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概述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肿瘤,以四肢的深部软组织为主,主要经血行性转移至肺。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组织起源有副神经节、施万细胞、化学感受器、肾素产生细胞和骨骼肌源性等几种假说,大多数研究支持肌源性学说,但亦有学者持不同意见(Ordonez 1999)。WHO(1999)分型中将其归为其他类。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极其少见,好发于青春期。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一般是在体检或无意中发现,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包块,病程数月至数年不等,可伴溃疡。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可通过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他辅助检查:如CT对诊断肺部转移病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可见边界清楚密度增高的结节或肿块,增强CT可见肿瘤内弯曲和扩张的血管。肿瘤标志物检查。溃疡分泌物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检查。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治疗可运用手术联合中医中药治疗,对局部外阴块物,采用根治性外阴切除加淋巴结切除术多可获局部控制,中药整体治疗可预防手术后复发。

病因

发病原因: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组织起源有副神经节,施万细胞,化学感受器,肾素产生细胞和骨骼肌源性等几种假说,大多数研究支持肌源性学说,但亦有学者持不同意见(Ordonez 1999),WHO(1999)分型中将其归为其他类。

发病机制:

肿块多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状,常有不完整包膜,切面灰红色,质软,易破碎,常见出血坏死。镜检以血管纤维分隔瘤细胞成巢状为特征,呈腺泡状结构,实心巢状结构,花环状结构3种形态,瘤细胞有透明胞浆细胞和弱嗜酸性颗粒状胞浆细胞2种,HE染色可找到胞浆内PAS阳性的,抗淀粉酶的嗜酸性结晶体,电镜下证实结晶物为高尔基体内形成的分泌产物。

免疫组化见部分desmin,actin,myoglo bin,MyoDl,myogenin为阳性,而S-100阴性。

Ladanyi等(2001)发现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中由于存在较特异的染色体改变-der (17)t(X;17)(p11.2;q25)而使Xp11.2上的TFE3基因与17q25上的ASPL基因融合形成TFE3-ASPL嵌合基因,用FISH或RT-PCR方法检测该染色体易位或嵌合基因有助于该瘤的诊断,最近,Ladanyi等(2002)提出一种针对TFE3基因融合点的特异性抗体,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核中TFE3基因的表达情况来辅助诊断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检查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一般是在体检或无意中发现,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包块,病程数月至数年不等,可伴溃疡,3例患者分别见于大阴唇,右小阴唇和尿道口右下方,大小为2~4cm。

诊断

可根据临床表现,症状,CT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由于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缺乏症状和缓慢生长,容易误诊为巴氏腺囊肿和颗粒细胞瘤等良性病变,根据镜下腺泡样结构,富含毛细血管的间质和特征性的胞浆内嗜酸性结晶,结合免疫组化和特异性的嵌合基因的表达,应该不难做出鉴别诊断。

预防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西医治疗

术前准备:术前多进高蛋白、低渣饮食,术前一周内不进多纤维食物,以保证在术后1周内不解大便,减少排便引起的外阴创面感染。

手术治疗:对局部外阴块物,采用根治性外阴切除加淋巴结切除术多可获局部控制。Shen等(1982)采用根治性外阴切除,右腹股沟淋巴结切除和左 腹股沟浅表淋巴结切除,术后随访2年,患者无瘤生存。何文翠等(1993)对1例合并肺转移的患者先予氟尿嘧啶和硝卡芥(消瘤芥)联合静脉化疗8天,外阴 局部溃疡愈合,块物明显缩小,但肺部转移灶无明显变化。继续原方案化疗,并行外阴局部肿瘤切除术,术后第13天因急性重症肝炎,肝性脑病死亡。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中医治疗

一.偏方:

1、八珍汤加减。当归、熟地、白芍各15g,川芎10g,党参15g,白术15g,黄芪50g,泽泻10g,天葵子15g,山慈菇15g。血虚者加鸡血藤30g,首乌10g;脾虚纳少者加山药15g,陈皮10g,扁豆15g;若疼痛者加细辛3g,元胡20g。水煎服,每日1剂。

2、五味消毒饮加减。蒲公英、野菊花、地丁各15g,天葵子、金银花各20g,白花蛇舌草15g,薏苡仁、僵蚕各30g,重楼、当归、白术各15g,黄芪40g,蜈蚣10条。疼痛者加乳香、没药各10g;大便干者加大黄5g,肉苁蓉20g;伴低热者加地骨皮20g。水煎服,每日1剂。

3、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5g,柴胡10g,黄芩15g,桅子15g,泽泻10g,车前子10g,生地黄15g,当归15g,土茯苓15g,苦参15g,皂角刺15g,山慈菇15g,甘草10g,黄芪30g。局部疼痛重者加乳香6g,没药6g;瘙痒者加防风15g,白鲜皮15g,蛇蜕5g。水煎服,每日1剂。

二.验方:

1、生地12g,白芍、当归、柴胡、黄芩、山桅子、连翘、天花粉各9g,虎杖15g,白花蛇舌草、薏似仁各30g,防风、牛蒂子、川芎各6g。适用于湿热下注型。水煎服,每日1剂。

2、川芎、当归、龙胆草各6g,黄芩、山桅子、木通、天花粉、柴胡、泽泻各9g、金银花、全瓜蒌、石打穿各24g,白芍12g,生地15g。适用于肝经郁热型。水煎服,每日1剂。

3、黄连、黄芩、黄柏、丹皮、赤芍、山桅子各9g,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各24g。适用于火毒炽盛型,水煎服,每日1剂。

4、草河车12g,紫背浮萍12g,忍冬藤15g,紫花地丁15g,虎杖15g,连翘9g,青橘叶12g,水红花子12g,半枝莲30g,半边莲30g,白英30g,蒲公英15g。水煎服,每日1剂。

5、地鳖蟾蜍汤:地鳖虫、蟾蜍、大茯苓、猪苓、党参各15g,白花蛇舌草、苡仁、半枝莲各18g,三棱、白术各10g,莪术12g,甘草3g。水煎3次,分3次服。如无明显反应可连服2 3个月以上。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