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结石性胆囊炎

结石性胆囊炎

概述
结石性胆囊炎系指胆囊由于长期或间歇地受到胆囊内结石的刺激或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其临床表现取决于结石的部位、大小、是否引起感染、梗阻以及梗阻的部位和程度。结石性胆囊炎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病变。
 
病因
肥胖(20%): 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人发病率为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肥胖人更易患病原因在于其体内的胆固醇合成量绝对增加,或者比较胆汁酸和磷脂相对增加,使胆固醇过饱和。
年龄(10%):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本病在儿童期少见,其发生可能与溶血或先天性胆道疾病有关。年龄在40~69 岁的5 年发病率是低年龄组的4 倍,高发与低发的分界线为40 岁,各国的报道虽有一定差异,但发病的高峰年龄都在40~50 岁这一年龄段。
性别差异(5%): 超声诊断研究结果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2,性别比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胆固醇结石发病方面,胆囊的胆色素结石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女性胆固醇结石高发可能与雌激素降低胆流、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分泌、降低总胆汁酸量和活性,以及黄体酮影响胆囊动力、使胆汁淤滞有关。
生育(5%): 妊娠可促进结石的形成,并且妊娠次数与发病率呈正相关,这种观点已经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所证明。妊娠易发生结石的原因有:
①孕期的雌激素增加使胆汁成分发生变化,可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
②妊娠期的胆囊排空滞缓,B超显示,孕妇空腹时,胆囊体积增大,收缩后残留体积增大,胆囊收缩速率减小。
③孕期和产后的体重变化也影响胆汁成分,改变了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促进了胆固醇结晶的形成。
地区差异(10%): 不同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别,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人结石性胆囊炎患病率高,而非洲的许多地方胆石病罕见。国家和地区间的胆石类型亦不同,在瑞典、德国等国家以胆固醇结石为主,而英国则碳酸钙结石比其他国家发病率高。
饮食因素(10%): 饮食习惯是影响胆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进食精制食物、高胆固醇食物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因为精制碳水化合物增加胆汁胆固醇饱和度。
遗传因素(5%): 结石性胆囊炎发病在种族之间的差异亦提示遗传因素是发病机制之一。凡有印第安族基因的人群,其胆石发病率就高。以单卵双胎为对象的研究证明,患者的亲属中发生胆石的危险性亦高,而结石性胆囊炎家族内的发病率,其发病年龄亦提前,故具有遗传倾向。
其他因素(10%): 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亦与肝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胃肠外营养、手术创伤和应用某些药物有关。如肝硬化患者的发病率为无肝硬化的3倍,而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是无糖尿病患者的2 倍。石性胆囊炎的形成原因考虑与脂类代谢、成核时间、胆囊运动功能、细菌基因片段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检查
症状
1、胆囊内结石一般不产生胆绞痛的症状,称为静止性结石,可有右上腹隐痛,反酸,嗳气,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在摄取油腻食物后明显,如伴有感染时可有急性胆囊炎的症状。
2、胆囊管内结石可有胆绞痛的表现,突发性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向肩背部放散,伴恶心,呕吐等,问诊要点详见急慢性胆囊炎。
体征
1、胆囊内结石可无阳性体征,少数结石过大时可触及胆囊。
2、胆囊管内结石者,右上腹压痛,Murphy征阳性,右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胆囊,有压痛,如出现胆囊穿孔可有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急性腹膜炎的体征,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疸。
 
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酒精性肝炎,急性胰腺炎,右下肺炎,肾盂肾炎,急性右心衰竭,消化性溃疡并发急性穿孔等疾病。
预防
结石性胆囊炎西医治疗
1、 如胆囊炎伴有胆石者,症状反复不缓解,无其它严重疾病,可开住院证收住院行外科手术治疗。   
2、如病人不同意手术或或症状较轻无反复发作者,可内科保守治疗。嘱病人平时低脂饮食、可口服消炎利胆片6片每日3次或33-50%硫酸镁10ml每日3次,另外可口服一些溶石或排石的中药治疗。
结石性胆囊炎中医治疗
1、气滞证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助柴胡行气疏肝、和血止痛,使肝气条达,血脉通畅而痛止。白芍养阴柔肝,合甘草可缓急止痛。恶心、呕吐者可加旋复花、代赭石;伴黄疸者加茵陈;合并胆石症者可加金钱草、海金砂
2、血瘀证
【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方中五灵脂主入肝经血分,能通利血脉。散瘀止痛;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止痛;香附、元胡、乌药,枳壳疏肝行气止痛,故行气止痛作用较强;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热盛者加银花、连翘;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黄连;湿重者加厚朴、苍术;腑实便秘者加生大黄
3、湿热证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方药】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方中柴胡疏肝利胆;茵陈善清利湿热、退黄疸;栀子、黄芩清热化湿;大黄、枳实通腑泻热;半夏辛开苦降、有助清化湿热;芍药缓急止痛。右胁下痛剧加川楝子、元胡;右胁下触及包块、压痛拒按者加桃仁、赤芍;恶心呕吐者加竹茹、旋复花
4、脓毒证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清营汤加减。方中犀角清心、凉血、解毒,生地清营凉血;元参、麦冬养阴清热;银花、连翘、黄连、竹叶清热解毒以透邪热
湿热重者加茵陈、黄芩;腑实便秘可加大黄、枳实;神昏谵语者可服安宫牛黄丸;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者加服独参汤补气固脱以救急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Copyright © 2021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27号

京ICP备180233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