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腺癌为少见的阴道恶性肿瘤,大概占原发性阴道肿瘤的4%~9%。阴道腺癌可在任何年龄出现。阴道腺癌多数是转移性的,如子宫内膜癌,子宫颈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和直肠癌等。
发病原因
阴道腺癌的病因尚未明了,阴道本身无腺体,阴道腺癌可来自残余的中肾管,副中肾管及阴道的子宫异位内膜组织。
人类在妊娠晚期胎儿阴道发育成熟,在怀孕时使用己烯雌酚对胎儿生殖道有一定的影响,己烯雌酚使阴道的腺上皮存留导致阴道腺病,母亲在怀孕早期使用己烯雌酚的女性发生阴道透明细胞癌增高的原因部分是因为阴道有大面积的异位腺上皮,阴道透明细胞癌与阴道腺病的输卵管内膜细胞有关,母亲在怀孕早期使用己烯雌酚的女性阴道输卵管内膜型上皮面积增大,增加了与不明原因的辅致癌物质作用的机会,这些女性在初潮后体内的雌激素作为启动因子促使癌的发生,母亲使用己烯雌酚后通过子宫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在妊娠早期胎儿的阴道已有雌激素受体发育,己烯雌酚不是甾体激素,它不能在胎儿体内像甾体雌激素一样被代谢,因此,会影响胎儿阴道的发育。
发病机制
1.原发性阴道腺癌 己烯雌酚引起阴道透明细胞癌的组织发生学机制:阴道起源于苗勒管和泌尿生殖窦,一对副中肾管使体腔上皮内陷接近泌尿生殖脊,持续向尾部方向伸展,然后在泌尿生殖窦处融合,起源于苗勒管的柱状上皮被起源于阴道板的扁平上皮组织代替,扁平上皮组织成腔成为阴道,阴道被覆扁平上皮。
阴道腺癌可以来源于残留中肾管,未转化为阴道黏膜的副中肾管,尿道周的腺体和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宫内己烯雌酚接触史的阴道腺癌可以由阴道腺病发展而来,无宫内己烯雌酚接触史的阴道腺癌显微镜下与其他部位的腺癌相似,与己烯雌酚相关的透明细胞癌表现出3个基本的组织学特征:囊管状,乳头状和实体状,肿瘤细胞呈毂状和柱状,透明的细胞质和清晰的细胞膜,或者呈粗头短钉状,核大,不典型,突起,周围有少量细胞质。
(1)阴道透明细胞癌:
①大体:2/3发生于阴道上端,多数呈息肉状,也可结节状,有的呈扁平斑或溃疡形,质硬,表面肉芽状。
②镜检:镜下见癌细胞质透亮,细胞结构排列呈实质一片,可呈腺管状,囊状,乳头状及囊腺型,电镜下见癌细胞质内含糖原颗粒群,细胞有微绒毛,短而钝,线粒体和高尔基体丰富。
(2)阴道中肾管腺癌:位于中肾管在阴道部分行走的途径,即阴道侧壁和顶壁,肿瘤生长的部位较深,表面覆以阴道黏膜上皮,癌细胞呈腺管状或乳头状,细胞为典型的图钉状,核深染,大而异型,组织化学检查,对PAS和黏多糖染色皆阴性。
(3)内膜样腺癌:来自异位子宫内膜,癌细胞可以同透明细胞癌,或是无黏液分泌的腺上皮细胞,显示明显的异型。
(4)罕见腺癌:如混合性肠腺癌和亲银细胞癌,光镜下见癌细胞有假复层柱状细胞,有黏液分泌,在腺癌下方有未分化小细胞巢,小细胞对亲银染色呈阳性反应,组化检查对5-羟色胺抗体呈阳性反应,电镜见小细胞有神经分泌颗粒。
2.继发性阴道腺癌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阴道病灶的外观大体上呈息肉状,乳头状或菜花状,阴道壁呈现不规则结节状浸润,显微镜下见阴道内复发病灶较原发部位的肿瘤分化更差,常常形成实性区域,表现更明显的细胞不典型和上皮增生,并常常围绕血管呈旺盛生长,继发性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以黏液性腺癌最多,它主要来源于胃肠道,宫颈及卵巢肿瘤的转移。
1.症状 早期癌可无症状,随病程发展,可出现阴道排液,阴道出血,某些阴道腺癌可产生黏液,使阴道分泌物较黏稠,癌侵犯膀胱时出现尿频,尿急,尿血或排尿困难;侵犯直肠时出现里急后重,排便困难;侵犯阴道旁,主韧带,宫骶韧带,可有盆髂两侧或腰骶疼痛。
2.体征 阴道病灶多数呈息肉状或结节状,也可呈扁平斑块状或溃疡状,质地较硬,表面有小肉芽,生长位置较浅,可在阴道表面蔓延以至累及大部分阴道。
无宫内己烯雌酚接触史的阴道腺癌临床症状与阴道鳞状细胞癌相似,出现症状已到较晚期,诊断比较困难,必须鉴别是原发性阴道癌还是从其他部位转移而来,偶尔,原发于肾脏,乳房,结肠或前列腺的癌首先表现为阴道癌。
有宫内己烯雌酚接触史的阴道透明细胞性腺癌确诊时的年龄是19岁,小的肿瘤通常临床无症状,可通过触诊或巴氏涂片发现,大的肿瘤可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或分泌物增多症状,阴道透明细胞癌可发生于阴道的任何部位,最主要发生于阴道前壁上1/3部位,肿瘤的大小从1~30cm,大部分都呈外生性生长及浸润表现,97%阴道透明细胞癌的病人存在阴道腺病,阴道腺病的典型的肉眼表现为红色,天鹅绒样,像葡萄串状病变。
继发性阴道腺癌的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约为58.2%;血性白带和阴道内肿块约为18.2%,阴道内复发病灶的部位:72.8%的复发病灶位于阴道顶端,后壁18.2%,双侧壁5.4%和前壁3.6%,发生于阴道顶端或穹隆部位的病灶主要来自生殖道系统腺癌,约占92.5%;发生于阴道后壁的病灶主要由胃肠道肿瘤转移而来,约占90.0%。
