三、其它疗法   
外治法;   
1. 黄柏、雄黄,孩儿茶,没药、轻粉、粉霜、枯研,丹砂 ,龙脑 ,蜗牛。共为细末,猪胆调搽,每日数次。   
2.轻粉、龙脑、黄柏(炒)、胡料,百花霜、黄丹(水飞)、生甘草,蚯蚓粪(火焙干)。各研细末,点擦。

Copyright © 2021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27号

京ICP备180233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