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埃利希体病

埃利希体病

概述

人类埃利希体病(human ehrlichiosis)是由埃利希体(Ehrlichia)经蜱传播所引起,病原体侵犯单核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在细胞质里形成桑葚状包涵体。患者突然发病,症状酷似落基山斑点热,少见皮疹。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伴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异常,如有严重并发症可引起死亡。因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与立克次体病相似,有人将其归入斑点热类疾病。

病因

蜱叮咬(40%):

蜱传埃立克体是通过蜱的叮咬进入人体内,经微血管或淋巴道进入有关脏器,经免疫组化分析,发现查菲埃立克体主要存在脾,肝,骨髓和淋巴结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器官和组织,查菲埃立克体主要侵犯单核巨噬细胞中,偶有淋巴细胞,但不侵入多核白细胞,该病原体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直接引起宿主细胞损坏,或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应答,使免疫细胞释放出各种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介质,导致组织损伤,灶性坏死及肉芽肿形成等,在骨髓中,可见骨髓肉芽肿形成,骨髓增生及巨核细胞增生;在肝脏,形成环状肉芽肿及局灶性肝坏死。在肺脏,可见广泛性肺泡损害,间质性肺炎及肺出血,存肾,脾,心,肝,脑,脑膜,肺等脏器的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但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

吞噬细胞(40%):

埃立克体群(包括人嗜粒细胞埃立克体)主要侵犯骨髓前体细胞,在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中生长繁殖,使中性粒细胞的黏附,游走,吞噬及杀菌能力降低,并影响淋巴细胞,使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及增生减少,抗体产生减少,致使患者易发生机会性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由于单核-巨噬细胞相对增加,外周血细胞在脾,肝,淋巴结中破坏也会增多,致使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传染性单核细胞埃立克体主要侵犯单核-巨噬细胞,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及正常和非典型淋巴细胞增加等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病理特征,动物感染发现有明显脾肿大。

检查

潜伏期约12~14天,患者临床表现与落基山斑点热几乎很难区别,均突然发病,寒战,高热,常伴缓脉(<90次/分),头痛,肌肉疼痛,恶心,呕吐,乏力,不适,体检无明显体征,约20%由恰非埃利希体感染的患者出现皮疹,但HGE感染的患者无皮疹,皮疹呈多种形态,有斑疹或丘疹,或斑丘疹,出血疹,或红斑,常见于胸部,腿部和手臂,皮疹约在发病5天后出现,自然病程平均7天(3~19天)。

老年患者易成重症,重症患者可出现肾衰竭,脑膜炎,昏迷,DIC,甚至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造血细胞再生障碍,血液成分分离破坏(即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不及时可致死亡。

诊断

根据患者去过本病流行地区,有蜱叮咬史或进入多蜱地区的流行病学资料,同时伴有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异常数据,白细胞涂片染色如见桑葚状包涵体可进行诊断,免疫荧光检查和PCR测埃利希体抗体或DNA,可进行确诊。

临床上除与落基山斑点热容易混淆外,还应和科罗拉多蜱咬热(Colorado tick fever,CTF)及莱姆病进行鉴别,CTF是由呼肠病毒科考蒂病毒(coltivirus)经蜱传播,流行于美国西部,起病突然,有寒战高热,可有相对缓脉,恶心,但无呕吐,白细胞减少,约半数患者在起病2~3天后体温下降,症状大多消失,1~2天后,又开始发热,体温更高,症状更重,热型呈马鞍状,称“鞍背热”,类似登革热,由于有典型热型,临床上不难鉴别,莱姆病也系蜱传,为包柔疏螺旋体感染,临床上有典型的移行性红斑,白细胞不减少,血小板也不降低,可资鉴别。

预防

埃利希体病西医治疗

早期应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在1~2天后退热,且预后良好。具体有以下两种:

1、多西环素100mg每12小时1次,共两次,然后100mg,1次/d,至少连用至热退3天以后。

2、四环素500mg,1次/d;或氯霉素500mg,1次/d。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因为全血细胞减少等症状可在抗生素治疗控制症状以后很快消失,因此患者并不需应用肝素。

埃利希体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