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腺瘤与大肠癌关系密切,目前研究认为至少80%的大肠癌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历时大约5年以上,平均10~15年,积极诊治大肠腺瘤是控制、减少大肠癌的重要途径。
(一)发病原因
大肠瘤属癌前病变,表现为大肠黏膜上大小不一的凸起物。
(二)发病机制
大肠腺瘤表现为大肠黏膜上大小不一的突起物,可分为有蒂型和广基型,组织学切片上可见多少不等的绒毛状成分,根据腺瘤中绒毛状成分所占比例的不同而将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成分占20%以下),混合性腺瘤(绒毛状成分占20%~80%)和绒毛状腺瘤(绒毛状成分占80%以上)3种,临床上以管状腺瘤最为多见,占70%左右,由于其分类特点,只有当对完整的腺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后,才能确定腺瘤的组织学类型。
虽然大部分的大肠癌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但不是所有大肠腺瘤均发生癌变,腺瘤的癌变与下述因素有关。
1.腺瘤大小:一般来讲随着腺瘤的增大其癌变机会显著上升,据文献报道,直径<1cm,1~2cm,>2cm的腺瘤原位癌的发生率分别为1.7%~2.6%,6,5%~24.3%,12%~25%,浸润性癌的发生率分别为1%~1.3%,9.5%~9.8%,41.7%~46.1%,近年来发现一种扁平隆起型小腺瘤,直径常<1cm,可伴中心凹陷,其恶变率高,但却易漏诊,故肠镜检查时须仔细。
2.病理类型:腺瘤中绒毛状成分越多越易癌变,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混合性腺瘤次之,管状腺瘤癌变率较低。
3.腺瘤外形:广基型腺瘤癌变率明显高于有蒂型腺瘤。
4.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随着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增高癌变率显著上升,轻度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发生率约5.7%,中度为18%,重度达34.5%。
大肠腺瘤的症状与其大小及所处部位有关,小的腺瘤常无症状,较大腺瘤的症状可归纳如下:
1.便血:可为程度不同的便血,如出血量较少或腺瘤位于右半结肠时,常不易为肉眼觉察,大便潜血试验可能为阳性。
2.肠道刺激症状:表现为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多见于绒毛状腺瘤。
3.肠套叠或伴肠梗阻:较大的有蒂腺瘤可引起肠套叠或伴肠梗阻而致腹痛。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2.试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
1.肠结核:大多数患者有原发性结核病灶存在,有午后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粪便多呈黄色稀便,带黏液而少脓血,腹泻与便秘常交替出现,0T试验阳性,结肠镜及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2.结肠息肉:也可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症状,易与结肠癌相混淆,但结肠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资鉴别。
3.阑尾脓肿:有急慢性阑尾炎或右下腹痛史,可有右下腹压痛及腹肌紧张,周围血象升高,腹部B超或CT检查可发现有下腹液性包块,结肠镜检查或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排除盲肠肿瘤。
大肠腺瘤西医治疗
(一)治疗
大肠腺瘤属癌前病变,一经发现均应及时处理。多数腺瘤可通过镜下切除,肠镜无法切除时(多数为直径大于2cm的绒毛状广基腺瘤)则应手术切除。对于术后病检无癌变者无须进一步治疗;有癌变者应根据浸润深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1.镜下切除:镜下切除的方法有圈套凝切法、活检钳凝切法、电凝器灼除法等。对于有蒂型腺瘤可行圈套切除,对于小于0.5cm的广基型腺瘤可采用活检钳凝切法或电凝器灼除法,0.5~1cm的广基型可采用圈套凝切法进行切除。
2.手术切除:对于直径大于2cm的绒毛状广基腺瘤不宜经肠镜分块切除,而应采用手术切除,一般按大肠癌手术处理原则进行。
3.腺瘤癌变的处理:
(1)癌局限于黏膜层者,采用局部切除术,术后肠镜随访。
(2)癌变侵入黏膜下层而未达固有肌层者,我国通常根据腺瘤病理类型决定手术方式。
①管状腺瘤:如果切缘无癌,或切片中无血管和淋巴管受累,或癌细胞分化好,或病理学检查证实腺瘤完全切除,一般只需局部切除加密切随访即可。
②绒毛状腺瘤:由于其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高达29%~44%,因此应按通常的大肠癌作包括淋巴结清除的肠切除术。
③混合性腺瘤:如为有蒂型,其处理原则与管状腺瘤癌变限于黏膜下层时相同,如为广基型,则与绒毛状腺瘤癌变限于黏膜下层时的处理原则相同。
(3)腺瘤癌变浸润至肌层者,行根治性肠切除术。
(二)预后
多注意身体状况,注意生活饮食。
大肠腺瘤中医治疗
1. 肝脾不调证
【主症】胁胀作痛,腹胀食少,情绪抑郁或急躁,便溏,或腹痛软便,泻后痛减,脉弦缓。
【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砂仁,木香,防风、白芍,薏仁,黄芪,陈皮,半夏,内金,焦三仙等。
2. 脾虚气滞证
【主症】胃脘、胁肋胀满疼痛,嗳气,呃逆,吞酸,情绪抑郁,不欲食,苔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
【方药】太子参,茯苓,生白术,甘草,砂仁,木香,丹皮,白芍,内金,焦三仙,生麦芽,柴胡等。
3. 脾肾阳虚证
【主症】畏冷肢凉,面色白,腰酸,腹部冷痛,久泻久痢,或完谷不化,或浮肿少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吴茱萸等。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