诊断
阴道腺癌时常位于黏膜下而不能早期诊断,必须行阴道双合诊检查和直肠检查,阴道腺癌可由结肠,子宫内膜,卵巢,前列腺及胃转移而来,由于阴道转移性腺癌比原发性阴道癌常见,在诊断原发性阴道癌以前应排除这些脏器的病变。
鉴别诊断
阴道腺癌少见,因此发现阴道腺癌时,应先排除阴道外的原发癌灶累及阴道,常见的为子宫内膜腺癌,尿道旁腺癌和前庭大腺癌。
1.子宫内膜腺癌阴道转移 部位多在阴道下段左右两侧或尿道下方,孤立结节,位于黏膜或黏膜下,肿瘤结节可破溃形成溃疡,出血和感染,可伴有子宫增大,子宫腔诊刮阳性。
2.尿道旁腺癌 多累及阴道前庭,可有尿频,尿痛或排尿障碍。
3.前庭大腺腺癌 多累及阴道下段侧壁,肿块位置较为深在。
4.阴道的子宫内膜异位 罕见,常好发于穹隆部,随月经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周围呈炎症性浸润状,往往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常有痛经或性交痛,阴道的子宫内膜异位发生癌变时,在组织学上必须看到正常的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腺癌之间的过渡形态。
5.阴道腺病 通常分布在阴道上段的前后壁和两侧穹隆,可蔓延到宫颈,很少累及阴道下1/3段,只有在上中1/3段受累时才在下1/3段出现。
6.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阴道转移 往往于黏膜下呈紫蓝色结节,溃破时可导致大出血,有流产,正常产或葡萄胎历史,子宫通常增大,或有卵巢黄素囊肿,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β-HCG异常升高。
7.阴道结核性溃疡 可表现为阴道流血性分泌物,但结核性溃疡少见,病变发展较慢,初为局限性小结节,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形状不规则,局部淋巴结增大,分泌物涂片可能找到结核菌,身体其他部位可有结核症状或体征,阴道溃疡处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阴道腺癌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阴道腺癌中医治疗
一、辨证选方
术后用苍术16,丹参20,生地12,山药15,升麻18,黄芪12,龙骨16,佛手12,每日1剂水煎服,以增强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提高生存质量。伤口愈合后可用:半枝莲50,石上柏60,云茯16,法半夏15,竹茹12,女贞子15,熟地12,红花6,甘草8,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5日,然后再服上方4日,有助于提高疗效。
二、专方验方
(一)外洗方
1. 三品方:白砒 45g,明矾 60g,雄黄 7.2g,没药 3.6g。研细末混合制成 5分硬币大小(厚2mm ,重0.2g)的三品饼,紫外线消毒备用,患者卧于妇科检查床,消毒阴道,先用凡士林油纱条保护好阴道及穹窿部的未破损处。在肿物上贴敷三品饼,5~7天后有坏死组织脱落,待三品饼吸收后,组织脱落前敷换中药“双紫粉”(紫草、紫花地丁、草河车、黄柏、草莲草各30g,冰片少许其为细末高压消毒);应在月经后5~7天至月经前5天用药;本法消毒、抗癌消肿、祛瘀。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2. 黄蜈散1号:黄柏 64%,轻粉 13%,蜈蚣7%,冰片 3%,麝香 0.7%,雄黄 12.3%、分别研末过100目筛,混匀备用,用无菌尾线棉球,蘸药粉1g左右用长柄镊子送入阴道病损处;轻症1周1次,重症1周上药2~3次。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二)内治方
1. 抑癌片:生马钱子、天花粉、重楼各5斤,甘草1斤、马钱子去皮,香油炒至酥脆,与其它三味药共为细面加淀粉打成片剂,每片 0.3g,内取日 3次;初起每次 3片,无不良反应增加每次5片,不分疗程、持续服药。多数体力增强,食欲增加;服药过量或过久,有手脚发紧的症状,停药后消失、本方解毒消肿化瘀。
2. 掌叶半夏方:掌叶半夏适量,制成内服片剂;口服,每天3次,总量约合生药60g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抗癌作用。
(三)防治放疗、化疗毒副反应方 恶性肿瘤的化疗,放疗后常易出现一系列的毒副作用;如局部疼痛、粘连、组织坏死、全身血细胞、血小板减少,消化功能紊乱,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应用中草药方剂预防和治疗这些毒副作用有良好的效果、下述方剂可供选用。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