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小儿动脉瘤样骨囊肿

小儿动脉瘤样骨囊肿

概述

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是一种良性单发骨肿瘤,特点是瘤内有均匀泡沫状透亮区。本症常发生在较大儿童和青壮年,肿瘤常位于长骨干骺端和骨干或脊柱的后部,局部疼痛肿胀,患处功能障碍,位于脊椎时可产生脊髓压迫症状,局部穿刺吸出血样液体且压力常很高。动脉瘤样骨囊肿是由大小不等充满血液腔隙组成的膨胀性溶骨性病变,囊壁为含骨样组织、骨小梁和破骨细胞型巨细胞的结缔组织,至今其发病机制仍在争论中。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尚未明确,可能系骨内局部血管组织异常或血流动力学变化致静脉压明显增高,使患处产生怒张的血管床。

(二)发病机制

好发于椎体,椎弓根,椎板,棘突和长管状骨,脊柱病变邻近的肋骨和椎体可发生压迫性侵蚀,长管状骨的瘤体居骨干或干骺端,呈偏心性膨胀,此外,本症还可见于跟骨,耻骨,锁骨,掌骨和指骨。

肉眼观察囊外具有薄膜,内有张力,呈蜂窝状,刮除囊壁时可得红棕色软组织,其中含类黄色素瘤细胞,纤细的骨小梁和多数巨细胞,间有弯曲的血管与之交通。

检查

本病好发于30岁以下的青少年,多发生在10~20岁,常位于长骨干骺端和骨干或脊柱的后部,病程较长,多数在半年以上,其症状为局部疼痛肿胀,以及患处功能障碍,若病骨表浅,可摸到肿物,局部温度增高,有压痛,患处偶有搏动,多不能触到搏动,大的动脉瘤样骨囊肿可闻杂音,局部穿刺不仅可以吸出血样液体,而且内压力常很高,长管状骨的病变邻近关节时,可造成运动障碍,脊柱病变能引起腰背疼痛和局部肌肉痉挛,瘤体持续长大或椎体塌陷会出现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症状,肥皂泡沫状透亮区是本症X线照片的特征,病变呈明显扩张,其薄壳内缘如贝壳状,病变内可见多数不规则的细隔,薄壳破裂者也不少见,本病源于松质骨,但很快发展为偏心位置。

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X线表现和病理改变特点确诊。

鉴别诊断

与单房性骨囊肿相鉴别,单发性骨囊肿是中心性膨胀,瘤性骨囊肿系偏心性扩张,骨囊肿发生骨折后,囊内含血性液体或血凝块,每使二者的肉眼病理混淆,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在成年发病,血钙增高可资鉴别。

预防

小儿动脉瘤样骨囊肿西医治疗

切除或刮除病变,并植骨常可治愈。对脊柱椎体病变在手术切除肿瘤后,应做脊柱融合术以求稳定。有时术中出血较多,术前应配血备用。对不易施行手术的部位,放射治疗也能奏效。经根治手术或部分刮除的病例复发者罕见。

预后

手术切除不彻底易复发。有人报道放射治疗后变成骨肉瘤、血管内皮瘤、血管外皮瘤、血管肉瘤,以上几种疾病较罕见。

小儿动脉瘤样骨囊肿中医治疗

[组成] 生地黄、川芎、杜仲、五加皮、怀牛膝、当归、续断、骨碎补,黄芪、防己、稀莶草、独活。

[加减] 气虚者,加白术、党参;血虚者,加熟地黄、白芍。

[制用法] 本组病理性骨折、无骨折分别为4,3例,分别于伤后4—5周,人院后1周,行囊肿刮除及异体骨移植物。术后肱骨、下肢分别用超肩关节夹板,长腿石膏托固定。术后第2日,用本方水煎服;>2周去防己、稀莶草、独活;用约4周。常规用抗生素1—2周,6~8周后,去除外固定。功能锻炼。

[组成] 当归、枸杞子、赤芍、生地黄、续断、鹿角霜、茯苓、鳖甲、桑枝、牛膝、法半夏、丹参、夏枯草。

[加减] 瘀甚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血竭;体弱气血亏虚者,加党参、何首乌;肾虚腰痛者,加杜仲、狗脊;脾虚纳少者,加白术、山药。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同时,囊腔内注射山威注射液(含山慈菇等10余味中药,含生药0.25g/ml)首次2~5ml,第2次减为1~2ml,2—4周注射1次,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