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小儿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小儿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概述

血浆中一些调控蛋白调节着补体系统的活性。它们的缺陷可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C1抑制物(C1 INH)缺陷可导致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85%的病人C1 INH浓度降低至正常的5%~30%(Ⅰ型)。另有15%的病人血浆中存在正常或增高水平的C1 INH免疫交叉反应蛋白,但无功能(Ⅱ型)。

病因
发病原因: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1 INH mRNA转录被抑制(Ⅰ型),至血清C1 INH浓度下降;另一些病人C1 INH关键反应区的精氨酸发生突变,血浆中存在正常或增高水平的C1 INH,但无功能(Ⅱ型),少数先证者为自发突变。

发病机制:

C1 INH浓度降低和C1 INH功能缺陷使C1激活导致无控制的C1s,C4和C2活化,释放血管活性肽和激肽,缓激肽也增加,由于激肽对毛细血管后小静脉的血管舒张效应,产生了发作性,局限性,典型的非凹陷性水肿,这些个体C1激活的机制尚不清楚。

检查

发作性皮下组织,胃肠道及上呼吸道局限性水肿,非凹陷性,受影响的部位迅速肿胀,无荨麻疹,瘙痒,皮肤发红,一般无疼痛,水肿也可发生在剧烈运动后的损伤部位,因肠壁肿胀而产生肠痉挛,呕吐或腹泻,皮下水肿较少见,也可发生致命性的喉水肿,发病持续2~3天,之后逐渐消退,可在生后前2年发病,但通常在大龄儿童或青春期才严重。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可确诊,C1 INH缺陷为特异性诊断指标。

有些SLE病人伴有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应注意鉴别;喉水肿时与急性喉炎相鉴别;肠痉挛时与急腹症相鉴别。本病有时需与皮肤其他性质的水肿相鉴别,如眼睑部接触性皮炎,早期可类似血管性水肿,但不久局部即出现丘疹,水疱和结痂等多形性皮损,由于昆虫叮咬,刺蜇引起的急性风团样反应或继发的蜂窝织炎,除局部肿胀外尚有发红,发热和压痛等症状以资鉴别。

预防

小儿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西医治疗

(一)治疗   

避免诱发因素如损伤等,外科或口腔科手术时宜预防性给予新鲜血浆。使用C1 INH可用于治疗和长期预防,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半合成雄性激素达那唑(danazol)用于急性发作的预防,可提高血清C1 INH水平增高,其机制还不清楚,儿童应慎用。氨基己酸可用于预防,成人剂量7~8g/d,儿童相应减量。氨基己酸可致严重肌病,宜用最小有效剂量。注射盐酸哌替啶可减轻腹痛。急性发作时可用0.01ml/kg肾上腺素和抗组胺药物消除水肿。糖皮质激素无作用。   

(二)预后   

大多数儿童患者无成人病情严重,但可死于致命性喉水肿,40岁后可逐渐缓解。

小儿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