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小儿同型胱氨酸尿症

小儿同型胱氨酸尿症

概述

同型胱氨酸尿症(homocystinuria)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由于酶缺乏而引起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多发性血栓栓塞、智力落后,晶体异位和指趾过长。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长臂,本病至少有3种不同的生化缺陷型:

甲基转移酶缺乏(26%):

甲基四氢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缺乏型(简称“甲基转移酶型”)是同型半胱氨酸经甲基转移酶作用变为蛋氨酸的代谢途径发生紊乱,维生素B12是甲基转移酶的辅酶。

还原酶缺乏(25%):

3.5 10-N-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型(简称“还原酶型”) 正常时,该还原酶为同型半胱氨酸提供甲基,以转变为蛋氨酸,此酶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的甲基化作用不足就与同型半胱氨酸共同蓄积于体内。

合成酶缺乏(30%):

胱硫醚合成酶缺乏型(简称“合成酶型”) 是由同型半胱氨酸变为胱硫醚的代谢途径发生阻滞,本型最为多见。

(二)发病机制

合成酶型病变主要见于各种血管,在各器官,包括脑组织的血管内膜有增厚和纤维化,可有血栓形成,主动脉可有缩窄或扩张,脑内有多发性梗死灶,本病常有晶体异位和骨骼畸形,这些病理改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过多的同型胱氨酸激活凝血因子,抑制胶原的形成,引起结缔组织异常,维生素B6是胱硫醚合成酶的辅酶,故应用大剂量B6对部分病例有效。

检查

1.合成酶缺乏型:典型的症状见于胱硫醚合成酶缺乏型的病例,患儿初生时正常,5~9个月间起病,主要症状是骨骼异常,晶体脱位,血栓形成,智力发育落后,惊厥等,骨骼畸形有四肢和指趾细长(蜘蛛指趾),易误认为是马方综合征,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椎体背侧呈双凹形,以及脊柱侧弯等,眼部症状多有晶体脱位,多发生于3~10岁间,常伴青光眼,视网膜剥离,血栓形成可发生于任何器官,约50%的病例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血栓栓塞发作,颅内血管,冠状动脉,肾动脉,肺血管,皮肤血管等均可有血栓形成,并出现相应的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较明显,可有智力低下,惊厥发作,多发性脑血管意外可致偏瘫,假性延髓性麻痹,也可有精神症状,其他症状也可见到,如颧部潮红,皮肤大理石花纹,皮肤薄,毛发稀少易折,凝血酶原减少,肌病等。

2.甲基转移酶缺乏型:本病的“甲基转移酶缺乏型”症状较轻,可有骨骼畸形,体格和智力发育迟缓,但很少见晶体异位和血栓形成,本型还可合并甲基丙二酸尿症。

3.还原酶缺乏型: 本病的“还原酶缺乏型”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如惊厥,智力低下,精神分裂症样症状,肌病等,没有骨畸形,晶体异位,无血管症状。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

本病需与马方综合征鉴别,二者的共同点是晶体异位,蜘蛛指趾,心血管症状,但遗传方式和病情发展不同,本病为隐性遗传,马方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指趾细长自初生即可见到;而同型胱氨酸尿症在初生为正常,数年后骨骼的生长不成比例,而四肢加长,此外还有血栓栓塞症状,骨质疏松,椎骨有双凹畸形等,更重要的是马方综合征没有本病的生化代谢异常。

预防

小儿同型胱氨酸尿症西医治疗

1、饮食治疗:“合成酶型”即胱硫醚合成酶缺乏,同型关胱氨酸变为胱硫醚的代谢途径发生阻滞。应限制蛋氨酸摄入量或限制蛋白。“甲基转移酶型”即甲基四氨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缺乏,同型半胱氨酸变为蛋氨酸的代谢途径发生紊乱。“还原酶型”即5,10-N-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同型半胱氨酸提供甲基转变为蛋氨酸的代谢途径紊乱。所以后两者不应当限制蛋氨酸入量。

2、维生素:本病各型均可试用大剂量维生素治疗。可先用维生素B6 100~500mg/d,连用数周,有效后渐减量,然后维持于最低有效量(约为25mg/d)。维生素B6无效者可加用叶酸10~20mg/d,维生素B12 0.5~1.0mg/d。

3、其他: 大剂量维生素完全无效者,应限制蛋氨酸入量,补充胱氨酸,加用甜菜碱。

预后

因常发生血栓、脑血管意外、晶体脱位等,而预后不良。有报告用叶酸治疗使1例有精神分裂症样患者得到缓解,3例合成酶型胱氨酸血症得到缓解。

小儿同型胱氨酸尿症中医治疗

暂无可参考资料。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