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概述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首先为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等。病原菌主要是细菌,比如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葡萄球菌等。此外还有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主要临床表现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可有弛张性低热,一般低于39度,进行性贫血,肝脾肿大等,可出现血管栓塞现象,几乎所有患者均可闻及心脏杂音。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几乎所有病原微生物均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与二叶主动脉瓣等器质性心脏病,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学方面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以来,国内外公认草绿色链球菌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尤其是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主要的致病菌,在抗生素问世前占90%~95%,近年已降至 20%~40%,有学者曾统计自1975~1985年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8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下同)中,血培养结果竟无1例是草绿色链球菌,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草绿色链球菌作为心内膜炎的病原菌的比例已逐渐下降,1958年,1964年,1982年国内学者报道分别占69%,49%,53%;日本胜正孝报道1963~1970年其国内323例亚急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本菌占71.8%,1971~1978年679例亚急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本菌降至56.7%,此期间收集国外836例IE中本菌占25.8%,1990~1995年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54例SIE中,22例血培养阳性中,草绿色链球菌仅占3例(13.6%),目前一般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草绿色链球菌作为IE的病原菌的比例已降至25%~40%左右是可信的。
葡萄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均可引起急性,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近30年来本菌心内膜炎的发病率有所升高,与国内外心脏外科手术,人工心瓣膜的广泛使用,介入性心脏诊疗技术开展,吸毒者经静脉注射药物成瘾者(IVDA)的增多等因素有关,1964年国内学者报道本菌占10%,20世纪80年代初增至35.7%,1985年报道的8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竟占55.8%,而1996年报道的5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中占31.8%,肠球菌可侵犯正常和已受损的心瓣膜,并使瓣膜迅速损毁,且对药物治疗效果差,近年来其引起心内膜炎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国内占5%~7.6%,1996年报道的5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中占9.1%,在国外比例更高,本菌是美国感染性心内膜炎三大病原菌之一,尤多见于年龄较高的男性和年轻女性。
(二)发病机制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易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存在可能黏附病原体的瓣膜或心内膜 众所周知,正常人血流中经常有短暂性的菌血症,细菌主要来自口腔,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或经其他途径侵入血流,正常情况下,侵入血流的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由于机体防御机制作用而随时消灭,不易引起亚急感染性心内膜炎,当心内膜特别是心瓣膜内皮损伤后,暴露出内皮下的胶原纤维,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着,形成无菌性血小板蛋白栓,这是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必备条件,加上该处表面粗糙不平,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容易滞留其中,为其繁殖,滋生提供了立足点,因而易发生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2.温特力效应和血流中存在可黏附于瓣膜的细菌和病原体 实验证实,若将细菌性气溶胶通过温特力(Venturi)琼脂管喷射到气流中,可形成特征性的菌落分布,即在出口小孔前方出现最大的沉淀物环,即所谓温特力效应,根据该效应可以解释细菌或病原微生物侵犯的部位常在血流所经狭窄孔道的前方,如二尖瓣关闭不全并发亚急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常侵犯左房面,室间隔缺损并亚急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常在右室内膜面,主动脉瓣狭窄时在主动脉内膜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在左室面,动脉导管未闭在肺动脉内膜面等,以此类推,此外,凡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或病原微生物必须具备能在瓣膜表面集落化的特征,且必须耐受血清补体的杀菌力和不受血小板的影响,只有这类病原体才会引起IE,临床上常见的如草绿色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和某些革兰阴性杆菌等对瓣膜或心内膜有较强黏附力,故易引起IE,相反,如类白喉杆菌,痤疮短棒菌苗等缺乏黏附于瓣膜的能力,故极少引起IE。
