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聚合性痤疮

聚合性痤疮

概述

聚合性痤疮(acne conglobata)是痤疮中一种较重类型,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主要与皮脂产生增多,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及毛囊内丙酸痤疮杆菌增殖有关,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主要与皮脂产生增多,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及毛囊内丙酸痤疮杆菌增殖有关,痤疮患者的皮脂腺较大,皮脂腺分泌产生较正常人多。

病因
机体因素(55%):

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主要与皮脂产生增多,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及毛囊内丙酸痤疮杆菌增殖有关,痤疮患者的皮脂腺较大,皮脂腺分泌产生较正常人多,由于皮脂腺分泌增加,皮脂中亚油酸水平相对减少,(两者为负相关性)影响脂肪的合成,导致滤泡上皮缺乏脂肪酸,从而诱导滤泡过度角化,使上皮细胞不能正常脱落,导致毛囊口过度变小,皮脂不能顺畅排出.淤积在毛囊口,形成粉刺。

遗传因素(45%):

本疾病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皮脂腺的发育及皮脂腺的产生受雄激素的支配,而雄激素的增加受年龄,内分泌,遗传等因素影响。

 

 

检查

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偶见于女性,好发于面颊,后背部及臀部,起病缓慢,初起有粉刺,丘疹,脓疱及囊肿等,继之皮损逐渐融合,成为囊肿,触之柔软有波动感,破溃后流出恶臭的脓性或黏液性浆液,形成窦道,在皮下彼此相通,在皮肤上成为萎缩或增生性瘢痕。

患者偶有全身症状,如疲劳,不适,发热,关节痛,长时间处于急性发热期,尤其是溃疡性损害形成阶段,称为急性发热性溃疡性聚合型痤疮(acute febrile ulceriative acne conglobata)

患者多为青年男性,多发于面颊,后背及臀部,以囊肿为主的损害,同时伴有痤疮的其他损害。

中医病机及辨证:由于肺胃湿热,湿热蕴结,脉络淤阻,气血凝滞所致。

诊断

患者多为青年男性,多发于面颊、后背及臀部,以囊肿为主的损害,同时伴有痤疮的其他损害。

根据好发于青年男女面部及胸背上部,可见散在丘疹、脓疱及粉刺,特别是黑头粉刺,慢性经过,不难诊断。

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酒渣鼻:好发于中年人,损害见于鼻部及面部中央,患部潮红充血,常伴毛细血管扩张,无黑头粉刺。

2、痤疮型药疹:有服用碘、溴、雄激素、避孕药及皮质类固醇等药物史,损害无黑头粉刺。

3、职业性痤疮:有接触焦油、机油、石油及石蜡等病史,常伴毛囊角化。好于手背部、前臂、肘等接触部位。

预防

聚合性痤疮西医治疗

(一)治疗   

1.内服 可服用抗生素,或试用内分泌疗法等,参照寻常性痤疮治疗。   

2.外治 除参照寻常性痤疮外,还可用手术治疗。用25号针或其他刺器扩大、剔除囊肿内容物,以利于药物涂在皮损上,该方法适用于寻常痤疮的脓疱及闭合性痤疮。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用10ml针管,将囊肿内容物吸出,用盐酸去炎松2.5~10mg/ml加2%利多卡因,每个皮损内注射0.05~0.25ml,每2~3周重复1次,可预防瘢痕,同时也可用于瘢痕性痤疮。     

(二)预后   

本病病程迁延,时轻时重,常经数年消退,愈后留下明显的瘢痕。

聚合性痤疮中医治疗 

中医在临床上将痤疮分:湿热症,内毒血热症、血虚风燥症。 中医建议,湿热症:一般油性、丘疹型建议抑菌为主可以使用中药配合使用。痤疮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排毒食品。

血虚风燥症:血虚风燥症应注意肝火旺盛,在饮食尽量清淡为主,多吃青菜、芹菜、胡萝卜、一定注意避免面烟酒,同事可以用一些调理气血的药物、止痒润燥、清热利湿进、修复皮损进行治疗,如百肤 乐痤疮灵纯中药效果显著。保持心情舒畅、不要便秘等,最重要是过敏的患者尽量不要接触过敏原。   

一、肺热引起痤疮宜用清泄肺热法

肺热痤疮,多由肺有宿热,复感风邪,遂使肺热不得外泄引起。其症面长丘疹,状如粟米,可挤出白粉色油状物,皮疹以鼻周围为多,亦可见于前额,间或有黑头粉刺,且伴口鼻干燥,大便干结,苔黄,舌红,脉数。当用上法。宜用泻白散 (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 )合枇杷清肺饮(人参、枇杷叶、黄连、黄柏、桑皮、甘草 )化裁治之。   

