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鼠咬热

鼠咬热

概述

鼠咬热(rat bite fever)是因家鼠和其他啮齿类动物咬伤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病因
病因:

致病菌为小螺菌(spirillum minus)和念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us moniliformis),前者由啮齿类动物传染,如鼠,猫,松鼠,猪等等,实验用鼠也可引起感染,后者除由上述动物传染外,还可由污染的牛奶和食物传染。

发病机制:

致病菌为小螺菌(spirillum minus)和念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us moniliformis),前者由啮齿类动物传染,可由污染的牛奶和食物传染,链杆菌型潜伏期短,一般为10天,先出现发热,寒战,2~4天后出现泛发性麻疹样皮疹,可累及掌跖,小螺菌型潜伏期较长,约1~4周,突然发生高热,寒战,叮咬部位发炎,溃疡,可发生淋巴管炎,皮损初起为红斑,多见于腹部,像玫瑰疹,扩大,呈紫红色,形成发硬的斑块。

检查

发热,皮疹和全身症状是二者共同的表现。

1.链杆菌型 潜伏期短,一般为10天,先出现发热,寒战,2~4天后出现泛发性麻疹样皮疹,可累及掌跖,也可呈瘀斑,关节疼痛,可发生胸腔积液,心内膜炎,肺炎和败血性梗死也可发生,10%不经治疗的患者可死于本病。

2.小螺菌型 潜伏期较长,约1~4周,突然发生高热,寒战,叮咬部位发炎,溃疡,可发生淋巴管炎,皮损初起为红斑,多见于腹部,像玫瑰疹,扩大,呈紫红色,形成发硬的斑块,关节炎少见,可有心内膜炎,肾炎,脑膜炎,肝炎等并发症,6%的患者不经治疗可致死。

诊断

根据鼠咬史,发热,皮疹和全身症状以及辅助检查,诊断不难。

但有时需与丹毒,化脓性蜂窝织炎,病毒疹,球菌败血症,脑膜炎球菌血症和洛杉矶热鉴别。

预防

鼠咬热西医治疗

1、治疗

叮咬后立即局部清洗伤口,用浓苯酚涂皮肤伤口继之以乙醇洗净中和,伤口用0.02%呋喃西林或0.2%雷氟奴尔(依沙吖啶或0.2%新霉素或0.1%~0.2%新洁尔灭抢救。

青霉素,每日成人量为120万-160万U 儿童为80万U 分2次肌注,疗程10- 14d。小螺菌型可用较小剂量1次30万U的普鲁卡因青霉素肌肉注射,就能控制感染。对感染时间较长者有时须连续注射6~7日才能痊愈。病原菌为L型耐药菌者,青霉素剂量加大至每日600万U以上(成人), 如发生心内膜炎剂量每日1200万U以上,疗程4~6周,并与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合用。对两种病原体不易分清的病例,亦宜治以较大量青霉素。

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如对有青霉素过敏者,改用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选用红霉素每日1.5~1.8g,口服或静滴,疗程7d。

2、预后

可有心内膜炎、肾炎、脑膜炎、肝炎等并发症。6%-10%的患者不经治疗可致死。

鼠咬热中医治疗

暂无可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