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花斑癣

花斑癣

概述

花斑癣俗称汗斑,是皮肤表浅角质层慢性的真菌轻度感染,常无症状,或只有轻度瘙痒。此病是由嗜脂酵母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所引起的。慢性感染、营养不良等,都可诱发本病。症状表现起初为许多细小点,很快斑点上的脱悄区扩大,融合成环状,颜色一般呈黄棕色或暗棕色,可出现粟粒、黄豆乃至指甲大小的圆形或卵圆形疹,表面覆有极薄糠状鳞屑。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圆形糠秕孢子菌已被证实为本病的致病菌,为条件致病菌,当皮肤多汗,卫生条件差,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罹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时,该菌可由腐生性酵母型转让化成致病性菌丝型,而引起皮肤发病。病原菌为糠秕马拉色菌(Malassezia furfur),又称花斑癣菌。花斑癣菌为人体皮肤的正常菌群。有报道曾从92%正常人的头皮上分离出。其他带菌部位有背、躯干、四肢、面部等。儿童带菌率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带菌率越高。花斑癣菌平时腐生于角质层的表层,为孢子形态。在某些条件下,会从孢子相转变为菌丝相,具有感染力,侵犯周围组织产生损害。诱发因素包括全身或局部使用皮质激素,皮肤使用油脂类制剂、慢性感染、营养不良、细胞外糖原沉着、家族遗传等。但临床上最常见的因素是高温和多汗。

花斑癣全球分布。在温带地区常见于夏秋季。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则十分流行。墨西哥、印度、古巴等很多国家居民发病率高达50%。我国发病率南方高于北方。患者多为成人,男性多于女性。由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不感染动物。

花斑癣菌具嗜脂性,所以皮损多分布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花斑癣菌能产生对黑素细胞有抑制作用和细胞毒作用的二羟酸,从而使花斑癣损害呈现色素减退。亦有人认为是因为花斑癣菌及其代谢产物能阻止阳光透入局部皮肤而干扰了局部皮肤黑素形成所致。

从人体皮肤中能分离出两种形态的花斑癣菌,称正圆形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 orbiculae)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 ovale)。现一般认为它们是同种异名。

(二)发病机制

花斑癣菌具嗜脂性,所以皮损多分布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花斑癣菌能产生对黑素细胞有抑制作用和细胞毒作用的二羟酸,从而使花斑癣损害呈现色素减退。亦有人认为是因为花斑癣菌及其代谢产物能阻止阳光透入局部皮肤而干扰了局部皮肤黑素形成所致。

检查

初起为许多细小斑点,很快其上脱屑区扩大,融合成环状并可见脱色斑点。损害颜色随患者的肤色而异,且与日晒、病情轻重等有关。有时可呈黄棕或暗棕色斑片,在黑皮肤上则呈淡灰色,极难辨认。有时位于毛孔周围,呈丘疹性损害,很少有炎症反应,好发于胸、背及腹部。在热带地区黑色婴儿中有时可见一种临床变型,损害起于尿布部位并很快发展使局部明显脱色,这型即为白色花斑癣或寄生性脱色斑。一般皮损以着色性斑及(或)脱色斑为主,可有痒感,出汗后更为明显。

诊断

诊断

1、夏季发病,冬季隐匿。

2、好发于胸背,腋下,面颈等汗腺丰富部位,亦可侵及头部。

3、皮损为点状或小片状的淡褐色,灰白色细鳞屑斑。

4、自觉症状缺乏,有时有轻微刺痒。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直接镜检见典型花斑癣菌丝即可确诊。

1.直接镜检:刮取鳞屑加10%KOH液直接镜检,见短粗,两头钝圆,微弯曲的菌丝,一般长为10~40µm,宽为2.5~4.0µm,有成堆的圆形或卵圆形厚壁孢子,直径为3~8µm,有时有芽孢,直接镜检阳性即可确定诊断。

2.培养:在Sabouraud琼脂或其他常规培养基表面加1~2ml橄榄油或其他植物油,接种鳞屑后37℃培养,3天后即有奶油色酵母样菌落生长,镜检见酵母样细胞为主,出芽,培养一般不作为诊断的常规。

3.午氏灯检查:午氏灯检查花斑癣皮损和刮取的鳞屑有金黄色荧光。

组织病理:轻度至中度表皮角质增生,真皮可能有少量单核细胞浸润,角质层中部或底部可发现短粗,稍弯曲,腊肠样菌丝和成堆圆形或卵圆形厚壁孢子,有些可出芽,以PAS及GMS染色更为清楚。

鉴别诊断

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白癜风:主要为成片皮肤色素缺失而呈白色,其边缘可有色素沉着。一般无脱屑,无痒感,也无出汗过多后加重史等,加以查菌持久阴性等更有助于鉴别。

(2)玫瑰糠疹:本病初起有母斑,迅即波及全身,为红色椭圆形斑,中央有糠秕状鳞屑,其长轴与皮纹方向一致,检查真菌阴性。

(3)红癣:常局限于腋下、乳房下及腹股沟等皮肤皱折或折迭部位,皮损颜色稍红,鳞屑不易脱落,10%氢氧化钾液涂片不易找到红癣菌,需作特殊染色才可发现。

预防

花斑癣西医治疗

局部使用角质剥脱剂或其他抗真菌制剂,如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咪康唑霜等。或用20%~40%硫代硫酸钠搽剂,每天2次,连续2周。   

大面积花斑癣宜口服酮康唑,每天200mg顿服,连服10天。氟康唑每天50 mg顿服,连续10天。伊曲康唑每天200mg顿服,连服5~7天。   

治疗后遗留的色素减退恢复至正常肤色较慢,照射紫外线可加速恢复。   

花斑癣易复发或再感染。皮肤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患者使用过的内衣裤、汗衫、被单、枕套等应煮沸消毒,或用甲醛(福尔马林)熏蒸。   

花斑癣中医治疗

1.讲究卫生,勤淋浴更衣,防止过度出汗,被褥应经常曝晒。   

2.雄黄解毒散30g加入百部酒120ml,摇匀外擦,每日2~3次。   

3.土槿皮10g,丁香10g加于50%~70%酒精100ml中浸泡1周后外擦。   

4.Ⅱ号癣药水外擦,每日2~3次。   

5.密陀僧散干扑,每日2次。   

6.沐浴疗法:硫黄浴、明矾浴,焦油浴均可选用。   

7.紫外线照射、日光浴均有一定疗效。  

附:Ⅰ号癣药水:土槿皮300g,大枫子肉300g,地肤子300g,蛇床子300g,硫黄150g,白鲜皮300g,枯矾150g,苦参300g,樟脑150g。50%酒精20000ml。将土槿皮打成粗末,大枫子肉捣碎,硫黄研细,枯矾打松,用50%酒精浸泡。第1次加8000ml,浸2天后,倾取清液;第2次加6000ml,再浸2天,倾取清液;第3次再加6000ml,去渣取液。将3次浸出之药液混和,再以樟脑用95%酒精溶解后,加入药液中,候药液澄清,倾取上层清液备用。   

Ⅱ号癣药水:米醋1OOOg,百部、蛇床子、硫黄各240g,土槿皮300g,白砒6g,斑蝥60g,白国樟36g,轻粉36g(或加水杨酸30g,冰醋酸100ml,醋酸铝60g)。先将白砒、硫黄、轻粉各研细末,再同其余药物和米醋浸在瓶中或缸中,待1周后使用。

预后   

当除去鳞屑或皮损痊愈时,留有暂时性的色素减退斑。病程慢性,一般冬天消退,夏天又发。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