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概述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是一种嗜酸性粒细胞局限性或弥漫性的胃肠道浸润的病变,伴有或不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增加,临床表现多样,胃肠道症状主要以腹痛为主,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病因迄今未明,有认为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病变组织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广泛浸润,约80%的患者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约50%的患者有个人或家庭变态反应史,故本病可能系对内、外源性过敏原发生全身或局部性变态反应而致,血清中IgG、IgA增高,亦说明有免疫反应参与。实验室检查可见多数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增高,但外周血嗜酸粒细胞不是本病诊断的金标准,对于有腹水表现的患者腹水细胞学检查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骨髓穿刺、腹水细胞学检查,内镜病理检查对本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内镜辅助治疗。目前以药物为主。糖皮质激素是主要治疗药物,疗效较好。该病易复发,但无癌变倾向。由于本病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本病较为少见,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不充分,常常造成漏诊,误诊,延误诊断。 原发于胃肠道的嗜酸性细胞良性浸润性疾病,其特点是在进食某种食物后出现胃肠道症状、体征、嗜酸粒细胞增多以及其他异常实验室改变,皮质激素对本病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嗜酸细胞性胃炎的病因不甚明确,一般认为是对外源性或内源性过敏原的变态反应所致,近半数患者个人或家族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或荨麻疹病史;部分患者的症状可由某些食物如牛奶,蛋类,羊肉,海虾或某些药物诸如磺胺,痢特灵和消炎痛等诱发;某些病人摄食某些特异性食物后,血中IgE水平增高,并伴有相应的症状,因而认为本病与特殊食物过敏有关。
(二)发病机制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以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认为本病受某些物质刺激引起全身或局部过敏反应,是继发于某种原因不明抗原和过敏反应的一种综合征,一般认为是通过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各种酶类,造成组织损伤导致发病,根据本病用激素治疗有效,部分病人血液IgE增高,有过敏史或家族史,提出Ⅰ型变态反应假说,认为由于某种因素破坏了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食物等抗原进入组织,使肥大细胞致敏并脱颗粒,释放组胺嗜酸细胞趋化因子等,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脱颗粒,造成组织损伤,所释放的嗜酸性粒细胞过氧化酶又进一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形成恶性循环,除外Ⅰ型过敏反应外,免疫功能异常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发病中占重要位置,但尚未发现一致的免疫功能异常,有提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消化道的特异性炎症,这种嗜酸性炎症是某些不明抗原引起的过敏反应,可作为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乳蛋白结肠炎反应的一部分。
有报告指出嗜酸细胞性肠炎有遗传倾向,因无家族性调查,还不能有定论。
累及部位可以从食管到直肠各段,以小肠和胃受累最为常见,组织学特点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聚集成堆,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以累及胃肠壁全层,也可以某一层受累为主,最常见为黏膜和黏膜下层,其次为肌层,浆膜层少见,其他病理改变有水肿,小肠绒毛萎缩,黏膜及腺上皮细胞坏死和再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见于任何炎症过程,同时有其他炎性细胞明显增加时,应注意与之鉴别。
Ureless分类法:
Ⅰ型:广泛型嗜酸性细胞浸润性胃炎(简称嗜酸性胃肠炎),其中包括多肠性(Polyenteric),单肠法( Monoenteric),局限性( Regional)。
Ⅱ型:局限性嗜酸性细胞浸润性肉芽肿(简称嗜酸性肉芽肿),其中包括局限性(Regional),类息肉性( Polypoid)。
本病可广泛累及胃肠道,可从咽至直肠,其中以胃和小肠受累最为常见,肝脏,大网膜等处亦可受到侵犯 ,镜下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以聚积成堆,可累及为粘膜和粘膜下层,也可以某一层受累为主,最常见为粘膜和粘膜下层,其次为肌层,浆膜层最少见。
