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概述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细菌感染,常为非特异性,它是由细菌本身或细菌毒素引起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有发热恶寒,全身酸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和会阴部、肛门胀痛不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或血尿,甚至尿闭等局部症状。病原体感染是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毒力较强的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前列腺并迅速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多为血行感染、经尿道逆行感染。病原体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属等,绝大多数为单一病原菌感染。主要是广谱抗生素、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伴尿潴留者可采用细管导尿或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伴前列腺脓肿者可采取外科引流。

病因

病原体感染(60%):

病原体感染是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毒力较强的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前列腺并迅速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多为血行感染、经尿道逆行感染。病原体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属等,绝大多数为单一病原菌感染。

生活因素(20%)

不适当性活动、久坐引起前列腺长期充血和盆底肌肉长期慢性挤压、受凉、疲劳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特异体质等。

饮食因素(15%)

吸烟、饮酒、嗜辛辣食品等不良的生活习惯。

检查

临床表现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起病急,可表现为寒战、高热、乏力、厌食等全身性表现。

2.伴有持续和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烧灼感,可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后尿道、肛门、会阴区坠胀不适。

3.血液和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细菌培养阳性。

诊断

诊断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血、尿的细菌培养结果。对患者进行直肠指检是必须的,但禁忌进行前列腺按摩。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应进行中段尿培养或血培养。经36小时规范处理,患者病情未改善时,建议进行经直肠B超等检查,全面评估下尿路病变,明确有无前列腺脓肿。

体检时可发现耻骨上压痛、不适感,有尿潴留者可触及耻骨上膨隆的膀胱。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肿大、触痛、局部温度升高和外形不规则等。禁忌进行前列腺按摩。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可见尿液混浊,甚至呈脓尿,大量絮状物及碎屑样物沉积,尿三杯试验初始尿及终末尿最明显,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

(2)血常规:白细胞>1×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0%,可出现核左移,甚至出现幼稚细胞。

(3)细菌学检查:尿涂片镜检可见细菌,尿液或血液培养可呈阳性。

鉴别诊断

1、急性细菌性膀胱炎: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下尿路刺激症状,即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感,严重时可伴有肉眼血尿。

2、急性肾盂肾炎:亦表现为严重的全省症状及下尿路症状,但同时伴有腰痛,肾区叩痛明显。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3、 急性尿潴留:可继发于急性前列腺炎,表现为严重的排尿困难,尿线变现、排尿不尽感,甚至完全无法排尿,可伴有小腹胀痛、膨隆,压迫腹部尿意更加明显。导尿或超声检查可发现膀胱内大量尿液。

4、其他还需鉴别的包括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间质性膀胱炎等鉴别。

预防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

主要是广谱抗生素、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伴尿潴留者可采用细管导尿或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伴前列腺脓肿者可采取外科引流。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应卧床休息 3-4 天,适当饮水,禁忌饮酒和食用刺激性食物。可行热水坐浴或会阴部热敷,并保持大便通畅。禁忌性生活。

2. 对症治疗:如发生高热,应对症给予退热药,如消炎痛栓、阿司匹林等。

3.急性前列腺炎的抗生素治疗是必要而紧迫的。一旦得到临床诊断或血、尿培养结果后,应立即应用抗生素。推荐开始时经静脉应用抗生素,如:广谱青霉素、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或氟喹诺酮等。待患者的发热等症状改善后,推荐使用口服药物(如氟喹诺酮),疗程至少4周。症状较轻的患者也应使用抗生素2~4周。

4.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伴尿潴留者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也可采用细管导尿,但留置尿管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

5.前列腺脓肿形成者可采取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引流、经尿道切开前列腺脓肿引流或经会阴穿刺引流。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中医治疗

1.湿热下注

【主症】多为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发作,一般表现为,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少腹及会阴部胀庸,大便秘结,尿道口滴白,口干、口苦、口黏,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败酱草、蒲公英、革藓、瞿麦、篇蓄、木通、车前于(包煎)、紫花地丁、菊花、黄柏。

2.阴虚火旺

【主症】尿后余沥,阴茎阜丸作痛,小便黄浊,会阴不适,梦遗、早泄,手足心热,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舌红苔薄或舌中裂纹或有剥苔,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母、黄柏、丹皮、泽泻、茯苓、天冬、熟地、山药、山萸肉、甘草。

3.肾气不足

主症】尿频质清,尿道滴白,小便淋漓不尽,腰酸耳鸣,畏寒肢冷,阳痿,早泄,舌淡苔薄,脉细或沉缓。

【治法】温补肾阳。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