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食管类癌

食管类癌

概述

食管类癌(carcinoid of esophagus)起源于神经外胚层,主要发生于消化道,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0.87%,为阿普多(Apudoma产肽激素瘤)系肿瘤,又称嗜银细胞瘤或嗜铬细胞瘤。

病因
病因:

正常的食管黏膜基底部有散在的嗜银细胞(Kulchitsky细胞),食管类癌即由食管黏膜底部散在嗜银细胞恶变发生,是一种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属于弥漫性神经内分泌系统(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DNS),其大体病理表现为息肉状或结节溃疡型,大小为0.7~12cm,瘤体边缘清晰,质韧,灰白色,结节溃疡状常提示类癌已处于中晚期,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细胞界限大多清晰,肿瘤细胞排列成条索状,实性片状,部分呈腺管或腺泡状,但无明显管腔,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密集,核仁少见,核分裂少,胞浆少,略嗜酸性,胞浆较丰富者可见银染颗粒,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肿瘤细胞质内可显示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颗粒蛋白(chromogranin)及5-羟色胺阳性,瘤细胞聚集,周围有不等量结缔组织围绕,间质中有丰富的血窦,由于嗜银细胞多见于食管中段及下段黏膜,所以食管类癌好发于食管中下段。

检查

食管类癌多见男性,发病年龄26~77岁,平均54岁。

主要症状为吞咽时胸骨后不适或噎痛感,严重吞咽梗阻少见。食管类癌区别于其他食管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是可合并类癌综合征,尤其合并肝转移时。因为类癌是一种产生小分子多肽或胺类激素的肿瘤,分泌5-羟色胺、组织胺、激肽等生物活性物质,病人在临床上可有颜面潮红、腹泻、气喘、水肿等类癌综合征表现;发生肝转移时,它分泌的5-羟色胺(5-HT3)可直接进入肝静脉,而不经肝内之单胺氧化酶作用而灭活,使5-HT3浓度增高而引起症状。

临床症状:患者颜面潮红、腹泻、气喘、水肿等类癌综合征表现伴吞咽时噎痛或感胸骨后不适等。

诊断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食管内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预防

食管类癌西医治疗

(一)治疗

食管类癌的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治疗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切除原发瘤与转移肿瘤,病人可获长期生存。放疗与化疗对类癌皆无效。类癌综合征可选用5-HT3抑制剂(α-甲基多巴)和5-HT3阻断剂(二甲基麦角新碱)等药物进行有效控制。

(二)预后

食管类癌预后不如鳞癌,多发生肝脏转移。有远处转移的食管类癌,经积极治疗后其预后较腺癌好。

食管类癌中医治疗

偏方一

材料:龙葵、万毒虎、白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清热解毒,适用于食管癌。

偏方二

材料:八角金盘、八月札、石见穿、急性子、半枝莲、丹参、青木香、生山楂无剂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为马吉福方,功能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偏方三

材料:党参、北沙参、白术、丁香、广木香、白豆蔻、麦芽、青皮、陈皮、沉香、厚朴、藿香、姜半夏、桃仁、土贝母、丹参、急性子、红花、当归、蜂房、蜀羊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来自《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功能理气化痰,活血散瘀,对食管癌有疗效。

偏方四

材料: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白芍、熟地、当归、赤芍、急性子、白花蛇舌草、焦三仙、生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益气养血扶正,化瘀解毒祛邪,适用于食管癌气管癌血虚,瘀毒内结型。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