二、血热引起痤疮 宜用凉血清热法   

血热痤疮,多由情志内伤,气分郁滞,日久化热,热伏营血所致。其症颜面丘疹以口鼻及两眉间为多 面部潮热明显,妇女尚有月经前后丘疹增多,舌红,脉细数等。当用上法。用凉血五花汤 (红花、玫瑰花、鸡冠花、野菊花、凌霄花 )合桃红四物汤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 )加减治之 ,其效颇佳。   

三、胃热引起痤疮 宜用清泻胃肠法   

胃热痤疮,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之物 使肠胃燥结 中焦积热 郁于面部皮肤而致。其症面部丘疹 状如粟米 能挤出白粉样油状物 间有黑头粉刺 以口周为多 亦可见于背部与前胸 且常伴有口干口臭 饮食较多 舌燥 喜冷饮 大便秘结 脉沉实有力等。最宜上法。用清胃散 (黄连、升麻、当归、生地、丹皮、石膏 )加减治之 甚验。

四、热毒引起痤疮 宜用清热解毒法   

此痤疮多由肺胃蕴热上炎 复感外界毒邪 热毒相结 蕴于面部皮肤引起。其症为面部有散在丘疹 以小脓疱为主 周围常有红晕 自觉疼痛 严重时可火欣红肿痛 伴有发热 舌红苔燥 脉实数等。当以上法治之。用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随症出入 其效非常。   

五、湿毒血瘀引起痤疮 宜用除湿化瘀法   

这种类型的痤疮 多由素体蕴湿 郁于肌肤 复感外界毒邪 致湿毒凝聚 阻滞经络 气血不和而成。其症除丘疹、脓疱外 常以结节囊肿为主 皮肤出油较多。最宜上法。用除湿解毒汤 (土茯苓、薏苡仁、萆艹解 、车前子、大豆黄卷、泽泻、板蓝根、赤芍 )加减治之 必收良效。  

中成药

中医主要采用清热祛风、凉血利湿的方法:

1、成药可选用防风通圣丸、归参丸等,内服可用枇杷叶、桑皮、苦参、赤药、丹皮、菊花、生草,水煎服,日服一剂。大便干燥者,可酌加酒军;结节性囊肿可酌加贝母、凌霄花。外治可用颠倒散,每晚用茶水调后搽患处,白天洗掉。

2、白芍3克、细辛3克、通草2克、桃仁3克,加大枣两枚掰开。每日早七时下午四时开水泡服,八剂一疗程。服到痘痘或大便排出为起效,再继续坚持到光洁的那一天。不用熬药,只要把药放入一个塑料旅行杯(杯口带滤网的那种)用开水冲泡服用即可。

药方

【方一】浙贝母、白附子、菊花叶、防风、白芷、滑石各,皂角。将6味为细末,用皂角蒸熟去筋膜,同药捣为丸,早晚擦面。本方祛风清热,适用于痤疮、雀斑。

【方二】赤小豆,细辛,麻黄,银花,泽泻,茯苓,车前子,神曲克,红花,甘草。煎汤代茶,1日1剂,并用药液清洗患部,早、晚各1次。本方功能消疮,适用于痤疮。

【方三】红萝卜汁消粉刺:取红萝卜1000克,洗净压汁,8枚桃树叶煎水汁400毫升,倒入萝卜汁里,用此法洗脸,每日洗脸三次,一日一剂,坚持洗三天,粉刺既可消除。泡永久花治“青春痘”。

偏方

【方一】银杏仁适量,切成片,每晚睡前温水洗净患部(不可用香皂、肥皂),取银杏仁片反复擦患部,边擦边削去用过的部分。每次用1~2粒,一般7~10次即可见效。

【方二】鲜樱桃枝叶、鲜桃树枝叶各50克,鲜槐树枝叶、鲜柳树枝叶各40克,鲜猪苦胆2~3个。将各种枝叶切碎,加水煎沸,加入猪苦胆汁,熏洗患部。每日2~3次,每剂用猪苦胆1个。

【方三】枇杷叶、夏枯草、桑白皮,银银花、连翘、黄芩,海浮石,生甘草。水煎2次,药液混合,2次分服,每日1剂。 丹参100克。研为细粉,每天3次,每次3克内服。一般2周后即可好转,约6~8周痤疮减少。可逐渐减量,每天1次,每次3克。 硫磺、川军各等份,研细粉,用清水调和,敷于患处。每日2~3次。 枯矾10克,硫磺、大黄各5克,黄连、黄柏各3克。冷开水100毫升浸泡1昼夜。每晚睡前将药液摇匀,涂于患部。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