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热(Q Fever)是由伯纳特立克次体(Rickettsia burneti,Coxiella burneti)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突然起病、发热,乏力、头痛、肌痛与间质性肺炎,无皮疹为主要特征。1937年Derrick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Queensland)发现并首先描述,因当时原因不明,故称该病为Q热。
病因:
伯纳特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的基本特征与其他立克次体相同,但有如下特点:1.具有滤过性。2.多在宿主细胞空泡内繁殖。3.不含有与变形杆菌X株起交叉反应的X凝集原。4.对实验室动物一般不显急性中毒反应。5.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在干燥沙土中4~6℃可存活7~9个月,-56℃能活数年,加热60~70℃30~60分钟才能灭活。
Q热呈世界分布,通过在家畜或农场动物中隐性感染而维持,绵羊,牛和山羊是人类的主要传染源,伯纳特立克次体存在于粪,尿,奶和组织中(特别是胎盘),因此很易形成传染性气溶胶,伯纳特立克次体通过动物-蜱循环在自然界维持,各种节肢动物,啮齿动物,其他动物和鸟类可被感染并可传染给人,伯纳特立克次体由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先在局部网状内皮细胞内繁殖,然后入血形成立克次体血症,播及全身各组织,器官,造成小血管,肺肝等组织脏器病变,血管病变主要有内皮细胞肿胀,可有血栓形成,肺部病变与病毒或支原体肺炎相似,小支气管肺泡中有纤维蛋白,淋巴细胞及大单核细胞组成的渗出液,严重者类似大叶性肺炎,国外近有Q热立克次体引起炎症性假性肺肿瘤的报道,肝脏有广泛的肉芽肿样浸润,心脏可发生心肌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并能侵犯瓣膜形成赘生物,甚或导致主A窦破裂,瓣膜穿孔,其它脾,肾,睾丸亦可发生病变。
病例见于与农场动物或其产物密切接触的职业工人,传播途径为吸入感染性气溶胶,饮用污染生奶也可引起发病。
潜伏期12~39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急骤,少数较缓。
(一)发热
初起时伴畏寒,头痛,肌痛,乏力,发热在2~4天内升至39~40℃,呈弛张热型,持续2~14天,部分患者有盗汗,近年发现不少患者呈回归热型表现。
(二)头痛
剧烈头痛是本病突出特征,多见于前额,眼眶后和枕部,也常伴肌痛,尤其腰肌,腓肠肌为著,亦可伴关节痛。
(三)肺炎
约30~80%病人有肺部病变,于病程第5~6天开始干咳,胸痛,少数有粘液痰或血性痰,体征不明显,有时可闻及细小湿罗音,X线检查常发现肺下叶周围呈节段性或大叶性模糊阴影,肺部或支气管周围可呈现纹理增粗及浸润现象,类似支气管肺炎,肺病变于第10~14病日左右最显著,2~4周消失,偶可并发胸膜炎,胸腔积液。
(四)肝炎肝脏爱累
较为常见,患者有纳差,恶心,呕吐,右上腹痛等症状,肝脏肿大,但程度不一,少数可达肋缘下10cm,压痛不显著,部分病人有脾大,肝功检查胆红素及转氨酶常增高。
(五)心内膜炎或慢性Q热
约2%患者有心内膜炎,表现长期不规则发热,疲乏,贫血,杵状指,心脏杂音,呼吸困难等,继发的瓣膜病变多见于主动脉瓣,二尖瓣也可发生,与原有风湿病相关,慢性Q热指急性Q热后病程持续数月或一年以上者,是一多系统疾病,可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心肺梗塞,脑膜脑炎,脊髓炎,间质肾炎等。
诊断
根据病因,症状和相关检查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1.急性Q热应与流感,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伤寒,病毒性肝炎,支原体肺炎,鹦鹉热等鉴别。
2.Q热心内膜炎应与细菌性心内膜炎鉴别:凡有心内膜炎表现,血培养多次阴性或伴有高胆红素血症,肝肿大,血小板减少(<10万/mm3)应考虑Q热心内膜炎,补结合试验Ⅰ相抗体>1/200,可予诊断,国外有报告,直接萤光检测Ⅰ,Ⅱ相IgA呈高效价,用来诊断Q热心内膜炎,慢性Q热其它表现也要与相应病因所致疾病鉴别。
Q热西医治疗
A亦可服强力霉素200mg,每日1次,疗程10天。对Q热心内膜炎者,可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每日4片,分二次,连用4周,也有疗程需达4个月者。
B四环素族及氯霉素对本病有特效。每日2~3克分次服用。服药48小时内退热后减半,继服一周,以免复发。复发病例再服药仍有效。
C四环素和林可霉素联合治疗。也可以Ⅰ相抗体是否下降来决定药物疗程。有心脏瓣膜病变者,可行人工瓣膜置换术。
预后
急性Q热大多预后较好,未经治疗,约有1%的死亡率。慢性Q热,未经治疗,常因心内膜炎死亡,病死率可达30~65%。
Q热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