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插血吸虫病是由间插血吸虫(schistosome intercalatum)寄生于肠道静脉所致的地方性寄生虫病。
(一)发病原因
该虫成虫大小随宿主而异,易与其他种血吸虫混淆,雄虫长11.5~14.5mm,宽0.3~0.5mm;睾丸2~7个,多数4个,腹面,侧方及背面有小棘,自睾丸后方起,表皮有小结节,雌虫长13~24mm,宽0.2~0.25mm,卵巢位于肠支之间,大都呈螺旋状扭曲,子宫内虫卵平均140μm×37μm,约有25%~60%的虫在感染后80天开始产卵,最多每虫产卵122个,卵末端有棘,微弯,卵壳耐酸染色阳性,以Bouin液固定,其所包含毛蚴中间凹陷呈眼镜玻璃状,间插血吸虫的特征是:①组织切片中虫卵娄-尼染色反应阳性;②尾蚴喜集结水面或接近水面处;③尾蚴有附着外物的倾向;④尾蚴的腺分泌物呈颗粒线样;⑤在大多数传播点仅出现间插血吸虫,只有很少几个地方和曼索血吸虫同在,只在喀麦隆与埃及血吸虫同在。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与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病基本相同。
插血吸虫的特征是:
①组织切片中虫卵娄-尼染色反应阳性;
②尾蚴喜集结水面或接近水面处;
③尾蚴有附着外物的倾向;
④尾蚴的腺分泌物呈颗粒线样;
⑤在大多数传播点仅出现间插血吸虫,只有很少几个地方和曼索血吸虫同在,只在喀麦隆与埃及血吸虫同在。
多数病人感染后可无明显症状,感染严重者可有左髂骨骤起疼痛,因雌虫产卵于宿主肠系膜小静脉中,此虫所致的宿主反应较轻,肝活检可见虫卵周围有嗜酸性脓肿形成,肠镜检查可见直肠瓣附近黏膜充血,肠壁发炎或有息肉形成,患者可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大便内有血及黏液,里急后重等。
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 有中非西部,扎伊尔,喀麦隆,加蓬等国流行区旅居史,疫水接触史。
2.临床表现 可有左髂窝骤起疼痛,可有消化道症状,大便有黏液或血及里急后重等病史。
3.实验室检查 在大便和直肠黏膜中找到典型虫卵即可确诊,虫卵耐酸染色阳性反应,虫卵内的毛蚴呈眼镜玻璃状是其特色。
鉴别诊断
急性血吸虫病有误诊为伤寒,阿米巴肝脓肿,粟粒性结核等,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不可忽视,慢性血吸虫病肝脾肿大型应与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鉴别,后者食欲减退,乏力,肝区疼痛与肝功能减损均较明显,急性和少数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可有HBsAg假阳性(RPHA法),与嗜异性抗体有关,故应同时检查血清中其他乙型肝炎的标志或不使用RPHA法,血吸虫病患者有腹泻,便血者粪便孵化阳性,而且毛蚴数较多,易与阿米巴痢疾,慢性菌痢鉴别,晚期血吸虫病与门脉性及坏死后肝硬化的鉴别:前者常有慢性腹泻便血史,门静脉高压引起巨脾与食管下段静脉曲张较多见,肝功能损害较轻,黄疸,蜘蛛痣与肝掌较少见,但仍需依赖多次病原学与免疫学试验检查才能鉴别,应当指出,在流行区血吸虫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在国内较为常见,此外,在流行区的癫痫患者均应除外脑血吸虫病的可能。
间插血吸虫病西医治疗
吡喹酮治疗间插血吸虫感染疗效优异。剂量为30mg/kg,4小时1次,共2次。也可用尼立达唑,每日25mg/kg,分2次服,连服7天。
预后
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对于有严重并发症患者预后较差。
间插血吸虫病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1.虫毒犯肺证:发热恶寒,汗少,头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夹血,或皮肤红疹瘙痒,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宣肺透邪。麻杏石甘汤加薄荷、蝉蜕、芦根等。
2.肠道湿热证:高热持续不退,或汗出热退而复作,口渴烦躁,恶心欲吐,肠鸣腹痛,腹泻,或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利肠道湿热。葛根芩连汤加减。
3.肝胆湿热证:发热缠绵不解,皮肤巩膜黄染,黄色鲜明,右胁胀痛,胁下有痞块,甚或腹胀如鼓,触之有水,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清利肝胆湿热。甘露消毒丹加减,或茵陈四苓散加减。
4.热毒陷营证:高热不退,口渴烦躁,头痛呕吐,神昏谵语,或四肢抽搐,舌红绛,苔黄糙,脉细数。清营解毒。清瘟败毒饮加减。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