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吻合口溃疡

吻合口溃疡

概述

吻合口溃疡是指胃空肠吻合术后,在吻合口或某附近粘膜发生溃疡,又称复发性消化性溃疡。有消化性溃疡胃切除病史。容易发生穿孔,梗阻,出血等并发症。

病因

有消化性溃疡胃切除病史。胃腔内,胃酸和胃蛋白酶是胃液中重要的消化物质。

胃酸为强酸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侵蚀性;胃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的作用,可破坏胃壁上的蛋白质,然而,在这些侵蚀因素的存在下,胃肠道仍能抵抗而维持黏膜的完整性及自身的功能,其主要是因为胃、十二指肠黏膜还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复机制。我们将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有害侵蚀性称之为损伤机制,而将胃肠道自身具有的防御和修复机制称之为保护机制。

目前认为,正常人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机制,足以抵抗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蚀。但是,当某些因素损害了保护机制中的某个环节就可能发生胃酸及蛋白酶侵蚀自身黏膜而导致溃疡的形成。当过度胃酸分泌远远超过黏膜的防御和修复作用也可能导致溃疡发生。近年的研究已经表明,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是损害胃肠保护机制导致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此外,药物,应激,激素也可导致溃疡的产生,各种心理因素及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可诱发溃疡的出现。

检查

症状:

有消化性溃疡胃切除病史,症状与消化性溃疡术前相似而又有所不同,腹痛最多见,多呈发作性,夜间痛显著,常向它处放射,腹痛发作期较长,而缓解期较短,进食或制酸剂能暂时缓解,纳差,恶心,呕吐及体重减轻等比较常见,部分患者可并发穿孔,梗阻和出血。

体检发现:

腹部压痛部位常与腹痛一致,腹痛处有时可有腹肌紧张,病程长者,腹部复中可触及肿块。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注意与其它溃疡,胃病等疾病鉴别。

预防

吻合口溃疡西医治疗

先经内科抗溃疡治疗,可延长疗程至3个月,若药物治疗无效,可行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的目标就是消除病因和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及避免并发症。

目前最常用的药物分为以下几类:

1、抑制胃酸分泌药

目前临床上主要有H2受体拮抗剂(H2-RA)及质子泵抑制剂(PPI)。H2-RA可抑制基础及刺激的胃酸分泌,常用的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PPI作用于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关键酶H+-K+ATP酶,使其不可逆失活,抑酸作用更强且作用持久。PPI促进溃疡愈合的速度较快、愈合率较高,适用于各种难治性溃疡或NSAID溃疡患者不能停用NSAID时的治疗,还可与抗生素的协同作用可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因此是胃溃疡的首选用药。常用的PPI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艾普拉唑等。

2、粘膜保护剂

目前已不属于治疗溃疡的一线用药,但与抑酸药联用后,其可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溃疡复发,常见的如硫糖铝、胶体铋,枸橼酸铋钾、米索前列醇等。

3、胃肠动力药

主要用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的患者以促进胃肠排空,缓解症状。

吻合口溃疡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