3.血流压力阶差作用 是否易患SIE除与温特力效应强弱有关外,亦与血流压力阶差有明显关系,当血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严重二尖瓣狭窄时,反而不易发生SIE,因为房颤,心衰或严重二窄时,使血流速度减慢和(或)压力阶差变小,不易产生湍流和喷流现象,以致喷射效应和温特力效应较弱,不利于形成赘生物,因此反而较少发生SIE,为此,可将常见心脏病是否易发生IE的危险性大小作一简单分类。
4.免疫机制的作用 感染性心内膜炎免疫病理机制已引起关注,反复的暂时性菌血症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凝集抗体,而该抗体具有促使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聚集,黏附于心内膜或瓣膜损伤处的作用,增强了病原体入侵能力,血清中的抗原刺激免疫系统引起非特异性高γ球蛋白血症,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生成类风湿因子,抗核因子,抗心肌抗体等,病程超过6周的IE病人72%有类风湿因子,某些情况下,如草绿色链球菌,变异链球菌和念珠菌的菌血症可出现特异性抗体,血清中非特异性抗体可引起免疫球蛋白IgG,IgM,冷球蛋白和巨球蛋白浓度增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肾脏并发症,除肾栓塞外,免疫球蛋白对肾小球基底膜,血管壁等具有特殊亲和力,故可并发局灶性,弥漫增殖性和膜性增殖性三型肾炎,此外,在病程较长患者中常有血清补体C3,C9,C4和CH50下降,表明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病理机制也参与一定作用。
 
(三)病理
基本病理变化有病损的心瓣膜或心内膜上有赘生物形成,赘生物由纤维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聚集而成,细菌隐藏于其中,该处缺乏毛细血管,较少吞噬细胞浸润,因而药物难以达到深部,且细菌难以被吞噬,此为细菌得以长期存在的原因。
检查
症状
大多数病例起病缓慢,低热,乏力,疲倦,少数起病急,有寒战,高热或栓塞现象,部分患者起病前有口腔手术,呼吸道感染,流产或分娩的病史,SIE的临床表现大致包括以下3个方面:
一、全身性感染 发热最常见,常呈原因不明的持续发热一周以上,不规则低热,也可为间歇热或弛张热,伴有乏力,盗汗,进行性贫血脾肿大,晚期可有杵状指。
(1)发热:有80%~88%病例有发热,热型多变,以不规则发热为多见,多在37.5 ℃-39℃之间,可为间歇热或弛张热,不少病例表现为低热,可伴畏寒或多汗,近年来不少病人无发热,可能与早期使用抗生素有关,高龄患者可能与反应性差有关。
(2)其他与感染有关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进行性贫血,多汗和肌肉酸痛等。
(3)杵状指(趾):多在发病1~2个月以后出现,且无发绀,以往约见1/3病例,且作为IE的重要体征之一,但近年来已大大减少,肝,脾肿大一般为轻至中度增大,以往至少有半数病人有脾大,1/4病例有肝大,但近年来肝,脾肿大亦明显减少。
二、心脏表现 取决于原有心脏病的种类,病原体种类以及瓣膜或内膜损毁程度,由于赘生物的增长或脱落,瓣膜,腱索的破坏,杂音多变,或出现新的杂音,若无杂音时也不能除外心内膜炎存在,晚期可发生心力衰竭,当感染波及房室束或室间隔,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可有早搏或心房纤颤,心律失常在亚急感染性心内膜炎中不少见,多数为室性期前收缩,其次为房颤和P-R间期延长,4%病例可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律失常已成为本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三、栓塞现象及血管病损
(一)皮肤及粘膜病损 由感染毒素作用于毛细血管使其脆性增加而破裂出血,或微栓塞所引起,可在四肢以皮肤及眼硷结合膜,口腔粘膜成批出现瘀点,在手指,足趾末节掌面可出现稍高于表面的紫或红色的奥氏(Osler)结节,也可在手掌或足部有小结节状出血点(Janewey结节),无压痛。
(二)脑血管病损 可有以下几种表现:
①脑膜脑炎 类似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增加,氯化物或糖定量正常,②脑出血 有持续性头痛或脑膜刺激症状,系由于细菌性动脉瘤破裂引起,③脑栓塞 病人发热,突然出现瘫痪或失明,④中心视网膜栓塞可引起突然失明。
(三)肾栓塞 最常见,约占1/2病例,有肉眼或镜下血尿,严重肾功能不全常由于细菌感染后,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血管球内沉积,引起肾血管球性肾炎的结果。
(四)肺栓塞 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赘生物多位于右心室或肺动脉内膜面,发病急,胸痛,呼吸困难,咳血,紫绀或休克,若梗塞面积小,也可无明显症状。
此外,还可有冠状动脉栓塞,表现为急性梗塞,脾栓塞有左上腹痛或左季肋部痛,有发热及局部摩擦音,肠系膜动脉栓塞,表现为急腹症,血便等,四肢动脉栓塞可有栓塞肢体苍白发冷,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缺血疼痛等。
诊断
诊断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与体征常是全身性的,结合实验室检查,典型病例不难诊断,由于抗生素的使用及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的变化,不典型病例增多,有以下情况应怀疑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①有瓣膜性心脏病者出现1周以上不明原因的发热;②新发生的反流性杂音或原有心脏杂音性质发生明显改变;③不明原因的动脉栓塞现象;④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⑤心脏手术后持续发热1周以上;⑥人工瓣膜病人任何时候出现发热或瓣膜功能不全;⑦静脉药瘾者的发热尤其伴咳嗽和 胸痛,凡遇以上情况应及时进行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便确定诊断, 除典型表现者外,本病临床确诊较难,1981年Von Reyn等提出的Beth Israel诊断标准虽一度广泛使用,但该标准一方面没有把静脉药瘾者(IVDA)归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易患因素,另一方面也忽略了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作 用;同时在感染的急性期需接受手术的患者不到1/3,因此,应用该标准只有极少数患者能真正得到明确诊断,特别是对血培养为阴性者其诊断存在明显的局限 性。