Ⅰ型(嗜酸性胃肠炎):为胃肠炎的特性类型,纤维胃镜检查,弥漫型为粘膜充血,水肿,增厚,偶见表浅溃疡糜烂,胃部病变酷似一般浅表性胃炎,活检证实有大量嗜酸细胞浸润,肠道病变多为弥漫型,受累肠壁水肿,增厚,浆膜面失去光泽,有纤维素渗出物覆盖,单肠性表一同多为胃或小肠的某一脏器病变,局限性者病变局限,发生于胃部者,病变往往在胃幽门或胃窦部,多肠性者,胃,十二指肠,小肠等处均有病变,往往为广泛性,非延续性病变。
Kleim根据嗜酸性细胞浸润程度,将病变分为3种:
1.粘膜病变突出型:以粘膜浸润为主,有粘膜水肿,溃疡,并因之导致失血,缺铁,吸收不良及低蛋白等。
2.肌层病变突出型:以肌层浸润为主,胃肠壁呈结节状增厚,并向胃肠内凸出,导致幽门或肠道的狭窄与梗阻,临床上需与Ⅱ型(嗜酸性肉芽肿)鉴别。
3.浆膜病变突出型:以浆膜浸润为主,浆膜增厚,水肿,往往有肠系膜淋巴结受累,多有嗜酸性(或嗜酸粒细胞)腹水。
Ⅱ型(嗜酸性肉芽肿):
本型少见。可在粘膜下形成单发或多发性肿物,往往出现幽门梗阻。以胃部(胃窦部)最为多见。且向周围扩展生长,侵及回肠、结肠处。为坚实或橡皮样息肉状肿块、无蒂或有蒂凸入腔内,表面光滑,有粘膜覆盖。嗜酸性肉芽以胃部受累(53%)最多见,其次结肠、直肠(28%),小肠较少(16%)。
 
检查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发病最多,无性别差异,病变可侵犯自食管至结肠的全消化道黏膜,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依赖于胃肠壁受浸润的深度和食管胃小肠和结肠病变的有无。
根据病变浸润层次不同临床可分为3型。
1.黏膜型(Ⅰ型)病变主要侵犯胃肠黏膜组织,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和腰背痛,进食特殊过敏食物可使症状加重,体检可发现皮肤湿疹,荨麻疹,足踝部水肿等,部分患者还可因胃肠道出血表现为贫血,病变广泛时出现小肠吸收不良,蛋白丢失性肠病,贫血等全身性表现,青少年出现发育不良,生长迟缓,女性可有继发性闭经。
2.肌层型(Ⅱ型)以肌层病变为主,由于本型胃和小肠壁增厚,僵硬,临床主要表现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幽门和小肠梗阻,恶心,呕吐,腹痛,抗酸药或抗胆碱药难以缓解。
3.浆膜型(Ⅲ型)浆膜下层病变为主,相对少见,占整个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10%左右,可出现腹水,腹水中含大量的嗜酸性细胞,本型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两型并存。
根据病变累及范围不同还可分为以下2型
Ⅰ型(局限型):多见于中青年患者,疼痛的部位为上腹部,呈痉挛性疼痛,患者无过敏史,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正常,白细胞计数正常,胃肠道钡餐检查可发现胃内有肿块,可出现幽门梗阻。
Ⅱ型 (弥漫型)此型患者的发病年龄多低于局限型患者,男性多见,胃肠道黏膜呈弥漫性的水肿、糜烂、充血表现,临床表现与局限型无明显差别。
诊断
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血象,放射学和内镜加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1.Talley标准
(1)存在胃肠道症状。
(2)活检病理显示从食管到结肠的胃肠道有1个或1个以上部位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或有放射学结肠异常伴周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除外寄生虫感染和胃肠道以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如结缔组织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克罗恩病,淋巴瘤,原发性淀粉样变性Menetrieri病等。
2.Leinbach标准
(1)进食特殊食物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和体征。
(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组织学证明胃肠道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浸润。
鉴别诊断
1.消化不良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病人可有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但常缺乏特异性,对于以消化不良为表现的病人要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胃癌,慢性胰炎等鉴别。
2.肠梗阻 肌层型常可发生肠梗阻,要注意除外胃肠肿瘤和肠道血管性疾病等。
3.腹水 多见于浆膜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腹水常规和生化检查,腹水CEA检测,腹水病理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性疾病,它也可累及胃肠道,60%累及肝脏,14%累及胃肠道,弥漫性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除胃肠道外,常有50%累及胃肠道外的器官。
5.肠道寄生虫感染 可引起各种非特异性消化道系统症状,同时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反复检查粪便虫卵可以鉴别。
