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

概述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hyperkeratosis lenticularis perstans)本病为发生于足背和四肢的形如凸镜面或扁豆状的过度角化,临床上罕见。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检查

好发于30~60岁的男性,损害初发于足背,为针头大淡红色疣状角化性丘疹,表面粗糙,或为红斑鳞屑性,形如凸镜面或扁豆状孤立斑丘疹,中央鳞屑较厚,外周鳞屑细小,若将鳞屑剥离,可见小的出血点,为银屑病样皮损,早期多为局限性,后期皮损增多,累及小腿,两臂,掌跖等处,掌跖部的皮损为针尖状角化性丘疹和凹窝,皮损对称分布,躯干部罕见,病程迁延,可持续终身,自觉症状缺如或轻微。

 

诊断

诊断

根据四肢为主的疣状角化性丘疹,组织病理有特征性的塔尖样角化过度的表现,即可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1.灰泥角化病 角化性丘疹易于去除,且其下无出血点。

2.毛囊及毛囊旁角化过度病(Kyrle病) 皮损中央有角质栓,除去角质栓,呈火山口形凹陷,可累及任何部位,但掌跖部罕见,病理改变为毛囊角化过度,角化不全,并有向真皮穿透现象。

3.银屑病 组织病理改变有特征性,可以鉴别。

4.其他 如疣状肢端角化症,脂溢性角化病,扁平疣,前两者无真皮损害,后者表皮细胞有空泡变性。

预防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西医治疗

可内服维生素E及维A酸类药物。可外用角质剥脱剂如5%水杨酸软膏等,或皮质类固醇类制剂、氟尿嘧啶(5-Fu)和阿维A酯(依曲替酯)等。表浅切除后不再复发。

预后

病程迁延,可持续终身。自觉症状缺如或轻微。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中医治疗

中医药方

全当归、黄芪、苦参、蚤休、白蒺藜、土茯苓、枳实、羌活、北五味子或南五味子、甘草、赶风柴、木贼草,5副煎服。

上方休、白蒺藜、土茯苓、赶风柴(裸花紫珠),加食用白醋(500ml)和医用酒精(500ml)浸泡30天以上,用浸泡液外涂。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