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结节性硬化病

结节性硬化病

概述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又称结节性脑硬化,Bourneville病。本病可归类于神经皮肤综合征(亦称斑痣性错构瘤病),是源于外胚层的器官发育异常所致,病变累及神经系统、皮肤和眼,也可累及中胚层,内胚层器官如心、肺、骨,肾和胃肠等。临床以面部皮脂腺瘤、癫痫发作及智能减退为特征。
病因
遗传因素(90%) 该病为遗传病,根据基因定位可分为四型:TSC1、TSC2、TSC3、TSC4。TSC1和TSC2突变分别引起错构瘤蛋白(hamartin)和结节蛋白(tuberin)功能异常,影响其细胞分化调节功能,从而导致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异常。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性病例约占三分之一,即由父母一方遗传而来突变的TSC1或TSC2基因;散发病例约占三分之二,即出生时患者携带新突变的TSC1或TSC2基因,并无家族成员患病。家族性患者TSC1突变较为多见,而散发性患者TSC2突变较常见。
检查
1.皮肤损害:最常见,具有诊断意义,80-100%病人有皮脂腺瘤,常于4-5岁开始出现,青春期显著,呈粉红色或淡棕红色丘疹,按之可退色,质地较硬,呈蝶形分布于鼻翼两侧,偶尔面部可见散在小结,20%病人可见到躯体鲤鱼皮班,有时可见到指(趾)甲下纤维瘤。
2.癫痫:多数在2-3岁内发病,可在皮肤损害及颅内钙化之前出现,智力障碍者几乎均有各种形式癫痫发作,有的病人可仅有癫痫发作。
3.精神障碍:60-7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减退,癫痫发作越早,智力障碍程度越著,少数病人可表现行为,人格异常。
4.其他表现:约30-60%的病人可有眼部损害,视网膜晶体瘤最具特征性,少数可突然失眠;少数病人突眼,白内障,色素性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等,少数患者还可以伴发内脏肿瘤,以肾肿瘤最多见,其次是心横纹肌瘤,此外还可以伴发有骨骼病变。
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1. 寻常痤疮:有黑头粉刺,脓疱以及炎症性丘疹,绝大多数患者过青春期后症状逐年减轻以至消失
2. 囊性腺样上皮瘤病(epithelioma adenoides cysticum):为多发,对称,正常皮色的坚韧丘疹或小结节,好发于面部,其特点为沿鼻唇沟对称分布,但有些发生在额,眼睑和上唇,无智力障碍。
预防
结节性硬化病西医治疗
1.控制癫痫发作,参见癫痫治疗。对高幅失节律的婴儿痉挛症,可试用ACTH和氯硝基安定治疗。
2.智力障碍者可选用三乐喜0.1~0.2 3/d次,脑复康0.4-0.8 3/d次,中药蒲参益智胶囊2粒,次/d。
3.脑电图具有恒定单个局限痫样放电者可手术切除皮层或皮层下结节。
结节性硬化病中医治疗
(一)针灸
①体针
取穴:主穴:背三针、鸠尾、筋缩、腰奇、间使、额三针、丰隆。配穴:中脉、照海、神门、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太渊、三冲、膻中、血海。
治法:以主穴为主,每次酌情选用4~6穴。背上针取0.6~1.5寸芒针循督脉透刺,如神道透阳关,神道透大椎,腰奇透阴关。进针后中等频率(120次/分)捻转1分钟。额三针为双侧眉冲穴沿膀胱经透刺二针,取此连线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另一顶点沿督脉透针。余穴邪实用泻法,体虚用补法,留针 15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
疗效:经上方治疗124例,配合三元辨证疗法,显效85例,有效2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1.06%。
②头针
取穴:癫痫穴,顶中线,额中线,顶旁线,枕上正中线,颞后斜线。
癫痫穴位置:风池内1寸上1寸,斜方肌尽头处。
治法:进针后用G-6805治疗仪通低频脉冲电30分钟,发作严重者可适当延长通电时间。通电以麻感达到前额为好,亦可在脑电图病灶部位进行针刺通电。隔日1次。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1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27号

京ICP备180233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