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寒性荨麻疹

寒性荨麻疹

概述

寒冷性荨麻疹又俗称风疙瘩,是重多荨麻疹的一型,多半为急性起病。其特点是遇到寒冷空气、接触冷水或冰冷物体后会突然感到皮肤发痒,随之会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孤立不成片。搔抓后皮肤出现明显抓痕,呈潮红色,消退后还可能反复发作。在天冷有风的日子,最易发生。

寒冷性荨麻疹多见于青壮年中畏寒怕风的人,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其特点是遇冷即发,此起彼消,来得快、走得也快,数分钟甚至数秒钟后即可发生。一遇温暖环境风团又迅速消退。整个寒冷季节时发时消,多年难愈。患者自觉瘙痒难忍,以致常常影响工作与休息。治疗可以口服赛庚定片治疗。中医治疗可以使用麻桂各半汤或者玉屏风散煎汤口服治疗。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病因

家族遗传:可能患者的父母有这样的疾病,遗传给下一代。

后天获得:连续熬夜,适度疲劳造成的免疫力低下,或者是一些疾病导致的免疫力下降等。

认为寒冷可使体内某种正常代谢产物变为抗原,从而引起抗体产生,亦可能因寒冷因素改变了皮肤蛋白的立体结构而成为抗体不能识别其自身组织蛋白的抗原性物质。

风团的形成是因皮肤受冷后IgM大分子球蛋白聚积的结果。

主要介质是组胺和激肽。发病机制属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

检查

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暴露在寒冷条件下,不同部位出现的瘙痒及风团。皮损可以局限于寒冷条件下暴露部位或接触寒冷物体的部位,也可泛发,可累及口腔粘膜,甚至表现为头痛,寒战,腹泻以及心动过速等。

1、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见,系生后不久开始发病,可持续终生,发病机制及介质均不清楚,女性多见,症状可随年龄增长而减轻。一般暴露于冷空气或冷水中0.5~4h后发病,呈不超过2cm直径的红色斑丘疹,非真性风团,不痒有灼烧感,常伴有寒战、发热、头痛和关节痛及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

2、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可能为自体免疫性变态反应,对冷过敏,大多属特发性,约1/3有遗传过敏史。常从儿童开始发病,在气温骤降,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于暴露或接触部位发生风团或斑状水肿,可持续0.5h~4h消失,重者可有手麻、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等。若游泳时发生,可致寒冷性休克甚至溺水致死。

诊断

1、病史采集:接触冷水或其他冰冷物质后,受冷区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约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可消失。多发于露出部位如颜面和手部,严重者其他部位亦可受累。口、舌、咽部等粘膜部遇冷食物或冷饮亦可发生水肿,甚至腹痛。

2、嗜中性白细胞增高,被动转移试验阴性。

预防

寒性荨麻疹西医治疗

西药常用抗组胺药物和白三烯拮抗剂或二者联合治疗。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部分患者有效。

抗生素青霉素或四环素等可使部分患者完全缓解或症状改善。

对寒冷性荨麻疹患者,在发病期间可采取“脱敏疗法”,即从用温水洗脸逐渐过渡到用凉水洗脸,适应一段时间后接触凉水或冷空气就可避免出现过敏反应。此法简便易行,对多数患者有效,但水温不可太低,不能低到有冰凉的感觉,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原发性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比较困难,继发性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需治疗其原发病,原发病好转,则荨麻疹也会随之好转。

寒性荨麻疹中医治疗

中药中医以为本病证属风寒外袭、不和,故扶正散寒,调和营卫为其基本治则。

Copyright © 2024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