1994年Durack等提出了Duke诊断标准,现介绍如下:
1.确定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1)病理学确诊标准:急性心内膜炎的组织学改变伴有赘生物,心肌脓肿或赘生物,外周栓子的病理检查或培养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2)临床确诊标准:符合下述两个主要标准;或1个主要标准和3个次要标准;或5个次要标准者。
2.可能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介于确定和排除之间者。
3.可排除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有肯定的其他诊断;短期应用抗生素(≤4天)症状缓解或手术和尸检未见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证据。
4.另外,Duke诊断标准中的主要和次要标准如下。
(1)主要标准:
①有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意义的阳性血培养(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
A.独立两次的血培养均发现:a.草绿色链球菌,牛链球菌或HAECK菌群,b.社区获得的无原发病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肠球菌。
B.持续性菌血症:a.不少于两次间隔12h以上的血培养阳性,b.3次血培养全部阳性,4次或4次以上的血培养中大多数为阳性,其中第1次和最后1次间隔时间≥1h。
②心内膜受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A.超声心动图的征象:a.可活动的赘生物附着于瓣膜,瓣下结构或植入物表面,b.脓肿,c.新出现的移入瓣漏。
B.新的瓣膜反流。
(2)次要标准:
①心脏易患因素或静脉药瘾者。
②发热,>38℃。
③血管征象:动脉栓塞,脓毒性肺梗死,细菌性动脉瘤,颅内出血,结膜出血,Janeway损害。
④免疫损害:肾小球肾炎,Osler结节,Roth斑类风湿因子阳性。
⑤微生物感染的证据:间断性菌血症或急性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⑥非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的超声心动图征象。
鉴别诊断
1.风湿热 可有发热,心瓣膜损害等症状,有时与本病难于鉴别,凡有器质性心脏病病人有不明原因发热持续一周以上,需考虑本病的可能,风湿热时贫血现象较轻,P-R间期延长较多见,抗风湿治疗有效;而皮肤瘀点,杵状指,脾肿大,血尿,栓塞现象,进行性贫血,血培养阳性及超声心动图瓣膜有赘生物等则见于心内膜炎,有时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与风湿热并存,如经敏感抗生素足量治疗而仍不退热,应疑及合并风湿活动,必要时试行抗风湿治疗。
2.左房黏液瘤 可有发热,栓塞及心脏杂音等;但血培养阴性,无脾肿大,超声心动图可显示肿瘤及其活动图像。
3.脑血管意外 如感染性心内膜炎以脑栓塞为主要表现时,常易忽痈腥拘孕哪谀红斑狼疮,伤寒,结核,布氏杆菌病及恶性肿瘤等相鉴别。
4.此外,感染性心内膜炎还要注意与下列情况疾病鉴别;
(1)发热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鉴别。
(2)与心脏病并发其他感染鉴别,如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合并肺部,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感染伴发热。
(3)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而心脏体征轻微者,需与伤寒,疟疾及结核等疾病鉴别。
(4)与其他原因所致的栓塞进行鉴别:如脑栓塞,需与脑血栓形成,脑卒中等鉴别;肾栓塞,需与肾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鉴别;肢体动脉栓塞,需与脉管炎鉴别;肠系膜动脉栓塞,需与急腹症鉴别;冠状动脉栓塞,需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状动脉炎等所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鉴别。
预防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是本病首要的治疗措施。及早明确病原体,根据药敏结果早期联合使用足量、有效、杀菌的抗生素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抗生素的应用:选择抗生素要根据致病菌培养结果或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1)一般用药原则:   
①早期用药:除部分病情较轻的亚急性患者病情允许延迟2~4天等待血培养结果选择用药外,其余的急性和亚急性患者特别是在合并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情况下,应在患者入院当天连续做3~5次(每次间隔1h)血培养后,根据临床经验选药,立即开始治疗。   
②足量用药:由于赘生物内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很高,其代谢和增殖相对低下,对机体的防御系统有很强抵抗力,而病原微生物隐藏于赘生物的纤维蛋白和血栓中,且赘生物中无血管分布,抗生素很难渗透进去。因此,应使用大剂量的抗菌药物,使其血清浓度达到体外试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8倍以上,才能保证有足量药物渗入赘生物内,以彻底杀灭深藏于赘生物内的病原微生物。   
③联合用药:选择2~3种杀菌的抗生素联合应用,不但有协同作用,还可减少耐药性,提高疗效。   