6.变态反应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除可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外,各有其临床表现。
7.嗜酸性肉芽肿 主要发生在胃,大小肠,呈局限性包块,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一般不升高,病理学特点为嗜酸性肉芽肿混于结缔组织基质中。
8.风湿性疾病 各种血管炎,如变态反应性肉芽肿病(Churg-Strauss综合征)和结节性多动脉炎,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硬皮病,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可累及胃肠道,出现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小肠黏膜活检有助于鉴别诊断。
 
 
预防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西医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去除过敏原,抑制变态反应和稳定肥大细胞,达到缓解症状,清除病变。  
(一)内科治疗  
1.饮食的控制
对于确定的或可疑的过敏食物或药物应立即停止使用。没有食物和药物过敏史者,可采取序贯法逐个排除可能引起致敏的食物,诸如牛奶(特别在儿童)、蛋类、肉类、海虾、麦胶制品以及敏感的药物。许多病人在从饮食中排除有关致病食物或药物后,腹部疼痛和腹泻迅速改善,特别是以粘膜病变为主的病人,效果更明显。虽然饮食控制不一定能治愈本病,但一般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总应把饮食控制作为基本措施,而首先应用。  
2.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激素对本病有良好疗效,多数病例在用药后1~2周内症状即改善,表现为腹部痉挛性疼痛迅速消除,腹泻减轻和消失,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降至正常水平。以腹水为主要表现的浆膜型患者在激素应用后7~10天腹水完全消失。远期疗效也甚好。个别病例激素治疗不能完全消除症状,加用硫唑嘌呤常用良好疗效(每日50~100mg)。
一般应用强的松20~40mg/d,口服,连用7~14天作为一疗程。也可应用相当剂量的地塞米松。  
3.色甘酸二钠的应用
色甘酸二钠(色甘酸钠)系肥大细胞稳定剂,可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其脱颗粒反应,防止组织胺、慢反应物质和缓激肽等介质的释放而发挥其抗过敏作用。1988年Moots报告一例强的松治疗失败的患者应用色甘酸二钠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100mg,每日4次口服。10天后症状渐好转,一个月后完全缓解,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由71%降至4%,10周后完全康复,体重增加10kg。Di-Gioacchino报告2例每日服1200mg色甘酸二钠,治疗4~5月后症状消失,炎症消退,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完全恢复正常。  
色甘酸二钠的用法为40~60mg,每日3次。也有用至800~1200mg/d。疗程从6周至5月不等。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副反应者可改用色甘酸二钠治疗,作为前者的替代药物。  
(二)手术治疗  
病变局限以肌层浸润为主的患者,常有幽门梗阻或小肠梗阻,可考虑行胃次全切除或肠段切除或胃肠吻合术。术后如仍有症状或嗜酸粒细胞升高者,尚可应用小剂量强的松,5mg或2.5mg/d口服,维持治疗一段时间。  
预后  
本病是一种自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虽可反复发作,但长期随访未见恶变,多数预后良好。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中医治疗
1、脾胃虚弱
【症见】禀赋不足,素体脾虚,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泻,大便溏薄,呕吐清水,且时作时休,面色不华,乏力倦怠,舌淡,脉弱
【治法】健脾理气,和胃止泻
【方药】人参3克、白术、山药、茯苓、白扁豆、陈皮、砂仁、薏苡仁、甘草
2、食滞胃肠
【症见】恶心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泻下秽臭,气迫不爽,泻后痛减,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焦山楂、神曲、制半夏、茯苓、陈皮、莱菔于10克、大腹皮10克。
3、寒湿阻滞
【症见】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灞。
【治法】散寒除湿,和中止泻。
【方药】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清半夏、白术、陈皮、厚朴、生姜、甘草
4、肠胃湿热
【症见】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木香、茯苓、车前子、白扁豆、薏苡仁、荷叶、生甘草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Copyright © 2021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27号

京ICP备180233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