④静脉用药:静脉注射给药可以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明显优于肌内注射和口服给药。分次静脉注射和快速静脉滴注因其血浆内药物高峰浓度较高且较恒定,可彻底杀灭赘生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对患者的生活与活动影响较小,故可优先选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目前多选用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等静脉滴注用药。抗菌药物给药次数主要取决于病原微生物和抗生素的种类,原则上是应使病原微生物在两次给药之间不能进行增殖。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有2h的抗生素后效应,即在使用以后,即使抗菌活性消失,病原微生物在2h内仍不能增殖。但以上药物对革兰阴性杆菌则没有抗生素后效应,因此,需每4小时给药1次。   
⑤选用杀菌剂:根据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选用杀菌活性较强的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多肽类(如万古霉素)等进行治疗,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而抑菌性药物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一般仅用于Q热立克次体、鹦鹉热衣原体、布氏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⑥长疗程用药:本病治疗疗程要长,一般应在体温降至正常后继续使用4~6周,有迁徙性脓肿、严重栓塞、真菌性心内膜炎和复发等情况时,疗程应适当延长。   
⑦经验性用药:致病菌不明确者,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和氨基甙类抗菌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联合应用对大多数细菌有杀灭作用,故可首先选用。由于一些病原微生物生长缓慢,或患者在血培养检查之前已使用过抗生素,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数天内常常未能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此时可根据临床经验选择用药。一般来说,急性病例应选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或万古霉素等;对非静脉药瘾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应选用对耐药肠球菌有效的抗生素如大剂量青霉素G或氨苄西林加庆大霉素等治疗,然后再根据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2.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本病应先进行内科治疗,待病情稳定或治愈半年后,视病情程度再考虑手术治疗。下述情况需考虑手术治疗:
①瓣膜穿孔,破裂,腱索离断,发生难治性急性心力衰竭。
②工人瓣膜置换术后感染,内科治疗不能控制。
③并发细菌性动脉瘤破裂或四肢大动脉栓塞。
④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控制时,手术应在加强支持疗法和抗生素控制下尽早进行。据统计,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单纯内科治疗的病死率高达50.0%~90.0%,死亡原因为急性心力衰竭、栓塞、肾功能衰竭、细菌性动脉瘤破裂和严重感染等。临床资料表明,早期联合外科治疗可大大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死率。因此,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对于有手术指征者,应选择适当时机尽快行手术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3.治愈标准及复发: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脾脏缩小,症状消失者,在抗生素疗程结束后的第一、第二及第六周分别作血培养,如临床未见复发,血培养阴性,则可认为治愈。本病复发率约5-10%,多在停药后6周复发,复发多与下列情况有关:
①治疗前病程长。
②抗生素不敏感,剂量或疗程不足。
③有严重肺、脑或心内膜的损害。有上述情况者治疗时抗生素剂量应增大,疗程应延长,复发病例再治疗时,应采取联合用药,加大剂量和延长疗程。   
预后   
本病的病程长短不一,从数天至数周不等,这主要取决于基础心脏病病变的程度、致病微生物的毒力、是否并发瓣膜穿孔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否早期诊断和治疗。亚急性者常由毒力较弱的致病菌如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引起,多侵犯原有心脏瓣膜病变或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患者,病情变化较缓慢,病程常超过6周。据国外资料统计,草绿色链球菌、牛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愈率≥90.0%,肠球菌为75.0%~90.0%,金葡菌为25.0%~75.0%。草绿色链球菌、牛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死率分别4.0%~9.0%,肠球菌为15.0%~20.0%,金葡菌为25.0%~47.0%,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和真菌等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死率超过50.0%。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70.0%~80.0%。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Copyright © 2021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27号

京ICP备180233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